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减轻危重症病人疼痛。方法:将8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将疼痛评估程序应用于试验组危重症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经验法对疼痛进行护理,即病人在术后主诉疼痛难忍和要求药物镇痛时才被动地给予镇痛治疗,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镇痛治疗效果及两组病人镇痛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接受镇痛治疗态度、疼痛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管理增强了病人镇痛治疗的依从性,减轻了病人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对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对照组1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危重症相关治疗措施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危重症护理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下中医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在肠麻痹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对危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有显著调节作用,且病人易于接受,无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危重症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存活27例,患者有治疗1个月后,Glas-gow昏迷计分由治疗前平均5.2分增加至11.8分.结论:亚低温治疗是伴有意识障碍的危重症病人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颅内压,生命体征的监护,营养供给,并发症防治及复温护理.  相似文献   

4.
病区危重症抢救病室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护理管理,将危重症病人集中一组治疗护理,从而使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最合理的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确保了危重症病人得到最佳救治。  相似文献   

5.
张亚真  黄秀碧  叶艺慧 《全科护理》2014,(23):2145-2146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产科危重症病人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产科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及有效护理。[结果]9例病人痊愈或好转出院,其中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新月体肾炎的病人发展至慢性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8例产前发病的病人中4例围生儿死亡,3例早产儿预后良好,1例病人出院后失访。[结论]血液净化应用于产科危重症病人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欧阳红娟 《全科护理》2009,7(25):2257-2259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78例危重症肺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应用普通吸痰机常规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4.1%);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艳华  张方霞  张芳  宋琼  毕丽丽 《全科护理》2011,(24):2219-222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危重症病人应用CRRT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给予专业细致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抢救成功42例,死亡10例。[结论]CRRT在危重症病人中广泛应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步成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重要手段之一,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与内科治疗、外科手术并列的第三种救治方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多数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需要大量药物或仪器设备进行强力的生命支持,而且转运途中及介入治疗过程中风险极高,意外事件发生率高,如此种种因素限制了介入治疗在危重症病人的  相似文献   

9.
林毅  顾彩萍 《护理研究》2008,22(4):855-857
介绍了危重症病人家庭应激的评估,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建立护士与病人家庭之间的支持关系,提供情感及物质支持,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并合理收费方面综述了危重症病人家庭应激的护理干预;提出护理干预应充分考虑病人家属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法]将10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和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原发病常规治疗和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脐疗、耳穴压豆法3种中医护理技术的一种或多种。比较两组病人胃肠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对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