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毒消瘰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消瘰方。连用4疗程后,观察两组病例总缓解率、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6.67%和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为80%和73.33%,组间对比上述两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溃疡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解毒消瘰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毒副反应,可进一步筛选肿瘤相关标志物进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石龙解毒方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采用CHOP方案治疗的同时,口服石龙解毒汤辅助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因子水平,β2-MG与LDH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2-MG与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19+ 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龙解毒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清β2-MG与LDH水平,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力,减毒增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化毒祛邪汤辅助 CHOP 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和凋亡相关蛋白因子受体(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CHOP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毒祛邪汤辅助治疗,28 d为1个治疗周期,共行4个周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指标及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中医证候改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7%(40/60),对照组为43.3%(26/6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胸闷、局部肿物、局部疼痛、小便赤短/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改善疗效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淋巴细胞亚群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而CD4+/CD8+观察组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血常规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血常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血清sFas和FasL表达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毒祛邪汤辅助CHOP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单纯化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患者血清sFas和FasL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解毒消瘤方治疗老年或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沙利度胺片、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睡前口服;同时,治疗组予解毒消瘤方,对照组予中药模拟剂,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中医症状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及免疫指标。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完成疗效评估。治疗组ORR为13.33%(4/30),对照组ORR为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BR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30%(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KPS升高、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DH水平25例正常,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对照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复原活血汤加减)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联合沙利度胺(VCD+T)或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联合沙利度胺(VAD+T)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异常浆细胞比例和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等肿瘤负荷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及静脉血栓等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在治疗4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骨髓异常浆细胞比例和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骨髓异常浆细胞比例和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65.22%(15/23),对照组为 86.96% (20/23),2 组的骨髓抑制均主要发生在Ⅰ~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6.96%(20/2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3.4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73.91%(17/2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 39.13%(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4.3% (1/23),对照组为8.7%(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负荷、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而有利于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肠-肾轴”理论,运用尿毒康合剂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尿毒康合剂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SUA)、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为77.78%(28/36),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疼痛VA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eGFR 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SUA、Uβ2-M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eGFR 水平的提高作用及对SUA、Uβ2-MG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尿毒康合剂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味方联合化疗对阴虚毒热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80例阴虚毒热证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TP)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味方治疗,21 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阴虚毒热证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0%(26/40),对照组为40.0%(16/4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MMP-9、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EA、MMP-9、CA125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血清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D3+、CD4+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阴虚毒热证评分(咳嗽、咳痰、胸 闷、口干、心烦寐差、盗汗、便秘)均较治疗前明显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对各项阴虚毒热证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0%(8/40)、15.0%(6/40)、15.0% (6/40)和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47.5%(19/40)、50.0%(20/40)、42.5%(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参麦冬汤加味方联合化疗能够更好地降低阴虚毒热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阴虚毒热证候,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消瘀解毒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5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采用益气消瘀解毒方口服,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化疗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53.3%,对照组总有效率30.8%;治疗组体重增加、Karnofsky评分提高及保护骨髓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消瘀解毒方配合化疗能较好地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阙穴盐熨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尿路感染症状和早期肾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熨神阙穴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早期肾损伤标志物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尿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α1-MG、β2-MG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尿α1-MG、β2-MG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盐熨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并降低早期肾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瘤方加减对化疗后正虚痰凝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活质量、肿瘤负荷情况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化疗4~6个疗程结束临床评估为完全缓解或不确定的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入组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消瘤方加减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KPS评分、肿瘤负荷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计算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中好转率(80.00%)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恶化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评分,中医症状积分,LDH、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方加减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后正虚痰凝型DLBCL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指标,并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对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根据是否服用健脾益气方汤药将 185 例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 98 