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56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329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的检测在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23例临产孕妇与800例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孕产组的PLT、APTT值低于对照组(P<0.001),PT和FIB值高于对照组(P<0.001),而T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蒙天生  莫鸿健 《右江医学》2011,39(4):466-46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指标在临产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正常临产孕妇(观察组)及8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血中PT、APTT、TT、FIB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临产妇(试验组)与6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组PT、APTT和FIB值与对照组的相应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AC-05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TT、FIB。结果临产孕妇PT低于对照组,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13-1314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临产孕妇组(实验组)与141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比较,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而APTT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T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临产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四项、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妊娠时期孕妇130例为观察组,其中妊娠中期48例,妊娠后期45例,临产期37例;另选同期健康非妊娠妇女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D及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后期及临产期孕妇APTT、PT、TT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升高。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APTT、TT、FI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PT明显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APTT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PT、TT未见明显变化(P>0.05)。D-D、FDP水平在妊娠中、后期及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产后APTT、PT、D-D、FDP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FIB水平明显高于产前(P<0.05);产后出血组产前APTT、PT、D-D、FDP水平明显高于产后未出血组产前水平(P<0.05)。结论: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四项、D-D、FDP水平对预防产中及产后异常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善业 《广西医学》2009,31(6):838-839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的检测在孕产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20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PT、FIB值升高,APTT、PLT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与分析,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防止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或DIC提供科学可靠地依据.方法采用RAC-05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产孕妇 P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T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出血和DIC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郭红 《吉林医学》2012,33(17):362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功能变化。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晨静脉血2 ml,放入3.2%柠檬酸钠抗凝管中,充分摇匀,3 000 r/min离心15 min,2 h内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FIB)检测。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50例及对照组健康非妊娠妇女50例进行PT、TT、APTT、FIB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产孕妇组PT、T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产前检查凝血四项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在临床方面比如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如DIC)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的生理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2.7 ml加入0.3 ml枸橼酸钠液的抗凝管中,充分均匀,离心后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凝血四项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与临产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凝血四项中PT、APTT偏低,FIB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防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临产孕妇分娩前的凝血功能状况,探讨临产孕妇分娩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凝血指标变化的检测。方法:选取180例正常妊娠临产孕妇及83例非怀孕育龄妇女进行PT、TT、APTT、Fib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TT值明显低于非怀孕妇女组,而Fib值有明显的升高,两组PT、TT、Fib值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APTT值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且APTT值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临床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检测,加强分娩过程中产妇各项凝血指标的密切监测在防止生产异常出血和预防诱发DIC及血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妊高征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88例妊高征患者及50例健康孕妇,观察两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凝结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值及血小板(PLT)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妊高征患者的PT、APTT、TT、FIB、PL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妊高征病情,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产后出血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雷杜RAC-100型自动血凝仪,检测83例临产孕妇和52例非妊娠妇女血浆凝血四项(PT、APTT、TT和FIB)含量,其中临产孕妇分初产孕妇55例(简称初临产组),多胎或有流产史临产孕妇28例(简称多临产组),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初临产孕妇组和多临产孕妇组的凝血四项指标与非妊娠妇女对照组比较,PT、APTT时间缩短、FIB含量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临产孕妇组和多临产孕妇组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对阻止产科并发症和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欣  陈涛 《中外医疗》2012,31(35):58-59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变化和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BE公司生产的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6280A型)检测107例临产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PT、APTT、TT、Fib,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研究。结果临产孕妇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及时对临产孕妇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预防和及时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利于降低DI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四指标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以充分了解孕妇体内凝血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临产孕妇的一般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30例身体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PT、APTT、FIB、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T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凝血四指标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大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LT参数及凝血功能7项对预测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妊娠合并HBV感染发生产后出血产妇62例,其中产前肝功能正常24例(肝功能正常组),肝功能异常38例(肝功能异常组);选择正常分娩产妇72例为对照组,分别于产前及产后检测PLT参数[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凝血功能7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1)在产前、产后PLT计数、PCT均呈对照组>肝功能正常组>肝功能异常组(P<0.05);产后肝功能正常组、肝功能异常组的PLT计数、PCT低于产前(P<0.05),3组产妇产前、产后MPV、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前、产后PT、APTT、TT、D-D、FDP水平均呈肝功能异常组>肝功能正常组>对照组(P<0.05),FIB、AT-Ⅲ均呈对照组>肝功能正常组>肝功能异常组(P<0.05);产后肝功能异常组、肝功能正常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产前,FIB、AT-Ⅲ低于产前(P<0.05),对照组产前与产后D-D、FDP、AT-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PLT参数及凝血功能7项能正确评估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产前、产后凝血及纤溶功能,对预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孕产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临产妇女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方法:采用SysmeCA-50自动血凝仪检测296例临产孕妇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40名育龄非孕健康妇女PT、TT、APTT、Fbg值(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晚孕临产妇女PT、APTT、TT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但Fbg值都明显升高,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APTT明显降底P<0.01,Fbg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后期存在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妊娠中期、102例妊娠晚期及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并与50例正常未孕妇女相比较。结果中期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FIB、TT、MP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妊娠组与中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FIB、MPV有显著性差异(P<0.05)。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FIB、TT、PLT、MP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前症状甚至D IC等症,产前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及时干预、防止异常凝血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