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志成  王智明  黄建中 《当代医学》2011,17(16):142-14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O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于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治疗的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株,疗程为6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查.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C、TG和LDL水平明显下降,HDL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ACS患者颈动脉IMT的厚度,减小斑块的面积,并且具有较好的调脂水平,列ACS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原发疾病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下降程度和HDL升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IMT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患者血脂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伐他汀可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斑块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调脂治疗的颈动脉超声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调脂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CVD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对照组:血脂康组口服血脂康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康组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和ox-LDL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NO和HDL-C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及RI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脂治疗对ICVD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43-4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CRP、TC、TG、LDL、HD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匹伐他汀钙2mg,每晚1次,总疗程为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TC、TG、LDL—C水平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斑块面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HDL、hs-CRP、斑块面积、IM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TC、TG、LDL、HDL和hs-C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斑块面积和IM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75,P0.05)。结论:阿乐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着稳定及促进消融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国盛 《中外医疗》2013,32(15):104-105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MT、斑块面积、TC、TG、LDL-C及HDL-C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能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脂水平和斑块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11月在汝州市疾控中心就诊的116例CA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服通脉降脂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斑块性质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体积],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MT、斑块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MT、斑块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脂汤可有效降低CAS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斑块性质,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薇  孔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65-106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62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他汀类药物及阿斯匹林肠溶片,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同时检测血脂。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积分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及HD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通脉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通脉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8周后用飞利浦ie33超声机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As斑块积分及血浆TC、TG、HDL、LDL、ApoA、ApoB、LPa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降低,血清HDL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LDL—C、ApoB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联合使用丹参通脉方改善血脂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及斑块积分情况显示,治疗组治疗后AS斑块明显消退,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通脉方能有效的调节血脂水平,干预颈动脉As斑块的发生发展,对A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敖莉  王泽茂  姜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95-97,10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浙江省慈溪市宗汉医院12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性临床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平均病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情况和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无明显差异(t=0.13、1.10、1.20,均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C、Apo B均无明显差异(t=0.99、0.99、0.00、0.00,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4.76、8.59、16.03,均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Apo 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6.20、3.46、5.48,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状态,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的面积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6个月后的TC、TG、LDL-C和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的面积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匹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干预并降低血脂水平,显著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减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使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塞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HD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降低,HDL水平升高,且实验组TC、TG、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增强斑块稳定性,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影响。方法 按筛选标准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3例,分他汀组88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他汀组在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瑞舒伐他汀片每日10mg,随访8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TC、TG、LDL-C)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指标的变化。结果 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8个月,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脂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C、LCL—C水平,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但为新药,安全性需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30-3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以及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水平为(1.22±0.56)mm,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15±1.17)mmol/L、TG为(1.43±0.49)mmol/L、HDL-C为(1.33±0.47)mmol/L、LDL-C水平为(2.39±0.56)m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有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共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消退、血脂水平变化及副作用。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有112个斑块,治疗后为78个,斑块消失率30.4%,未消失斑块纵径有明显缩小(P〈0.05);颈动脉IMT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血清TC、TG、LDL-C明显下降(均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良好,对斑块的稳定和消退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川芎中药配方颗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84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川芎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Hcy、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TC、TG、LDL-C、Smax、Hcy、hs-CRP,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川芎中药配方颗粒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下调HCY、hs-CRP因子,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IMT≥0.9 mm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降压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周期为18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斑块的变化,并检查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略有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稳定斑块并使其退缩,降低IMT厚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益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4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和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低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和辛伐他汀组于每13上午同一时间分别给予姜黄素50、100mg·kg-1、辛伐他汀20mg·kg-1灌胃。12周后颈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VEGF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TC、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姜黄素组较低剂量姜黄素组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较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血清TC、LDL水平显著降低,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HDL、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VEGF水平,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姜黄素具有调节血脂、促进受损血管内皮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