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28例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钢板组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术中出血量较PFNA组多,差异显著(P<0.01).而2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2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锁定钢板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Harri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26例闭合复位,6例中转切开复位。随访时间8~2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髋内翻、下肢短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按Harri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局部骨量,适应证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对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同时间段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为4~9个月,平均3.8个月,无一例并发症与死亡发生。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3.33%。2组优良率经比较χ2=12.8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无髋内翻。按Harris评分标准,其中优2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0.47%。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随访10~ 29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3%.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需暴露骨折断端,通过牵引与手法整复可获满意复位,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不负重下患肢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好.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按AO分型,A1.1型2例,A1.2型4例,A1.3型6例,A2.1型11例,A2.2型14例,A2.3型12例,A3.3型9例。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切口Ⅰ期愈合52例,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4例;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处理后均治愈。骨延迟愈合2例,内固定松动1例。55例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10.5周。平均手术时间72.6 min,平均出血量260 ml。患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49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3.1%。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独特的钉-板角度稳定结构,操作简单,稳定更牢固,创伤相对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采用PFNA治疗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结果:30例均获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19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0%。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化了手术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下床活动早,骨折愈合率高,防旋转、切割,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器械,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2009年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均1I例严重并发症与死亡发生.治疗组:优良率为91.7%,骨折时间平均3.6个月.对照组:优良率为71.4%,骨折时间平均3.9个月.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X2=8.5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创伤小、骨折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2例闭合复位不满意,术中结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4个月(6~15个月),所有骨折在11~21周愈合,1例发生螺旋刀片轻微切割但未切出股骨头颈,无髋内翻及患肢短缩等并发症。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8.
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08年2月,采用股骨近端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13个月;平均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90分)32例,6(80~89分)10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结论:股骨近端LCP内固定具有固定方式简约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三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7(24)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外侧LCP内固定治疗.结果 24例获6~1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22例,良2例.结论 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适应证广,内固定稳固,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适应早期功能锻炼,尤其适用于老年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经过6~32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下肢深静脉栓塞及死亡病例.按疗效标准评定:优41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98.2%.结论 PFNA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尤其在严重骨质疏松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