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职院校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与护患沟通能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牡丹江市卫生学校2007级中职实习护生60名和2005级高职实习护生60名,共120名。同时使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护生职业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高职护生职业态度总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中职护生职业态度总分高于高职护生。护生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向积极[(4.51±0.38)分】,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与护患沟通能力有显著性差异(R〈0.01)。结论今后护理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于不同层次的护生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临床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以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为护理人文教育提供新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600名护理三年制中职班护生及600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就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实际教学尚不能满足护生需求;文学类、艺术类、行为类课程较受护生欢迎;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表现出多样化需求;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行为举止、沟通能力和工作作风方面的要求最高。结论针对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培养现状,探索学校教育与临床带教相结合的护理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对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梁利群  宋志芳 《西部医学》2007,19(6):1229-1229
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源于对临床护生综合技能的培养。①帮助护生树立稳定、健康的专业态度。②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护理程序的应用。③临床护生操作技能与应对能力的培养。④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职实习护生现状。方法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方式,了解中职实习护生现状。结果调查发现,现阶段中职实习护生存在知识面窄,团队精神不足,护患沟通能力、职业防护意识、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和敬业精神不强现象。结论学校应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培养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寻找教育策略。方法采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漳州卫生职业学院2009级至2011级1135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66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设,培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等,受专业态度、阅读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结论加强专业思想建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职护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卫生行业需求的技能型、服务型专业技术人才,诚信是中职护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通过对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将慎独精神和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优秀品质,使其具有诚信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作风,提升其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实习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我院80名临床实习护生(A组),分阶段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对另外80名临床实习护生(B组)实施有效对策,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本研究显示,A组护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表现有显著差异,即在实习初期,专业态度较好,但专业技能较差;实习中期,专业态度非常好,基本操作技能呈现较大提高,但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完成能力;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较差,出现倦怠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无明显提高。经带教有效对策实施,B组在实习不同阶段,均有最佳表现,即不同于A组的是,在实习初期护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各阶段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是护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实习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我院80名临床实习护生(A组),分阶段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对另外80名临床实习护生(B组)实施有效对策,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本研究显示,A组护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表现有显著差异,即在实习初期,专业态度较好,但专业技能较差;实习中期,专业态度非常好,基本操作技能呈现较大提高,但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完成能力;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较差,出现倦怠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无明显提高。经带教有效对策实施,B组在实习不同阶段,均有最佳表现,即不同于A组的是,在实习初期护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各阶段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是护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OBE导向的参与式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以及护生关爱和照顾护理对象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实习前自我评估情况,为下一步护生临床实习规划的制定作准备.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层次护生的自身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分析.结果 本科生的学习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方面与专科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1).科研意识方面本科生明显高于专科生(P<0.01).专科生的知识探索态度则明显高于本科生(P<0.01).另外本科生的工作态度显著高于专科生(P<0.01).结论 不同层次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自身的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准备上有相近之处,也存在差别.为此,在制定下一步实习规划过程中,应根据调查结果给予护生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中职护生护理专业形象认知行为的现状及目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探讨培养护生职业形象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旨在为中职院校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突出中职特色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600名护生人文素质现状及800名住院患者或其家属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及职业形象的满意度。结果护生对自身人文素质及职业形象的认同度较高(3.30±0.10分)、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较高(2.88±0.12分)、对目前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2.18±0.10分),住院患者或其家属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满意度较低。结论目前学校护理教育中存在人文教育比重过低,人文类课程开设形式不尽合理,护理专业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尚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通过院校联合的方式在学校教育及临床带教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临床实践中人文关怀的带教、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示范引导、制订护生人文素质及职业形象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等来加强中职护生良好职业形象、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杜健  周冰  曾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31-132
目的 了解目前临床对中职护生职业方法能力的需求,确定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方法能力培养方向.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哈尔滨市10所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41人.结果 临床对方法能力中自我保护能力需求较高,对运用外语和计算数值能力的要求较低.结论 应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课程学习目标,切实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中职护生进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的必要性及需求,以及实习医院级别对护生考前辅导需求有无关联。方法对我院2010年毕业的中职护生共564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生对护考辅导需求的相关情况。结果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对护生进行考前辅导是必要的。实习医院应完善对实习护生的教学管理机制。结论学校应重视护考前辅导工作,并与实习医院加强沟通,共同督促护生实习期间的复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渝东北地区二甲医院实习的我校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现状,探讨提高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渝东北地区5家二甲医院对9 5位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我校实习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某些具体二级指标上,包括临床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等。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培养策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职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期望,为加强实习管理和教学医院培训带教教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果中职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期望主要集中于3个主题:期望带教教师尊重并爱护护生,师生相处融洽;期望带教教师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丰富的带教经验;期望带教教师给护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结论教学医院应通过培训提升带教教师的临床业务素质,端正带教态度。规范带教计划,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带教教师的工作热情,革新带教方法,加强带教教师与护生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护理系24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态度评分的均分为(4.69±1.14)分,66.4%的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33.6%的护生偏消极。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的护生(P〈0.01)。相关分析显示,同学态度、其他专业同学的态度、就业压力、归属感、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项对职业态度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2/3的实习护生对护理职业持较积极的态度,学校及用人单位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临床带教如何提高护生有效沟通水平.方法:对随机选取的110名实习护生采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影响护患沟通能力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普遍不高(67.87±16.95)分,得分率为60.65%;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沟通能力及意识上存在差异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5.14,P<0.01).结论: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应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效激发护生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热情,使其迅速提高职业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母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芳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4):106-107
母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护生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我们在学院2007级护理专业母婴护理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教学,课后向护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临床实习是对护生综合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检验,随着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通过对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护生及带教教师的双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对护生能力的培养距临床需求还有一定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护生素质的提高。1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沟通技巧方面在与病人交谈时,语言有些生硬、呆板,面对不同情况的病人,沟通技巧运用不够流畅自如。1.2护理技能操作方面对不同病人、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操作的不同情况,缺乏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