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疗联用地塞米松及单独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联用地塞米松化疗前后和46例单独化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 联用地塞米松组化疗后CD8+、NK细胞差值下降明显(P<0.01),CD3+、CD4+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会加重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及其手术对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健康人群与恶性肿瘤患者及不同恶性肿瘤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状况.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82例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及33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8+、NK细胞明显降低(P<0.05);CD+4/CD8+、CD19明显升高(P<0.01).手术后第7天,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D+4、CD+19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淋巴细胞亚群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恶性肿瘤之间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但不同恶性肿瘤之间细胞免疫抑制无明显差异.手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但术后一个月恢复至健康人群水平.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建议同时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3.
康赛迪胶囊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康赛迪胶囊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 ,SimulSETv3 1分析软件 ,分别检测 2 0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 6 0Gy前后 (对照组 )和口服康赛迪同时放疗 6 0Gy前后 (实验组 )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 +、CD8+)、CD4 +/CD8+、B淋巴细胞 (CD19+)、NK淋巴细胞 (CD16 +,CD5 6 +)水平。结果 二组患者放疗前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3+、CD4 +、B淋巴细胞百分数、CD4 +/CD8+的平均值均低于健康人参考值 ,其中CD4 +细胞和B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CD8+细胞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放疗 6 0Gy后 ,除CD8+细胞和NK淋巴细胞百分数稍有升高外 ,其他细胞均略有下降 (P >0 0 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CD3+、CD4 +、NK淋巴细胞百分数、CD4 +/CD8+明显升高 ,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持续低下。放疗 6 0Gy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轻度抑制 ,康赛迪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示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应加强免疫治疗 ,以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LL患者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并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人,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0~Ⅱ期患者NK细胞略高于健康人(P>0.05),Ⅲ~Ⅳ期患者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予以氟达拉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CLL患者总T细胞、T辅助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NK细胞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CL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观察C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例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可作为CLL患者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氟达拉滨治疗有效的CL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其在化疗后短时间内是否存在显著的免疫抑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00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同时收集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8+细胞、B细胞高于正常,而CD3+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以上4项趋于正常(P>0.05);而未缓解组与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衰退,体液免疫功能略增高,化疗后缓解的病人各指标趋于正常,与病情发展一致,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作为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观察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前、术后、化疗前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化疗患者在使用脾多肽后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35例),采用吉西他滨(健择)单药化疗方案;用药组(B组38例),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治疗。观察2组间手术前、后及化疗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胰腺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较术前则更显著降低,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 0 . 0 5 ) , C D 4 +淋巴细胞百分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 0 5 ) , C D 4 +/ C D 8 +比值明显上升(P<0.05),NK细胞百分率反而明显升高(P<0.05);化疗前上述指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化疗过程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再次受到抑制,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比值升高,4个疗程后逐渐恢复,而脾多肽用药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未见明显抑制过程。结论:胰腺癌患者在手术、化疗等治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脾多肽可作为胰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辅助用药,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改善并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纳入作者所在医院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化疗前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中NK细胞、Treg、CD^8+、CD^4+、CD 3+;根据病理类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B-NHL患者和T-NHL患者,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2组患者化疗前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①化疗前观察组NK细胞、CD^4+、CD 3+较对照组低(P<0.05);CD^8+、Treg较对照组高(P<0.05)。化疗后,观察组NK细胞、CD^4+、CD 3+升高,其中NK细胞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Treg显著降低且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②化疗后B-NHL患者NK细胞、Treg均较T-NHL低,CD^8+、CD^4+、CD 3+较T-NH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化疗前K细胞、Treg、CD^8+、CD^4+、CD 3+比较,P>0.05;有效组化疗后与无效组化疗后相比,前者Treg、CD^4+、CD 3+更高(P<0.05),而NK细胞、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有所不同,且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辅助疗效预判。  相似文献   

9.
国产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化疗期间同时予胸腺肽α1 1.6 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应用8周;对照组采用单一化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实验组CD4、CD4/ CD8、NK淋巴细胞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国产胸腺肽α1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且未发生明显的毒副反应,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
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化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Ⅳ期胃癌患者采用ELF方案进行常规化疗,测定其化疗前后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分析比较其化疗疗效.结果化疗前NK细胞活性为24.78±8.42,化疗后为19.40±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影响不明显;NK细胞活性下调组化疗疗效显著下降.结论化疗对NK细胞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NK细胞活性下调组化疗疗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叶珩  卢绪章  钱科卿 《癌症进展》2013,11(6):547-550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老年NHL患者进行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化疗,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CIK输注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前老年NHL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较低(P<0.05或P<0.01),CD8+细胞升高(P<0.05),与化疗前比,老年NHL患者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细胞均降低(P<0.05或P<0.01),CD4 +/CD8+的比值和NK细胞增高(P<0.05),CIK细胞输注后30天,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 +/CD8+比值及NK细胞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改善老年NHL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NHL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乳腺癌初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成A组(单纯新辅助化疗)29例,B组(新辅助化疗 扶正培本治疗)2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明显下降,CD8上升(P<0·05);CD4/CD8下降(P>0·05);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下降,CD8上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联合扶正培本治疗能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侯爱画  刘伟  张金波  谭松  孙敏 《癌症进展》2017,15(12):1477-1479
目的 探讨清热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采用清热散结方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清热散结方治疗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49例.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周围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25+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散结方对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有积极作用,且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入热化疗对肝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徽  张北光  金刚  王纯  王阳 《肿瘤》2007,27(11):920-92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热疗组)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热化疗栓塞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并与78例常规介入化疗栓塞组(非热疗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自身比较结果显示,热疗组CD3 、CD4 、CD8 、CD4 /CD8 下降不明显(P>0.05),而治疗后NK细胞有明显增加(P<0.05);非热疗组CD3 、CD4 、CD4 /CD8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2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2周检测,热疗组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明显高于非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热化疗能快速增加血液中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抵消常规介入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对控制肿瘤的转移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侯强  许崇文  董南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7-3420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胸腔灌注化疗+康莱特注射液)30例;阳性对照组(胸腔灌注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29例和对照组(单纯胸腔灌注化疗)29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之间外周血象及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高于另外两组(P<0.05),同时阳性对照组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要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较化疗前均降低(P<0.05);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患者,可以保护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是配合胸腔灌注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免疫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1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单纯化疗组,20例,用替加氟、顺铂行腹腔灌注化疗;(2)腹腔免疫化疗组,21例,采用腹腔注射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顺铂治疗。用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CD4 /CD8 )和NK细胞。结果腹腔免疫化疗组有效率100%,其中CR19例(90.1%),PR2例(9.5%);单纯化疗组有效率60.0%,其中CR2例(10%),PR10例(50%)(P<0.01);免疫化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腹腔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细胞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免疫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