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重症肌无力胸腺肥大细胞的形态定量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例重症肌无力(MG)胸腺肥大细胞(MC)的定量分析和16例电镜观察,结果表明:MG时不仅存在胸腺微环境异常,而且MC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表现为MC数量增多,尤其当胸腺无增生时,胸腺内出现大量MC,而当胸腺增生时,其髓质内和生发中心区几乎没有MC出现。电镜观察提示MC与胸腺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有关,表现为MC膜与胸腺上皮细胞膜有融合,并围绕于T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壁周围,提出了胸腺内MC可能具有参与胸腺屏障的功能,在MG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与淋巴细胞溶癌现象的超微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鼻咽癌患者提供临床病理学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0例血清中EB-VCA-IgA抗体测定结果阳性的鼻咽部恶性肿瘤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鼻咽癌细胞的形态特征为:细胞分化,癌组织中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常有接触,且溶癌现象均表现各异,在泡状核细胞癌,低分化鳞癌中淋巴细胞溶癌现象最为明显。结论:鼻咽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细胞分化与淋巴细胞的溶癌现象有不同表形,为鼻咽癌及鉴别诊断其肿瘤类型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光学显微镜确诊的56例鼻咽活检组织,除2例为分化好的鳞癌外,其余均为分化差的鳞癌。癌细胞在镜电下按形态及超微结构特征,可分为未分化型癌细胞,双相型癌细胞,鳞相型癌细胞及柱相型癌细胞。各型细胞在癌组织中的数量,可作为判断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依据,并提出细胞类型与组织发生及组织类型关系的图解。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定量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肥大细胞量的变化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增殖期血管瘤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有脱颗粒现象。认为肥大细胞与血管瘤的增生与消退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形态学上研究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为防治研究和客观地评价用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向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5mg/kg),观察注药后各模型组的肺系数、肺组织定量分析、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肺系数从第7d开始呈逐渐升高趋势;定量分析:7d组肺泡炎最严重,28d组肺泡腔明显缩小,胶原纤维成分增加;光镜下7d组肺泡腔及肺泡间质内以炎细胞浸润为主,14d时肺泡间质增宽,成纤维细胞增多,28d时胶原纤维增生,部分肺泡腔萎缩消失;电镜下3d和7d时肺泡上皮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核固缩或核染色质边集,肺毛细血管基膜水肿或增厚,14d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其内板层小体增多,成纤维细胞增多;28d时肺间质增宽,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呈灶性沉集。结论 建立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符合肺泡炎一纤维化的早期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吴珏堃  唐勇  刘威 《广东医学》2012,(21):3267-3270
目的观察人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SIAH2表达的变化,探讨SIAH2在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0例鼻咽癌及癌旁石蜡包埋组织中SIAH2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40例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SIAH2的蛋白表达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上述标本中SIAH2 mRNA的表达并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鼻咽癌组织中SIAH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鼻咽组织中SIAH2蛋白表达量(P<0.05);鼻咽癌组织中SIAH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鼻咽组织中SIAH2 mRNA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 SIAH2过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通过将SIAH2作为靶点可为防控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喉癌手术安全缘的界定提供超微结构形态学支持.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光镜,结合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癌旁(距肉眼癌灶边缘3、4、5 mm)声带组织的各层结构及p53、Ki-67抗原表达进行观察.结果:电镜下上皮层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改变,具有肿瘤细胞特点,表现为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细胞核大,染色质边集以及细胞器的堆积和异位;任克氏层内可见新生血管及血管内凝血现象,炎症反应明显,距癌灶边缘3mm标本任克氏层或声韧带内可见肿瘤细胞,形态特点与上皮内肿瘤细胞特点一致;声韧带与声带肌交界处未见肿瘤相关形态学改变.光镜下距癌灶边缘3mm标本为浸润性鳞癌,4mm为上皮内瘤变Ⅱ-Ⅲ级,5mm为上皮内瘤变Ⅰ~Ⅱ级;免疫组化研究p53、Ki-67分别为中阳性、弱阳性、阴性.结论:手术切除肿物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安全缘处癌旁组织仍具异型性,如依据3mm手术安全缘进行喉部分切除手术,难以排除术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胎儿肝脏发育的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目的 了解和肝脏的发育状况,探讨肝细胞与造血灶之间的关系。2.方法 选用24例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进行组织学、形态计量学和超微结构观察。3.结果 随胚龄增长和肝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核质比减小,细胞器暂丰富;细胞排徇有序且始终有明、暗细胞之分。肝血室腔隙开始较大,造血组织在胚胎早中期较丰富;胚胎发育后期,肝血窦渐变窄,造血组织明显减少。胆小管发育至胚胎晚期,封闭其管腔的紧密连接发育完善。4.结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形态学发生发展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兴龙  申洪 《医学争鸣》2001,22(10):936-938
目的 探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体视学技术测算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鼻咽上皮细胞胞质泡状系统 (ER & GO)和张力原纤维 /微丝 (TMF & TF)的数量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胞质泡状系统和张力原纤维 /微丝的数量在不同鼻咽上皮细胞中数量不同 ,在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鼻咽上皮在逐渐癌变过程中 ,向鳞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加强 ,而向柱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减弱 ,这一形态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 .  相似文献   