例和对照组8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方汤药,疗程为21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疗效、目标病灶改善疗效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KPS评分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KPS评分提高率为67.3%(6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5%(3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目标病灶改善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稳定率为63.3%(62/98),高于对照组的47.1%(41/8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WBC)减少、中性粒细胞(NEU)减少、血红蛋白(HGB)减少、血小板(PLT)减少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治疗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肿瘤“带瘤生存”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瘤方加减对化疗后正虚痰凝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活质量、肿瘤负荷情况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化疗4~6个疗程结束临床评估为完全缓解或不确定的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入组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消瘤方加减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KPS评分、肿瘤负荷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计算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中好转率(80.00%)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恶化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评分,中医症状积分,LDH、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方加减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后正虚痰凝型DLBCL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指标,并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疗程均为7 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Cys C、尿β2-MG水平在治疗前、介入后48 h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介入后7 d,Cys C水平治疗组为(0.86±0.14)g/L明显低于对照组(0.94±0.29)g/L(P〈0.01),尿β2-MG水平治疗组为(0.19±0.16)g/L明显低于对照组(0.33±0.27)g/L(P〈0.01)。结论冠心胶囊能明显降低Cys C、尿β2-MG含量,有减少碘对比剂急性肾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探究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脊髓损 伤(SCI)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08例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比较2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可下地行走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 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及NLRP3、半胱氨酸蛋白 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CS)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个疗 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3.33%(45/54),对照组为 66.67%(36/54),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可下地行走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3)治疗 1 个和2个疗程后,2组患者ASIA的痛觉、运动、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又较 治疗 1个疗程后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 1个和 2个疗程后对 ASIA的痛觉、运动、触觉评分的升高幅度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1个和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LRP3、ACS、 Caspase-1蛋白和血清IL-1β、IL-18、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DNF水平又均较治疗 1 个疗程后升高(P<0.05),NLRP3、ACS、Caspase-1 蛋白和血清 IL-1β、IL-18、S-100β 水平又均较治疗 1 个疗程后下降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个和2个疗程后对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NLRP3、ACS、Caspase-1蛋白和血 清IL-1β、IL-18、S-100β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 应。【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 SCI患者疗效确切,可通过调控炎症小体 NLRP3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 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L-6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酸(UA)、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IL-18、MMP-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IL-18、MMP-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GF-β1、PGE2、U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 TGF-β1、PGE2、UA 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对照组为75.54%(37/5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9%(3/51),对照组为27.45%(14/5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参芪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针刺联合参芪活血方治疗。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 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EHP-5) 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 氧 化 氢 酶 (CAT) 的情况。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CA125 、糖类抗原199 (CA199) 、人附睾蛋白4 (HE4) 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1) 观察 组总有效率为97.14% (34/35) ,对照组为77.14% (27/35)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 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HE4水平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CA125、CA199、HE4水平方面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OD、CAT水平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 在改善血清SOD、CAT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EHP-5评 分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生存质量EHP-5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刺联合参芪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SOD、CAT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地芪固本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5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CHO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地芪固本合剂。6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粒细胞减少时间,感染发生率和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简易疲乏表(BFI)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地芪固本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提高疗效,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拟扶土消癌汤对结直肠癌手术化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化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贞芪扶正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扶土消癌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KPS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T 细胞亚群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D8 + T 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CD8+ T细胞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也均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 自拟扶土消癌汤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手术化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毒结清口服液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骨髓瘤骨病(MB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MBD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单纯VAD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毒结清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痛症状评分、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4个疗程治疗后的骨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 0. 05),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对照组β2-M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3. 33%,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 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毒结清口服液联合VAD化疗能明显改善MBD患者骨痛评分和降低血清β2-MG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强骨方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38例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血清白细胞 介素6 (IL-6) 、D-二聚体 (D-D) 、前列腺素E2 (PGE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护骨素 (OPG) 、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INP) 、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 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开始 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情况。 【结果】(1)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 (65/69) ,对照组为82.61% (57/69) ,组 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 9.173,P<0.05) 。 (2) 治疗后,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 , 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 ,且观察组对Harris评分的升高幅度及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 对照组 (P<0.05) 。 (3)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D-D、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 ,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 前升高 (P<0.05) ,且观察组对血清IL-6、D-D、PGE2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VEGF、TGF-β1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 对照组 (P<0.05) 。 (5)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BMP-2、OPG、t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 ,且观察组对血清BMP-2、 OPG、tPINP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而言, 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控骨代谢,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