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31例OPCAB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62±11)岁。术前临床诊断: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16例,Ⅳ级2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3例。术后24 h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2例,48 h内9例,72 h内15例,72 h后5例。术后48 h因低氧血症不能脱离呼吸机的患者主要采用高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的方法,拔除气管内插管6 h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呼吸机辅助呼吸,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酌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结果 31例患者中29例痊愈,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随访29例,随访时间6个月~4年,随访率100%。1例术后1年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2年死于食管癌;3例患者有哮喘发作,1例患者NYHAⅢ~Ⅳ级,2例轻度活动后有气促症状,其余患者NYHAⅠ~Ⅱ级,无心绞痛发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OPCAB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积极改善心功能,消除肺间质性水肿,恰当使用呼吸机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心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的处理经验。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行OPCAB 1 568例,术中出现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事件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66.5±9.7)岁。结果 11例患者于紧急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开放桥血管后ST段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右心功能恢复,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仍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但经积极药物处理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后逐步脱离危险期。1例患者术后循环仍不稳定,最终于术后2 d死亡。总死亡率4.5%。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6例,全组患者IABP应用3例。结论 OPCAB术中右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事件更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发生率虽低,但在无杂交手术室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判断并正确处理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至关重要,对患者术后及预后都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可行性,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1999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696例CTO患者,共853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显示无逆显影127支、有逆显影726支),均行OPCAB(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逆显影的CTO患者中术中有26支有血流,而有逆显影的CTO患者中有63支无血流),共移植血管桥2 231支.其中施行内膜剥脱术(CE)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36支,行心中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28支.术中有15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为体外循环下CABG,其中6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结果术中无死亡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纵隔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9年,随访686例(99.42%),失访4例;心绞痛缓解率99.85%(685/686),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 结论 CTO患者应用OPCAB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对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血管内视镜技术和血管内超声心动图可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原位心脏移植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16岁女病人,因持续心功能衰竭5年,心功能Ⅳ级(NYHA)。以利尿剂控制心衰、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多巴胺和多巴酚酊胺维持血压,于1992年3月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7个月病人死于急性排异反应和感染。  相似文献   

5.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9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经验,以提高相关手术技术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69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551例,女147例;年龄28.0~79.0岁,平均年龄67.2岁。典型心绞痛5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3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301例,Ⅲ级339例,Ⅳ级5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21例,2支病变87例,3支病变590例,合并左主干病变201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46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52例。择期手术687例,急诊手术11例。结果全组共移植血管2025支,每例移植血管1~6支,平均2.9支。术中取左乳内动脉693支,游离右乳内动脉115支,左桡动脉229支,右桡动脉81支;全动脉化126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0~127h,平均11.5h。应用"快通道"技术在手术室清醒并拔除气管内插管后回ICU38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8例(术前置入1例,术中、术后置入27例)。择期手术死亡25例(3.64%),死于急性心肌梗死5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鱼精蛋白过敏2例,呼吸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急诊手术死亡4例(36.36%),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51例(21.63%),其中147例(97.35%)给予补充电解质、应用抗心律失常(盐酸胺碘酮)等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二次开胸止血术12例;出院时心绞痛消失511例,缓解20例。随访415例(62.03%),随访时间1个月~8.2年,随访期间死亡3例,死于肺癌1例,交通伤1例,原因不明1例。心绞痛消失317例,复发2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69例(65.29%),Ⅲ级142例(34.46%),Ⅳ级1例(0.24%)。结论结合中国人的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合理选择旁路移植血管,可保证和优化外科手术效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以评估手术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共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CABG,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62-78岁(68.3±7.9岁);从发生休克距开始手术时间为1-7 h(4.1±3.1 h);冠状动脉狭窄90%以上病变支数1-3支(2.5±1.3支)。1例采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ABG)技术,5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on-pump CABG)技术,心肌保护采用顺行性灌注结合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方式。结果每例患者平均移植血管3支(1-4支),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1例患者术后第3 d死于循环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病死率16.67%(1/6),5例治愈出院。围手术期发生呼吸功能不全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出院3个月后随访,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3例,Ⅱ级2例;1年后随访心功能Ⅲ级1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急诊CABG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3)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68例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4%±4%]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9例;年龄67.14-8.9岁。行体外循环CABG4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23例。结果移植血管2.8±0.9根,术后住院时间18.1±6.9d。围术期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另1例冈切口感染、胸骨哆开、反常呼吸导致心力衰竭死亡。随访62例,随访时间3.2±1.4年。随访期间心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LVEF提高至46%±11%;死亡20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15例,脑卒中4例,恶性肿瘤1例。生存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7%和72.9%,去除非心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患者外,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7.1%,但无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仅为77.4%和67.7%。结论CABG是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缺血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OPCAB的手术死亡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CABG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66例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18例;年龄68.4±10.3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9.6%±5.3%。所有患者均在选择性IABP辅助下行off-pump CABG。根据IABP置入的时间不同,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术前IABP置入组:34例,于术前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术后IABP置入组:32例,在手术完成后置入IABP。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结果66例患者中每例移植血管3.4±0.7支,采用乳内动脉(IMA)66例,且全部吻合于左前降支,采用大隐静脉(SV)64例,桡动脉(RA)5例,吻合于除左前降支以外的所有冠状动脉。于术后15~48h均顺利停用IABP;围术期死亡1例,于术后29d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合并肾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连续心排血量(CCO)、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毛细血管楔压(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置入IABP组术后住ICU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血量发生率短于或低于术后置入组(P〈0.05)。随访60例,随访时间1个月~3年,失访5例。随访期间无心绞痛复发,无心肌梗死发生,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51例,Ⅲ级9例。无晚期死亡。结论合理使用IABP,使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施行off-pump CABG有良好的近期效果,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行ECABG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51~76岁。本组患者术前临床诊断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术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失败16例,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检查示:右冠状动脉撕裂并发急性心脏压塞2例。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成功率83.3%;死亡3例,病死率16.7%;其中2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生存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来院复诊1次,以后每年复诊1次,随访9~36个月,均无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掌握ECABG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特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对4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行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诊疗术.结果 42例均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心脏骤停,左主干内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提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IVUS及IABP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练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