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出血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廊坊市人民医院于1998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肾错构瘤出血患者临床介入治疗的资料。结果本组15例肾错构瘤出血患者均行选择性肾肿瘤出血栓塞术,其中3例在介入栓塞后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经6月~5年随访,远期疗效良好。结论治疗肾错构瘤出血病例时,对于瘤体较小、出血量相对较少者,可行介入治疗该方法。在治疗中能很好地保留正常肾组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1例晚期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晚期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我科1999年5月对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控制出血,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女,23岁。剖宫产术后18d阴道大出血10h,量约2000ml,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体检:脉搏104次/min,弱,血压8/6kPa,心肺正常。妇检阴道有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子宫孕3个月大。血红蛋白53g/L,RBC2.48×1012/L。诊断为产后晚期大出血。入院后立即行髂内动脉造影,左侧子宫动脉供血区造影剂外溢,立即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复查动脉造影,造影剂外溢消失,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8岁,孕4产2,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2周,加重1天。2周前因早孕行药物流产,见孕囊排出,后阴道间断出血,伴有头晕、乏力。彩色超声:宫腔及宫颈管内杂乱回声,考虑宫腔残留,子宫肌瘤。HCG302.4 mIU/ml,血红蛋白77.0g/L,RBC2.47×1012/L。既往体健,剖宫产2次。入院后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嘱患者仰卧于检查床,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穿刺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脾动脉瘤破裂致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临床极为少见,当其破裂时常表现为间歇性出血,易被漏诊或误诊.笔者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脾动脉瘤的临床和影...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咯血半年余,X线胸片示右中肺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CT示右肺中叶片状密度增高影,内与支气管相通,外与胸膜相连(图1),行止血等治疗后好转;本次咯血1周,对症治疗无效,且持续加重,右侧卧位时明显,24h咯血量达500ml以上。入院后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支气管动脉造影:右上支气管动脉与右上肋间动脉共干,右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处理。结果15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术前确诊11例(73.3%)。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患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肿瘤切除术7例。1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B超和CT检查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术前确诊主要依据,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应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行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7.
柴新群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0):618-619
近年来,由于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血管造影和栓塞已成为胆道出血最有价值的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就介入放射技术在胆道出血的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一、胆道出血的概况来源于胆道的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1948年,Sandblom首次命名这一现象为胆道出血。一般外科所称的胆道出血多指较大量的出血,其常见原因是肝脏医源性或意外性损伤,占50%以上。医源性损伤多为经皮肝穿刺操作和肝胆手术后。其他原因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胆囊内异位胃黏膜、巨细胞病毒胆管炎、慢性胰腺炎、肝脏或胆道肿瘤、血管畸形、抗凝治疗、出血性疾病和某些感…  相似文献   

8.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治(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 ̄1999年诊治的10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9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保守治疗者病情稳定。结论:B超和CT检查对诊断紧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对肾错构瘤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提高对肾错构瘤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肾错构瘤患者先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然后行不阻断肾蒂的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LNSS)。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错构瘤。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单发、体积较大的肾错构瘤可行TAE术加LNSS术,术中可不阻断肾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对5例超声和CT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以弹簧圈栓塞肿瘤的破裂部分。对于肿瘤的未破裂部分,首先注入适量碘化油,再以数枚弹簧圈栓塞其主干。结果 5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出血停止。随访3个月~7年,均未再次发生出血,复查肾功能正常;肿瘤平均直径从(8.7±2.6)cm缩小至(5.3±1.6)cm。结论介入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3岁,主因“腰痛,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3天”入院。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指凹性水肿Ⅱ度。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腹部MR平扫于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见长T1短T2信号包绕,范围从肾动脉水平延伸到双侧髂总动脉。增强CT示病灶轻度强化(图1)。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示双侧肾盂、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2岁,因“右腰部车祸撞伤后剧痛伴意识不清3 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血压70/50 mmHg,心率135次/分,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右侧腰部见片状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7 g/L。腹部平扫CT示右肾增大、形态失常、肾实质密度不均,周围见半月状高密度影,肾周脂肪间隙模糊不清(图1A)。诊断:失血性休克,右肾挫裂伤伴包膜下血肿。于局麻下急行肾动脉造影,术中见右肾上腺下动脉对比剂明显外溢,以1枚2 mm×20 mm Cook弹簧圈及350~560μm明胶海绵颗粒予以栓塞;右肾前支动脉1分支闭塞,考虑破裂血管自发性痉挛,以2枚2 mm×30 mm弹簧圈栓塞(图1B、1C);右睾丸动脉开口于肾包膜上动脉,与之共干于肾上极动脉,以1枚2 mm×20 mm弹簧圈栓塞肾包膜上动脉弓,复查造影显示睾丸动脉保留完好(图1D、1E)。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之后28例接受单纯介入治疗、14例经介入治疗后转外科手术;8例直接接受外科手术探查。观察血管造影表现,记录介入治疗方案,分析止血效果。结果 50例总体止血成功率66.00%(33/50),死亡率34.00%(17/50);单纯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82.14%(23/28),死亡率17.86%(5/28)。42例血管造影中,26例可见阳性征象,其中假性动脉瘤[46.15%(12/26)]最常见,肝固有/肝总动脉[53.85%(14/26)]最常受累;其中24例主要以弹簧圈栓塞,包括8例单纯弹簧圈、12例采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及4例以弹簧圈联合PVA颗粒进行栓塞;2例于肝动脉植入覆膜支架。结论介入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 210.00ng/ml,CEA 143.80ng/ml,CA-199 1 000.00U/ml,CA-125 60.30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见胃窦部软组织增厚,肝内多发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双肺多发占位病变;增强后胃窦部病灶轻中度强化,肝脏大部分病灶见环形明显强化(图1A)。影像学诊断:胃癌伴肝及肺多发转移可能大。  相似文献   

16.
17.
<正>患者男,50岁,因"膀胱癌术后20年,广泛转移2个月"就诊。患者20年前因膀胱癌于外院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4年前因膀胱癌复发于我院接受全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2个月前出现尿道口滴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为73 g/L,CT提示阴茎及左侧腹直肌占位(图1A、1B)。腹直肌病灶穿刺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行DSA引导下介入栓塞治疗(图1C~1H),以微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分支,采用40 mg直径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