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研究尿毒症患者的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20例尿毒症患者,30例健康成人.采用应变率成像及组织速度成像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右室侧壁各节段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位移曲线、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最大位移、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尿毒症组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05),最大位移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尿毒症组右室侧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中段及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潜在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在检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时,心肌局部形变指标可能更优于局部速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变(strain,ε)、应变率(strain rate,SR)显像是评价右心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影响ε和SR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右心容量负荷过重对右心室长轴收缩期峰值ε及SR的影响。 方法 2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获取心尖四腔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基底段、中间段的心肌ε、SR曲线,测定其收缩期峰值ε和SR。 结果 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心肌ε、SR高于基底段,ASD组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ε、S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应节段的测值(P〈0.01)。 结论 当右室容量负荷过重时,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心肌收缩期峰值ε、SR明显增高,提示ε和SR显像对局部心肌功能的评价受容量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心肌应变分析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对照组68例,于右室前游离壁-后间隔切面、中游离壁-中间隔切面及后游离壁-前间隔切面应用心肌应变分析技术测量纵向收缩峰值应变,获得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S)及17节段应变,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右室GS与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右室GS、前游离壁基底段应变、中游离壁基底段应变、后游离壁基底段应变、前游离壁中段应变、中游离壁中段应变、中间隔基底段应变、前间隔基底段应变、中间隔中段应变及前间隔中段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均P0.05)。右室GS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784,P0.01)。结论心肌应变分析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具有可行性,为临床评估右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不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肺心病右室壁局部心肌的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测定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的组织速度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心房收缩期充盈速度(Va)、舒张早期充盈应变率(Esr)、心房收缩期充盈应变率(Asr);并计算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充盈速度之比(Ve/Va)、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充盈应变率之比(Esr/Asr).结果 肺心病组前壁、下壁、侧壁的基底段及前壁中段的Ve,前壁的基底段、中段,下壁心尖段的Ve/Va;前壁基底段、中段,侧壁的中段、心尖段的Esr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 (1)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评估肺心病患者的右室壁局部心肌舒张功能;(2)利用局部心肌的组织多普勒参数能够间接反映肺心病患者的右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将38例COPD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病例组Ⅰ)和无肺动脉高压组(病例组Ⅱ),同期正常对照组为18例健康体检者.使用M型超声和常规超声测量右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RVFT)、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及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计算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采用应变和应变率分析软件检测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Ⅰ的RVFT增厚,RVEDd明显增大,RAFA和TAPSE明显减小(P<0.05),病例组Ⅱ的上述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Ⅰ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的Ss和SRs均显著低于病例组Ⅱ和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Ⅱ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的Ss和SR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能有效检出COPD患者早期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变化,以右室游离壁基底段Ss与SRs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右心室纵向心肌局部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酒精性心肌病患者30例(AcM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常规超声参数、应变及应变率参数。应变及应变率参数通过心尖四腔切面右心室游离壁3个节段的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获取,并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收缩期参数包括: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应变峰值(S)、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期参数包括: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Ra)。结果ACM组右心室前后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室射血分数略微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M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s、SRs、SRe和SRa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变及应变率成像可作为评价ACM右心室纵向心肌局部舒缩功能的一种无创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患者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后右室长轴应变、应变率变化特点,并寻找可能判断右心功能不全的有效参数。方法:采集21例APTE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心尖四腔切面的二维图像,在组织速度显像(TV I)模式下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PTE患者肺动脉压中度增高后,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代偿性增强,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不大,而舒张功能轻度减低;APTE患者肺动脉压重度增高后,右室各节段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变化最为明显,同时左室、右室收缩功能均减低。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作为代表节段,以收缩期应变小于-15%,应变率小于-1.2s^- 1作为APTE时右心功能可能失代偿的参考指标。结论:应变、应变率技术是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一种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STI评价左心室长轴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1例,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25例;正常对照组37例。获取收缩期左心室长轴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峰值应变,并计算左心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应变值。所有受检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正常。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长轴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除心尖段外,其他各节段峰值应变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长轴基底段、中段、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糖尿病并左心室肥厚组较单纯糖尿病组降低(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长轴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测量两组儿童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基底段、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下壁、后壁的中段、基底段共10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并进行组间比较.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比较两组参数.结果 患儿组的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前壁、前间壁的基底段SRs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和P<0.01),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的LVEF、 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心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估测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对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采集7只犬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在5种不同心肌收缩力状态下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图像,同步记录右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axdp/dt),并作为金指标。QLAB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长轴方向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平均峰值应变率(SR)和平均峰值应变(S),并与右室maxdp/dt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应用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V、SR、S增加,应用艾司络尔(esmolol)上述各指标明显下降。