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CRPA的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8年1月到5月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39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药物敏 感试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9株CRPA主要分离自ICU、急诊监护室、呼吸内科的痰液标本;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 率最高达58.97%,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7.69%);36株MBL表型确认试验阳性;XDR和MDR分别为23.08%(9/39)和 53.85%(21/39),blaVIM携带率为15.38%(6/39)。结论 对于CRPA感染的患者,可以选用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 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用药,再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药敏结果,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做到具体病例具体分析,才能有效地 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重庆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金属β-内酰 胺酶(MBL)常见基因型分布情况,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某医院2013—2020年临床分离的非 重复病原菌12810株,所有菌株利用DL-96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参照CLSI-M100文件标 准进行判读,利用WHONET 5.6软件对其中482株CR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 协同法筛选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再利用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MBL常见基因型(blaIMP、blaVIM、blaSPM、blaGIM、blaSIM和 blaNDM)的分布情况。结果 12810株病原菌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375株,其中CRPA 482株。482株CRPA中痰液占83.6%,肺泡 灌洗液占7.5%,分泌物占2.1%,尿液占3.1%,血液占1.0%,其他样本占2.7%;患者年龄大部分集中在61~70岁,无20岁及以下 患者;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外科。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C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 率均存在小幅度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PCR检测结果显示,MBL常见基因阳性98株(20.3%),其中blaIMP型42株,blaVIM型36株, blaSPM型20株,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 2013—2020年我院分离的482株CRPA临床分布广泛,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 敏感率普遍较低,产MBL可能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和 监控,制定合理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最大限度阻止CRPA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3.
张秀屏  赵建平 《中国医药》2012,7(3):286-288
目的 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病区分离的641株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统计方法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 分离的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32.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出病原菌的标本以痰液为主(占89.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6.3%和56.8%,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检出率为9.2%.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对产ESBL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2.5%).结论 呼吸内科病区分离的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分离出病原菌的标本以痰液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分离逐年递增.加强耐药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延缓耐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8年1月—2009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住院患儿经分离与鉴定确认的53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3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内科监护室189株(35.20%)、呼吸内科104株(19.37%)、心血管内科85株(15.83%)和新生儿内科70株(13.04%);主要来源于痰液457株(85.10%)、脓液31株(5.77%)、血液12株(2.23%)和粪便11株(2.05%);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38%,其次为美罗培南0.5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12%、1.49%、2.23%、2.23%、4.28%、8.57%、9.87%、22.91%、27.75%、35.38%、43.7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中一种最重要且具多重耐药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和其复杂的耐药机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痰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 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Rosco纸片法测定真菌药物敏感性,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我院痰培养阳性率为18.8%,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及急诊病房等;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占阳性标本的26%,其次是不动杆菌(12.8%)和肺炎克雷伯菌(11.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其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较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5年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的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 210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 916株,占59.69%,主要来源于尿液(45.95%),感染科室主要分布于普外科(30.21%)和重症医学科(26.54%)。铜绿假单胞菌2 585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株311株,占12.03%,主要来源于痰液84.09%,感染科室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44.56%)和重症医学科(23.07%);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较低(≤5%),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10%)。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较广,对常见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医院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缓多药耐药菌株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所致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CRPA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CRPA耐药率、耐药机制和临床治疗CRPA感染的期刊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CRP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细胞外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主动外排作用、作用靶点发生改变和生物膜形成。临床主要采用以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或采用双β内酰胺联合、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和局部用药等方案治疗CRPA的感染。结论针对CRPA所致感染的治疗困难,国内外的研究及指南均推荐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CRPA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贺州市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贺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共分离出1 544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9%。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8.2%,主要来自呼吸内科、ICU、神经内科,分别占29.7%、21.2%、17.5%。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耐药,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贺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日益严重,因此临床上应重视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CRO)耐药特征以及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16—2020年分离的 CRO临床资料以及同期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共分离出 CRO菌株 3 342株,其中以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CRKP)1 280株( 38.30%)、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CRAB)1 094株( 32.73%)、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CRPA)609株( 18.22%)、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136株( 4.07%)为主;分布科室主要有重症医学科 1 423株( 42.58%)、普内科 406(12.15%)、肝胆胰外科 310(9.28%)等; 2016—2020年 CRO、CRKP、碳青霉烯耐药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检出率与美罗培南使用强度呈强相关( r=  相似文献   

10.
