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及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及急救处理的方法。方法我科在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对4500例静脉肾盂造影及CT增强检查患者碘造影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离子型造影剂280例,非离子型造影剂4220例。结果共出现86例不良反应,其中轻度不良反应65例,中度不良反应18例,重度不良反应3例。经对症治疗,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好转。结论充分做好造影剂使用前的准备,提倡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加强造影前、中、后的护理是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20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856例碘过敏试验阴性者3827例,阳性者29例,其中2例过敏试验阴性患者在注射全量造影剂后发生严重的休克、昏迷反应,经积极抢救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按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脊髓造影及CTM检查是脊柱外科以及神经内外科的重要检查方法。本院骨科于1990年1月至1992年3月,进行55例非离子型碘水造影剂脊髓造影,同时进行40例脊髓造影CT扫描即CTM检查,本文就检查前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毒副反应的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460例使用76复方泛影葡胺行静脉肾盂造影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235例,造影前采用滴眼与静脉注射双法碘过敏试验,造影时室内温度保持18~24℃,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225例,采用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常室温状态下造影,造影前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组低造影剂注射量与慢推注时间下完成,对照组相对治疗组双倍造影剂注射量与快速注射。结果治疗组碘试出现毒副反应6例,造影时出现毒副反应3例;对照组碘试出现毒副反应2例,造影时出现毒副反应39例。结论采用静脉与结膜碘双试验法,造影时室内保持适当温度,造影前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 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 ml静脉注射,观察15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 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 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 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5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射器CT造影检查病人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高压注射器CT造影检查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紧张心理,降低造影剂副反应,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100例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检查须知及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BP、P、R平稳,造影剂副反应、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运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检查的病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身状况,利于病人积极配合,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CT检查中,如发现下列情况:(1)未见异常,但不能排除临床怀疑;(2)有可疑现象,但显示不够清楚;(3)有异常征象,但不能确定其性质,为明确诊断,患者需要加做增强扫描检查(即静脉注射造影剂扫描)。增强检查前,首先要掌握好造影剂检查禁忌证和适应证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护土除要有熟练的血管穿刺技术外,还要有发现造影剂副反应的先兆和急救知识的能力。下面笔者重点介绍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并联系工作中遇到的两个相关病例的护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Isovist与Iopamiro脊髓造影的临床观察与比较迟文涛为增进对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的了解,作者将我院1987年以来应用700例水溶性造影剂作椎管造影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1)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低,是比较安全的。(2)Isov...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碘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76例采用碘造影剂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过敏试验(-)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普胺)病例,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过敏试验(+)患者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过敏试验并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高危人群、预防性用药,选择合适的碘造影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比较了脊髓造影、CT及CTM的诊断效果。本组62例中单纯造影19例,手术后符合率为89%,单纯CT扫描16例,手术符合率为94%,同时作了CT扫描和脊髓造影27例,手术符合率为93%。认为对不典型病例或脊髓造影出现多处压迹难以确定时,应采用CT扫描检查,造影后CT扫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异丙嗪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素芬 《护理学杂志》1999,14(6):329-330
为探讨异丙嗪在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中的作用。将414例CT增强病人分为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观察注射离子型造影剂30min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6.00%,28.04%,经X^2检验,异丙嗪组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异丙嗪组与地塞米松组的预防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CT增强检查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560例检查前碘过敏皮试阳性3例,557例完成检查,其中66例于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经积极处理与精心护理,患者情况良好,完成检查.结论:CT增强检查每个流程均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现象,良好的护理可极大的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宜的碘造影剂推注速度,提高肝脏CT增强扫描强化程度,提高肝脏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90例肝脏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2mL/s组、3mL/s组、5mL/s组各30例,分别以2mL/s、3mL/s、5mL/s速度静脉推注碘造影剂,使用多层CT行肝脏扫描测量并对比肝实质、主动脉CT值。结果三组肝实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L/s组与3mL/s组、5m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主动脉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行肝脏CT增强扫描时,3mL/s注射流速可使肝脏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5mL/s注射流速可使CT血管造影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总结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或/和CT扫描的诊断结果.单纯造影28例.手术符合串85%;单纯扫描29例,手术符合率89%;同时做造影和扫描34例,两项相符者的手术符合率100%.认为根据典型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脊髓造影大部可确定诊断.对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或造影出现多处压迹难以确诊的疑准病例,可采用CT扫描或造影后扫描.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在临床诊断小肾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3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病灶直径<3 cm)患者的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2%;增强CT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7%、100%、83.3%.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为肿块内造影剂快速充填并早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充填强度也明显高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消退时间迟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早充填、高增强、慢消退是本组小肾癌的超声造影特点.结论:超声造影相比增强CT,在诊断小肾癌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王玉  刘福颂 《中国科学美容》2011,(17):142-142,179
目的探讨造影剂在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增强CT扫描检查中,出现一过性全身热感等症状的轻度反应患者26例,经处理或停药后,症状迅速缓解;发生局部穿剌渗漏1例,经用50%的硫酸镁湿敷后症状逐渐好转。结论增强CT检查过程中,早观察、早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以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有效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 2018 年 10—12 月 1230 例行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扫描前需要进行的准备、扫描中注射对比剂时的密切观察以及扫描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0 例患者中,2 例出现对比剂外渗,1228 例顺利完成了 CT 增强扫描,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图像质量达到了诊断的满意效果。结论:CT 增强扫描检查中的良好护理干预对获取 CT 增强检查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从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96例,共110个癌灶,RFA治疗前1周内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 观察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造影剂灌注情况等,同时行增强CT扫描,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肝内肿瘤RFA治疗,1个月后行彩超、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以增强CT结果为标准,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癌RF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FA治疗前96例110个癌灶超声造影示动脉期均匀高增强83个,不均匀高增强27个; 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98个,等增强12个.RFA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示肿瘤无增强99个,边缘部分高增强11个; 增强CT示肿瘤无强化96个,边缘不规则强化14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P>0.05).对增强CT扫描边缘部分强化的14个癌灶再次行RFA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及增强CT 示肿瘤均无增强或强化.结论 超声造影对评价肝癌RFA治疗的近期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