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析早期介入治疗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运动功能改善,膀胱、肠道功能部分恢复,并发症减少。结论: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显著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伤、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的椎管结构、功能损坏,导致患肢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脊髓损伤患者多数发病突然,术后容易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或者完全丧失~([2])。研究证实,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康复,促进损伤神经所支配的功能恢复,早期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3])。自我效能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对自己执行特定行为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运动、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恢复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MMSE及LOTCA评分均显著提高,但是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用ASIA标准评分、ADLBarthel指数、FIM量表评定SCI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颈髓、胸腰髓不完全损害者ASIA损伤分级运动、感觉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胸腰髓完全损伤者运动、感觉评分有改善(P<0.01或P<0.05),颈髓完全损伤者运动、感觉评分均无改善(P>0.05)。所有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FIM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7 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周即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27 例患者FIM、ADL 治疗后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是安全的,可产生良好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颈、胸、腰段脊髓损伤及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60d~426d康复治疗后,9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有显著提高(P(0.001),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感觉评分提高不明显((P>0.05);颈、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而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又高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较康复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预后不一,应根据脊髓损伤的平面及不同程度制订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 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大大降低了足内翻,足下垂等并发症和继发损伤,能明显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有效地减少肢体的痉挛和挛缩,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外伤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段脊柱外伤合并不全瘫患者30例,均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及针灸治疗;B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及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康复治疗前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康复治疗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康复治疗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比B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针灸治疗脊柱外伤并不全瘫患者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25例,观察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膀胱功能的恢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研究组的抑郁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患者排尿早,并发症较少,膀胱恢复良好。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极大的展现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两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 ,康复组 1周后进行康复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4周进行评定 ,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 ,运动功能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标准评定。结果 运动功能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相似文献   

12.
损伤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颅脑损伤所致躯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因此,恢复损伤后患者躯体功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但临床经验表明,单一疗法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物理疗法、PT训练和针灸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法对运动障碍者进行治疗,使他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使之生活独立,重返家庭和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改良Bathel指数(M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ASIA运动分和MBI分值在训练后有显著升高,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BI分值与ASIA运动分成显著正相关(P〈0.01);护理人数与患者治疗前的MBI分值成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与治疗前后MBI分值及MBI改变值之间成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家属陪护人数。抑郁可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相同治疗情况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及生理自理能力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均无自理能力,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基本自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病人给予早期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及早期康复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80例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情况。结果:80例患者无1例死亡,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的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致残率、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是由损伤和(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下面几方面内容:①心理康复;②呼吸训练;③体位护理;④膀胱功能训练;⑤排便训练;⑥压疮的防治;⑦出院指导.通过及时的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下面介绍我院对4年来共收治354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江宏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60-1261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干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训练其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我们根据脊髓损伤临床特征和患者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当代医学》2009,15(6):113-113
目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截瘫病人最大程度的获得功能重建和恢复,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促进机体恢复。方法对28例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的回顾性总结。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减少,部分患者恢复自理。结论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经过周密康复护理.不仅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肢体并节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9.
孙英玉 《吉林医学》2008,29(22):2058-205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疗创伤,更应该注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的心理与机体运动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不但进行术前、术后的一般护理,还制定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护理程序,目的在于通过早期训练护理,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相关功能及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目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提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