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苷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三宝 《安徽医药》2008,12(5):395-396
目的研究影响黄芩苷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黄芩苷滴丸最佳的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料温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制口径3mm,滴速为每分钟45滴,滴距6cm为最佳条件。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叶苷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华 《中国药房》2007,18(6):436-437
目的:确立叶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聚乙二醇)、冷却剂(液体石蜡)的温度、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聚乙二醇4000、冷却温度10~15℃。结论:该工艺所得叶苷滴丸成型好、质量稳定、重现性好,可为叶苷滴丸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复方灵芝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学励 《中国药房》2010,(43):4081-4083
目的:研究复方灵芝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复方灵芝滴丸,以聚乙二醇(PEG)6000与PEG4000比例、中间品与基质比例、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质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采用单因素方法,以滴制、成型情况优劣考察滴丸的滴制工艺。结果:最佳滴丸处方为PEG6000与PEG4000比例1∶1,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1∶3,中间品与基质的比例1∶2.5;滴制温度为80℃,滴距为6cm,滴速为26滴·min-1,冷却距离为60cm,冷却温度为2~3℃。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立参芍双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形、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药液的温度、滴头口径以及滴速,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参芍双苷原料药与基质比为1∶1.5,药液温度为80℃,滴管内外径为2.14mm/3.18mm,滴速为(30±2)滴/min。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滴制条件切实可行,成品率高。  相似文献   

5.
山腊梅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 4 0 0 0为基质 ,研究山腊梅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成型率 (% )为筛选指标 ,以冷凝液上部的温度、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及冷却柱高度为考察因素 ,采用正交设计对山腊梅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山腊梅滴丸滴制过程中冷凝液上部的温度应控制在 35~ 4 0℃、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为 5 0~ 6 0滴·min-1、冷却柱高度 10 0cm为宜 ,按此优化条件制备的山腊梅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 :为提高山腊梅制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共聚雏酮(PVPS630)为基质制备黄芩苷滴丸,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6000、PVPS630质量比为1:9:1,滴制时药料温度80~90℃,滴距6cm,滴速3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0~15℃。制备的滴丸在40min的平均溶出度为86.54%。结论优选的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当归补血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药材的提取工艺,通过对基质、浸膏密度等试验,确定了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确定了药材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6倍量60%乙醇,各提取1小时,制剂的成型工艺为基质为原料(总固体)2倍以上、冷却剂的温度10~15℃、浸膏的密度为1.25以上(70℃)、原料温度80~9...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五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滴丸的成型情况,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速及冷却柱长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考察指标,对基质比例、载药量、药液熔融温度和滴距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混合基质中PEG 6000与PEG 4000的比例为3∶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二甲基硅油做冷却剂,冷却剂温度-5~0℃,药液熔融温度为60℃,滴距为6 cm,滴速40滴/m in。结论由本工艺制备的五苓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圆整度、滴制时的拖尾情况、溶散时限、硬度等为指标,对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熔融的温度、滴制温度、冷却剂、冷却温度及冷凝柱的长度进行考察。结果:滴丸最佳制备工艺为最佳基质PEG 6000,药(黄芩苷-PVPK30固体分散体)-基质(质量比)(1∶5),熔融温度为80~90℃,滴制温度为85~90℃,冷凝剂为液体石蜡和植物油1∶1的混合物,冷凝液的温度在10℃左右,冷凝柱长为40 cm。结论:优选得到的黄芩苷滴丸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获得仙茅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研究快速萃取仙茅中仙茅苷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ASE 350快速溶剂萃取系统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HPLC测定仙茅苷的量,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100 mm×3 mm,3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40℃。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采用萃取温度100℃、静态萃取时间5 min、循环提取2次的快速提取方法最优。在指纹图谱研究中,标定了15个共有峰,建立了对照指纹图谱,20批药材与共有模式之间相似性良好,相似度均>0.9。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仙茅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茅中仙茅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茅中仙茅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色谱柱为AltimaC18(5μm,46mm×250mm),柱温40℃,甲醇-异丙醇-水(20∶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仙茅苷在025~25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26%(n=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盐酸川芎嗪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基质与药物配比为5∶1,滴制温度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速为40滴/min,滴距8 cm为最佳条件。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曾倩  纪晖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3):196-19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仙茅中仙茅苷和仙茅苷乙的含量,以期为仙茅药材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仙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采集12个不同地区产仙茅药材,并收集了6个商品药材,应用HPLC-DAD技术测定仙茅苷和仙茅苷乙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仙茅药材、采集药材和商品药材间仙茅苷和仙茅苷乙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12个采集样品中,仙茅苷的含量范围为0.028%~0.538%,仙茅苷乙的含量范围为0.103%~0.330%;6个仙茅商品药材中,仙茅苷的范围为0.161%~0.733%,仙茅苷乙的含量为0.033%~0.123%,商品药材中仙茅苷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采集样品。结论不同地区产仙茅药材中仙茅苷和仙茅苷乙的含量不同,表明仙茅药材的品质可能与地理位置、气候、采收时间、生长年限和加工、贮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苦参素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苦参素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对影响滴丸制备因素的考察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苦参素滴丸的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参数为:在药物与基质按重量比为1:2,基质PEG4000:PEG6000(重量比)为1:1,选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药物在80℃熔融。采用上段45℃。下段15℃冷却的方法进行滴制。结论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表面光滑、圆整度较高的苦参素滴丸。  相似文献   

15.
黄灿华  吴美香 《中国药师》2000,3(4):220-221
目的:测定中药仙茅中仙茅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82nm。结果:仙茅苷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93X,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0.5%(n=3);该法测得自采仙茅才中仙茅苷的平均含量为1.03%,RSD为5.1%(n=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正>复方川麦滴丸由川芎、当归、麦冬、红花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瘀阻证的冠心病及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闷、胸痛~[1]。此方根据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组方,根据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应用正交设计法,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及增强心肌收缩力为指标,筛选而成。  相似文献   

17.
周维利  赵方军  赵艳霞  公为红 《药学研究》2019,38(5):273-274,279
目的 建立盐酸贝尼地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混合、沉降、成形、崩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等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比例、冷凝剂种类、药液温度、滴速、滴距和冷却液温度对滴丸成型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 药物与基质比例1:17, 药液温度80 ℃,二甲硅油为冷却液,冷却剂温度为(12±2)℃,滴距为10 cm,滴速为每分钟(40±1)滴。时,盐酸贝尼地平滴丸成型质量最好。结论 本实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含膏量、干膏细粉粒度、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结果按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技术参数值合理,适合企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王颖 《中国药业》2012,21(18):52-54
目的研究宁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对宁心滴丸制备过程的试验,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差异系数为考察评价指标,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药液温度、冷却剂的冷凝温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对宁心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80℃,冷却剂温度10~15℃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的宁心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宁心滴丸外观呈淡黄褐色,味微苦,气清香,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20.
辛伐他汀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辛伐他汀缓释滴丸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圆整度和丸重差异为指标,对影响辛伐他汀缓释滴丸制备工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制备工艺。结果所得滴丸的圆整度好,丸重差异小,脆碎度符合标准。结论所得优化制备工艺简单实用,可投入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