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疏肝健脾清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两年来,笔者以自拟疏肝健脾清肠汤治疗该病3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国际意大利会议制定的标准。凡具有腹部疼痛不适,排便不正常(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腹部胀气,粘液便,排便后有大便未排净感,排便后腹部不适减轻之2种或2种以上症状,并经纤维肠镜、钡剂灌肠等排除其他肠道疾患,即可诊断为IBS。1.2 对象 共观察70例,年龄21~7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男12例,女27例,平均年龄36.7岁,平均病程4.9年;对照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起,我们用自拟理肠汤观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收效良好,现将所治60例的情况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以国际公认的罗马标准为根据,即有腹痛和不适,排便后缓解,并大便频率(超过3次/天;少于3次/周)或大便性状变化,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3个月以上,经内镜、X线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腹痛不明显的患者符合下述5项之2项者:(1)排便频率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3)排便异常(困难,便不尽感);(4)粘液便;(5)腹胀气等症状在至少1/4时间出现,维持3个月以上者。最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秘;次症:硬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理肠汤治疗肠是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理肠汤加减,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27例予普鲁本辛15mg,日3次口服;谷维素20mg,日3次口服。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5.6%,对照组为29.6%,2组显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刘春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32-32
目的:观察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肠易激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配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思密达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 ,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 ,是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运用疏肝健脾汤治疗本病 1 1 6例取得较好疗效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1 0 0例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两组 2 1 6例均为我院 1 995~ 2 0 0 2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 1 1 6例中 ,男 5 2例 ,女6 4例 ;年龄 1 5~ 80岁 ,平均 4 2± 1岁 ;病程 1~ 2 0年 ,平均 5 .2± 2 .4年。对照组 1 0 0例中 ,男 4 3例 ,女 5 7例 ;年龄 1 3~ 6 8岁 ,平均 4 0± 2岁 ;病程 1~2 2年 ,平均 4…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养肠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养肠止泻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及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养肠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理脾汤药物组成(黄芪、升麻、炒白术、陈皮、炒防风、芍药、甘草等),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20例(占58.8%);显效8例(占23.5%);无效6例(占17.7%),总有效率82.3%。结论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健脾理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10mg+福松10g,观察组采用自拟健脾理肠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1.8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肠汤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结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温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胺、丽珠肠乐、谷维素、白优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68.4%。结论:使用疏肝健脾温肾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运用自拟调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参照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病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4.
15.
疏肝理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素霞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5):286-287
运用疏肝理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2例,并以单用西药治疗28例为对照观察。结果2组在显效率,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疏肝理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笔者多年来对之进行中西医治疗上对照与探索,总结出疏肝理脾法为主中药治疗IBS,优于西药,取得一定效果。1临床资料68例为门诊住院病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在18~56岁,病程在半年~12年。诊断采用1986年11月10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以右下腹或脐周围疼痛不适,大便粘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常规正常,GI亦正常,排除器质性病变。以上病例随机分三组:中药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20例、中西结合组18例,三组间在性别、年… 相似文献
17.
调肠安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主要症状并与精神因素相关的疾病。自1995年以来,我们用调肠安神场治疗该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3例病人分治疗组5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23-71岁,平均35.2岁,病程1-13年,平均5.6年;对照组37倒,其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3.2岁,平均病程5.3年。两组在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人经协常规、大便培养3次以上,未发现异常;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未发现器质性肠病。诊断标准采用1986年11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随机按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疏肝理脾止泻汤治疗,1剂/d,口服和灌肠给药;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00 m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为8周.采用IBS症状尺度表评分严重程度(IBS-BSS)、记录消化系主要症状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记录随访期3个内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9.71%优于对照组的72.05% (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64%优于对照组的70.58%(P<0.01);治疗组IBS-BSS,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IBS-QOL评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次数、粪便形状及黏液便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随访3个月累计复发率达88.23%,高于治疗组的58.82% (P <0.01).结论:疏肝理脾止泻汤能改善IBS-D临床症状及精神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缓急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为主要症状,通常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三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目前西医对该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则有着很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缓急汤治疗腹泻型IBS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 6 0例。对照组给予促菌生片、谷维素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联合中药疏肝健脾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33%、71 6 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