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该病诊疗水平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某医院某科室收治的PBC住院病例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等资料,按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组(甲组),保肝药物加熊去胆酸治疗组(乙组),保肝药物加皮质类固醇治疗组(丙组),以及保肝药物、熊去胆酸加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组(丁组)。通过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回顾性地探讨PBC的最佳诊疗方案。结果 61例病例有39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93%,无效22例。甲组的有效率和临床症状减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C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ALP增高和AMA阳性或为PBC的早期诊断指标;单纯保肝药物治疗PBC效果不佳,熊去胆酸或皮质类固醇联合用药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华  王旭  于芳 《齐鲁药事》2009,28(12):751-752
<正>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早期症状较轻,乏力和皮肤瘙痒为本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瘙痒常在黄疸发现前数月至2年左右出现,少数患者瘙痒和黄胆同时出现,可出现皮肤粗糙和夜盲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及出血倾向等。由于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疗法,成为临床的难题。笔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加复方丹参片治疗:PBC 3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认识,总结PBC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5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免疫学异常及病理学改变.结果: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并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中年女性多见,易并干燥综合征(SS).胆管酶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M2型阳性、肝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本病诊断.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对部分病例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止PBC发展为终末期肝硬化的关键.?档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最具循证医学支持的PBC治疗药物,但约40%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本文综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贝特类降脂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及利妥昔单抗等临床常用药物和某些临床有可能选用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限制在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并伴有晚期肝硬化的患者中使用肝病药物Ocaliva(奥贝胆酸),因为奥贝胆酸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部分伴有肝硬化的PBC患者,尤其是伴有晚期肝硬化表现的患者,使用奥贝胆酸后出现了肝功能衰竭,有时需要肝移植.在奥贝胆酸加速批准后的五年中,FDA在伴有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熊去氧胆酸疗法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免疫异常的影响,尤其是对反映胆管破坏的抗细胞角蛋白亚类CK_1抗体效价的影响已明确。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为16例无症状的 PBC患者、11例有症状的PBC患者。熊去氧胆酸每天600mg,在服药前后检查常规肝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胆汁酸,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胆汁酸成分,用单克隆抗体夹心抑制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中抗CK_1抗体效价,并行动态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γ-GTP、GOT、GPT、血清总胆汁酸与胆酸之比、血清总胆汁酸与鹅去氧胆酸之比、胆酸与  相似文献   

7.
肝外型胆汁淤滞是胆汁淤滞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国内近年报导该型占95.7%,其中癌瘤引起的占47.1%,胆石症占37.9%,感染占10.7%。其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关键是解除胆道梗阻。现从以下四方面简述肝外型胆汁淤滞的非手术疗法。一、利胆药物的应用利胆药主要用于胆道不全梗阻和静止期患者。它可促进胆汁分泌或/和排泄,从而使胆道通畅,不利于胆石的形成和细菌的生长繁殖。临床常用的利胆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于1988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PBC的7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有38例病情好转,总有效率58.5%。无效27例(41.5%),死亡4例(5.6%),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且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明显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熊去氧胆酸(UDCA)在PBC的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笔者用UDCA治疗PBC28例,取得了满  相似文献   

10.
应华娟 《海峡药学》2012,(12):217-218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方法 130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2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完全反应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3.1%(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姜芳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131-132
<正>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有疗效的药物.本文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DCA治疗PBC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病历为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PBC患者共6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肝内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的免疫性疾病,以慢性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多数为中年妇女。现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诊治的7例PB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的认识,总结PBC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30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免疫学异常及病理学改变。结果: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并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年女性多见,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干燥综合征多见)。实验室检查可见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UDC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缓其发展为终未期肝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去认为国内很少发病,是一种罕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对我院确诊PBC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胆汁瘀积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PBC的主要病理特征为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伴有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肝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病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菡  王亚娟  冯萍 《药品评价》2007,4(5):347-351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及AIH—PBC重叠综合征,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特点、治疗等,以助于诊治自身免疫性肝病。方法对74例AIH患者、2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48例PBC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7例CHC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各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纳差、乏力等不典型临床症状,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免疫学指标可见不同程度异常,丙型肝炎的免疫学指标也可见部分异常。AIH组ALT、AST升高较明显,ANA阳性为主。肝活体组织检查:界面性肝炎常见,无淤胆;PBC组ALP、GGT升高较明显.M2阳性为主.肝活体组织检查淤胆及肝硬化常见。AIH—PBC兼具有两者特点。使用糖皮质激素,UDCA等治疗.大多可获得住院期间缓解。结论生化、免疫、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糖皮质激素.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过去曾将病毒性肝炎的胆汁淤滞误诊为细胆管型肝炎,近年来通过电子显微镜和酶的组织化学等研究,进一步发现它是肝细胞器—胆汁分泌器代谢性损害,并证实原发损害在微胆管(毛细胆管)及其附近,是一种肝内胆汁淤滞症,故称胆汁淤滞性病毒性肝炎,简称淤胆型肝炎。以后又发现胆汁淤滞现象可发生在肝炎病程演变的任何阶段,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坏死后肝硬化均可出现与病变程度无一致关系的胆汁分泌障碍。由于临床表现酷似肝外阻塞性黄疸,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8.
季瑞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71-327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学表现为非化脓性肝内胆管慢性炎症和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PBC在我国肝病患者中检出比例逐渐增多。现对68例PBC患者的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是一种慢性胆汁郁积性肝病,终末期表现高胆红素血症、腹水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治疗首选肝移植。曾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青霉胺和秋水仙碱,但无一安全有效。熊去氧胆酸(ursodlol,ursodeoxychollcac沮)可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获得明显改善,但长程疗效不明。145例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随机口服熊去氧腿酸每日13~15mg(72例)或安慰剂(73例);2年后对照组中又有57例口服本品再治疗2年。共129例口服熊去氧胆酸。结果发现,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患者中,肝硬变进展人数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东霞  赵龙凤 《药品评价》2007,4(5):370-373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从基因、免疫与环境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