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例(脑梗死52例,脑出血32例),病前无糖尿病史。根据空腹血糖分为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观察其血糖水平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正常血糖组比较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潜在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确处理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正常血糖组120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39例和糖尿病组107例)的临床资料;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患者预后,分析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对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风险;多元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P<0.001)和糖尿病组(P<0.001)预后不良率高于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组预后不良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出血量多、血肿破入脑室、空腹血糖水平高会增加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P<0.05)。结论:患者伴糖尿病高血糖或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血糖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新发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糖代谢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次日及7 d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病情重,预后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组梗死灶大,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的预后。结果血糖升高者28例,血糖正常者58例。急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为32.6%。血糖升高组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明显影响预后,血糖越高,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王庆宇  徐少毅 《吉林医学》2012,33(3):500-50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影像学确诊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①高血糖组80例,依据血糖的水平又分为三组:Ⅰ组42例,Ⅱ组28例,Ⅲ组10例;②正常血糖组75例。比较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糖与预后关系。结果:急性期脑梗死的严重程度随血糖升高而加重,预后也较差,高血糖组(Ⅰ组、Ⅱ组、Ⅲ组)的急性期脑梗死的严重程度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糖组脑卒中的加重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正常组75例,死亡4例(5.3%);血糖升高组80例,死亡12例(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糖可作为估计病灶范围大小、预后优劣的重要参数之一。临床医生应力争将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益于拯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细胞和缺血区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三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水平与病变部位关系。结果:血糖正常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越靠近中线血糖水平越高。结论:急性脑梗死高血糖水平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病员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按病情分为重症组42例,轻症组41例,发生高血糖60例,发生率72%。重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10.48±5.05)mmol/L,轻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8.41±1.42)mmol/L。重症高血糖组的死亡率50%,重症正常血糖组的死亡率17%(P<0.01)。结论:脑挫裂伤病员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达72%,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波动范围越大,死亡率越高。对重症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监测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血糖对脑卒中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脑卒中急性期预后与高血糖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组和大病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较缺血组和小病灶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高血糖组不同病变部位患者血糖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大病灶较小病灶、近中线部位较远离中线部位患者血糖升高明显,血糖可作为急性脑卒中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高血糖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124例急性脑出血病例,病前无糖尿病史,观察血糖水平与脑出血量、死亡率、心电图改变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出血高血糖组患者的脑出血量、病死率、心电图改变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越大,预后越差,病死率也越高。并且基底节区和脑干出血更易引起血糖升高。结论SHG是潜在影响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确处理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入院后监测随机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水平正常组和血糖水平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53例出现高血糖,发生率42.4%,应激性高血糖组其恶化死亡率(9.43%)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恶化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高血糖对梗死范围、病情的影响及控制血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高血糖组及梗死后高血糖组,观察各组梗死灶大小、病情轻重分布及控制血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梗死灶大小与病情轻重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正常血糖组梗死灶小、病情轻,糖尿病高血糖组和梗死后高血糖组病情重,后者梗死范围大.梗死后高血糖组血糖控制者病灶缩小较未控制者明显.控制血糖对短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血糖可加重脑缺血性损害,控制血糖有利于梗死灶缩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高血糖对脑糖水平及脑卒中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诱发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在再灌注前5 min单次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6 mL•kg-1)诱导再灌注早期高血糖。在再灌注30 min和24 h时检测脑糖水平,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面积的统计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给予葡萄糖后,血糖显著增加,并持续至再灌注后120 min (P < 0.05)。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糖水平的增加,再灌注早期血糖的升高会进一步加重再灌注24 h时脑糖水平的增加,并显著增加再灌注24 h时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面积(P < 0.05)。结论: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高血糖可加重再灌注后脑糖水平和脑损伤的增加,脑糖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高血糖介导的脑卒中损伤加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2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者则查糖耐量试验(OGTT),然后将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对此3组患者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仅糖尿病组预后较正常组差,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受损的患者预后也较正常组差(P<0.01).讨论了其影响预后的机制并提出在急性脑梗塞早期(24h内)应禁止或慎重使用葡萄糖或含糖液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卒中类型与神经功能恶化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中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首次发病的24小时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诊断。记录危险因素及使用1个月时的死亡率、改良Rankin评分和Barthel指数判断预后。结果:210例患者中54例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运动功能恶化是最主要的形式(25.7%)。logistic回归显示进展与入院距发病时间短(OR 0.958,95%CI 0.919~0.998,P<0.05)和血糖水平升高(OR 1.197,95%CI 1.069~1.342,P<0.01)显著相关。各主要单项神经功能缺损中,意识障碍恶化的预测因素包括糖尿病史和初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而腔隙性梗死患者较少发生意识障碍加重,男性和高血糖是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言语功能恶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显著影响预后。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当常见且预后较差。入院高血糖可以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 《中外医疗》2010,29(12):23-24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天与第l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将97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病史和入院3天内血糖测定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和非糖尿病血糖正常组。前二组又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轻度升高和血糖显著升高两种,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CT改变及预后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或是应激性高血糖引起的显著血糖升高者,均可使临床症状和肢体瘫痪加重,大面积梗塞和严重并发症增多,脑机能恢复不良和病死率增高;而糖尿病组和轻度血糖升高者仅造成病死率增高和脑机能恢复不良。提示血糖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忠者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00年9月-2005年9月在本院确诊,既往无糖尿病及肾病病史的脑卒中患者15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比较二组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变化与临床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糖、尿素、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血糖、尿素、肌酐水平明显增高者预后差。结论 早期检测患者血糖、尿素、肌酐水平的变化,对监测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娜 《中外医疗》2012,31(21):15-16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缺血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抵抗素含量,急性脑缺血患者60例,其在稳定型脑梗死组、进展型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①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稳定型脑梗死组.而稳定型脑梗死组抵抗素水平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r=0.657,P=0.001)。结论检测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示抵抗素水平与急性脑缺血病情进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髓鞘碱性蛋白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血浆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 tein,MBP)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等方面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MB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测定梗死体积,并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MBP浓度在发病早期开始升高,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MBP升高更明显,MBP>10.0μg/L、NIHSS12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MBP的血浆浓度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脑梗死后血浆中MBP的出现与髓鞘损伤有关,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MBP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的外周标志物,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了解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TC、TG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6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并在发病1、3、5个月时进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BI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①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血清TC、TG水平的因素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②高TG患者组发病1、3个月时BI值明显高于正常或降低TG患者组。结论: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和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入院时血清TC、TG水平。②入院时TG水平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3个月预后有关,血清TC水平和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