34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抽取2009年1~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病例340例,分别对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及临床用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从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最多,阳性率为80.3%;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高的是多粘菌素(97.1%),其次是阿米卡星(91.8%)、妥布霉素(83.2%);耐药性最高的是复方磺胺甲唑(97. 4%),其次是米诺环素(92.6%)、美洛西林(70.9%). 金属酶阳性菌株仅对多粘菌素B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表现高度耐药. 结论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情况十分严峻,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60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用15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2种抗菌素耐药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引起耐药率升高是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为主,占阳性菌17.4%,其次为呼吸内科和肿瘤科,占14.7%和13.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肿瘤科占较大检出率,及时有效的监测,掌握其耐药分布,能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006年痰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Rosco纸片法测定真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我院痰培养阳性率为18.8%;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及急诊病房等;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占阳性标本的26%,其次是不动杆菌(12.8%)和肺炎克雷伯菌(11.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紊耐药株,但对其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较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燕成岭  曹银芳  贾海琴 《中国医药》2012,7(10):1314-1315
目的 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0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339株,84.1%),耐药率最高为头孢曲松(271株,67.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1株15.1%),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株,22.3%),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对该菌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易感人群,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8—2019年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探讨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PA占铜假绿单胞菌的21.34%(150/703)。铜绿假 单胞菌和CRP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61.02%和60.67%),分布于ICU病区(47.82%和52.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 较高,对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敏感率达100%和98.44%。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ICU 的OR值分别为14.470、12.677、9.216和6.381,P值均<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分布于ICU病区,耐药情 况较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及ICU是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ICU2006年9月-2008年8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时期(A组:2006年9月-2007年8月,B组:2007年9月-2008年8月)病原菌耐药率差异.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5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3株(71.76%),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科和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主要包括铜绿假单孢菌(58/183,31.69%),鲍曼/溶血不动杆菌(39/183,21.31%),大肠埃希菌(32/183,17.49%)等,多见于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51株(20.0%),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下呼吸道和腹腔感染;真菌21株(8.24%),包括白色念珠菌(9/21,42.85%)和光滑念珠菌(8/21,38.10%)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B组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A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 ICU医院感染最多见于下呼吸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居前6位的药物是头孢唑林钠、头孢氨苄、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及呋喃妥因,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达40.48%,疾病分布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9.5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单用或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标准判定药物敏感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1283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0.6%,革兰氏阴性菌占69.4%。分离最多的前5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4%),鲍曼不动杆菌(15.2%),金黄色葡萄球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2.7%)和肺炎克雷伯菌(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7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为83.1%,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8%,克雷伯菌属细菌为4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0.1%,28.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5和83.0%。结论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1543株铜绿假单胞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用SPSS 19.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多发于秋季,中老年患者(≥45岁)为易感人群。在所有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10. 47%;标本来源以痰液标本为主(占62. 15%);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占35. 5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3. 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32. 08%),其次为氨曲南(18. 4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7. 7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率高,耐药现状严重,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4-66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ICU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变化。结果 ICU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39株,来源主要为痰(85.6%)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33.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亚胺培南(22.9%),对阿米卡星(2.2%)耐药率最低。结论加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269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9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确认的26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对所有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10%和22.3%。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于50%,分别为51%、55.6%、60.6%。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4.6%、48.7%、49.7%,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3%和38.3%。结论: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早进行菌株培养和药敏试验,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率上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