与maxdp/dt相关分析表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段收缩期V、SR和S与dp/dt显著相关,但以SR最显著。结论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可定量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SR是无创性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应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应变。方法 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结果 DM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均低于对照组(t=2.18、3.27、2.05、3.76,P均<0.05)。DM组左心室前壁及侧壁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侧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间隔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和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下壁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组基底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对照组基底段环向、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以评价2型D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的舒缩功能。方法采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NOR组)22例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TDI)后,分别测量其不同心肌节段在收缩期(S),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A)的应变率值,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HCM组,室间隔、左室前壁和下壁各节段心肌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值显著低于NOR组,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在各心肌节段与NOR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可准确地检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舒缩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is increasingly used to monitor regional myocardial function during cardiac operation. Doppler myocardial imaging (DMI) indices can potentially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on regional radial and longitudinal myocardial motion and local deforma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feasibility of TEE acquisition of regional radial and longitudinal velocity, displacement (D), strain, and strain rate data during cardiac operation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sternotomy and pericardial opening on these indices. METHODS: After a baseline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ic study, TEE was performed in 22 patients (age 64 +/- 7 years) before sternotomy, after sternotomy with intact pericardium, and after pericardial opening. Regional DMI veloc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transgastric anterior and inferior walls midpapillary segment (radial function) and the 4-chamber septum and 2-chamber inferior walls basal, mid, and apical segments (longitudinal function). For each segment, systolic and diastolic velocity were derived and D, strain, and strain rate calculated. RESULTS: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ic study and TEE provided similar data from an equivalent number of interpretable segments. In the basal and mid septum, maximum longitudinal systolic D decreased with pericardial opening (basal septum pericardium closed: 6.6 +/- 1.5 mm, open: 4.6 +/- 1.8 mm, P =.007; midseptum pericardium closed: 4.7 +/- 2.5 mm, open: 2.7 +/- 1.5 mm, P =.028). No changes were evident in systolic or diastolic DMI indices in all other segments. CONCLUSION: DMI with TEE is feasible during cardiac operation. During pericardial opening, longitudinal D decreases in the septum, but not in the inferior wall. DMI requires further evalu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ischemia in the operating roo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孤立性房颤患者左房局部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房颤患者5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组织速度成像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将左房间隔壁、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分别按照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划分为18个节段。观察左房各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As)和舒张期应变率(SR-LAe和SR-LAa),并与40例健康人相应节段心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40例480个被研究心肌节段,470个节段的应变率-时间曲线的形态整体有一定的规律性,SR-LAs、SR-LAe和SR-LAa值随个体变化不大。孤立性房颤患者组被研究600个心肌节段,应变率-时间曲线显示523个节段失去正常形态,轮廓杂乱,波峰低小、消失甚至倒置,峰值较正常心肌节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无创的定量评价孤立性房颤所致的左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缩后收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人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局部心肌,获得不同节段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的峰值速度(VS、VIR)、应变率(SRS、SRIR)、应力(εS,εIRn)等。结果 正常组的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前壁的基底、心尖段。梗死组的病理性PSS等容舒张期峰值速度增大,持续的时间延长。梗死组有92个节段VIR〉VS,结合应变率和应力分析,39个节段在等容舒张期主动收缩;12个节段为矛盾运动,其中8个节段是主动与被动活动的混合。结论 病理性和生理性PSS有明显差别。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有助于理解病理性PSS的机制,并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检测正常人左室径向应变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AMM)径向应变率(SR)检测,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局部心功能。方法获取31例健康志愿者左室短轴乳头肌平面6个室壁节段的解剖M型曲线,将曲线图像输入改进的解剖M型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可提取各室壁内、外膜的峰值运动速度。径向应变率=(内膜速度-外膜速度)/室壁厚度。结果正常人左室乳头肌平面各室壁节段舒张早期峰值径向应变率略高于收缩期,其中在下、后壁的差异显著(P〈0.05);下壁、后壁、侧壁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径向高于间隔侧及前壁。结论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径向应变率检测可用于评价左室短轴各节段的局部心功能;正常人左室壁各节段径向应变率不是均匀一致的,可能与心肌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常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定量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6,他引:57  
目的 定量研究我国成年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正常值范围、心肌各节段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GE Vivid 7超声仪及Q-analyze软件对50例健康者左右心室心肌各节段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 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和应变率依次递减,基底段最大,心尖段最小。左室基底段室间隔、前壁、后壁、下壁和侧壁的应变和应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右室中间段的应变和应变率最大,右室基底段的应变大于左室,右室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和应变率测量值均明显大于左室,性别和年龄对左右心室肌应变和应变率的影响不大。结论 应变或应变率成像能够定量分析局部心肌的变形,为临床评价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超声应变显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局部心肌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应变显像(SI)技术评估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局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30例,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取标准的心尖四腔切面,在心动周期中分别测量室间隔与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沿心脏长轴方向上的收缩期峰值应变(εet),观察HCM组出现的收缩期反向应变节段;统计两组室间隔中段和后壁中段的收缩后应变(PSS)节段数并计算其幅度值;将室间隔中段的应变值与室壁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组各节段εet从心底至心尖呈逐渐减低趋势,但节段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εet比较,HCM组各节段应变均显著降低(P<0.05);③HCM组内室间隔中段应变最低,与基底段、心尖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本组病例大约40%的肥厚节段收缩期可见反向应变;④病变组和正常组均存在PSS,然而与病变组比较正常组PSS节段少、幅度低(P<0.05);⑤HCM组和正常组室间隔中段的εet与室壁厚度密切相关(r=0.83).结论 HCM患者无论肥厚节段或非肥厚节段均存在收缩舒张功能减低,且以肥厚节段病损更重,应变显像技术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