12.
对7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门子ARTISTE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系统进行治疗规划,患者均采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 SIB-IMRT )技术(作为 IMRT组),放疗10次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第2次CT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 ART1);第21次后进行第3次CT 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ART2)。治疗结束后进行第4次CT断层扫描。分别比较3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及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和腮腺体积都明显缩小,并且两侧腮腺的外侧界向中心平均位移为4.5(1.6~9.2)mm。3种计划的肿瘤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IMRT相比, ART1左右侧腮腺平均剂量分别减少了0.42 Gy (1.68%)(P=0.019)和0.79 Gy (3.04%)(P =0.013), ART2相对于 ART1,左右腮腺平均剂量再次减少分别为0.86 Gy(3.50%)(P =0.001)和1.04 Gy(4.13%)(P =0.035)。  相似文献   

13.
用已知癌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检测经鼻咽癌CNE-2DNA二轮转染的NIH3T3转化细胞株,结果证实在转化细胞株中存在着与C-Ha-ras基因的同源基因,但该基因在带型和杂交强度上与CNE-2细胞DNA Ha-ras基因相比,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计划与常规适形放疗(CRT)计划应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23例鼻咽癌患者,分别用SMART束流调强放疗(SMART)计划(SMART组)和常规放疗(CRT)计划(CRT组)进行计划设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别评价2组靶区、腮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情况。结果SMART组各靶区的受量与适形度均高于CRT组(P〈0.05),而腮腺等正常组织受量明显低于CRT组(P〈0.05)。结论SMART调强适形放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平均剂量。  相似文献   

15.
汉防己甲素配合放射线增敏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1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汉防己甲素,每次40mg,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放疗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放射治疗,鼻咽部DT66~72Gy/33~36F/6~7w,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治疗量DT60~66Gy/30~33F/6~7W。对照组单纯放疗,其设野和剂量均同治疗组。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部MRI复查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9.6%,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期间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口干、咽痛和消化道反应等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中汉防己甲素是一种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汉防己甲素配合放射线增敏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1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汉防己甲素,每次40 mg,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放疗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放射治疗,鼻咽部DT66~72 Gy/33~36 F/6~7 W,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治疗量DT60~66 Gy/30~33 F/6~7 W。对照组单纯放疗,其设野和剂量均同治疗组。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部MRI复查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9.6%,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期间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口干、咽痛和消化道反应等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中汉防己甲素是一种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孔霞  黄培春 《华夏医学》2004,17(4):642-644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耳鼻咽喉恶性肿瘤,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及抗癌靶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作为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对象应用于鼻咽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鼻咽癌再次放疗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复发性鼻咽癌再次放疗的治疗价值、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1987年9月至1996年9月共收治局部复发的鼻咽癌182例,所有病例均经外放射治疗,其中40例配合控制内照射46例配合经疗。结果本组病例总的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分别为35.0%、29.9%和37.2%、23.0%。临床分期、复发间隔期和肿瘤复发部位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复发性鼻咽癌再次放疗仍可获得长期生存,尤其是对分期较早和复发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放射加量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常规放疗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量照射对鼻咽癌初治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及并发症.方法 1998年5月至2002年12月,32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44岁.男性25例,女性7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癌,临床分期为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8例、Ⅳ期6例.在常规外照射鼻咽部中位剂量66 Gy(64~72 Gy)后给予立体定向放疗加量照射,中位剂量12 Gy(8~20 Gy).结果本组患者1、2、3年的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达到96.3%、89.0%和85.0%,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77.3%和66.0%.除1例患者在治疗后死于鼻咽大出血外,无其他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咽癌初治患者在常规外照射后给予立体定向加量照射,能够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鼻咽癌的自发及放疗后凋亡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品  章真  何少琴  冯炎  张廷 《重庆医学》2001,30(4):297-298
目的:观察24例复发性鼻咽癌的自发与放疗后凋亡及分裂指数。方法:第一病例均观察放疗前和复发后的病理切片,光镜下计数凋亡指数和分裂指数。结果:结果表明,鼻咽癌的自发凋亡指数为0.55%,分裂指数为0.36%。放疗后复发时凋亡指数为0.63%,分裂指数为0.40%。结论:与其它肿瘤相比,.鼻咽癌属于低凋亡指数肿瘤,复发时凋亡指数和分裂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凋亡指数在鼻咽癌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