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组,50例)和门冬胰岛素30(B组,46例)强化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的静脉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FPG达标率、静脉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2hPG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HbAlc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两组FPG、2hPG及2hPG达标率、HbAlc和HbAl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FPG达标率高于B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1.3%、25.1%,B组有可记录到的夜间低血糖发生。A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治疗后BMI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均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在控制夜间低血糖发生和体质量增加方面,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方案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门冬胰岛素相近,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等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C-P、2 h 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2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夜间低血糖发生,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对照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控制目标时间为(7.9±2.6)d,短于对照组的(8.8±1.9)d(P<0.05);治疗组胰岛素日剂量为(37.5±6.5)IU,少于对照组的(40.5±1.6)IU(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PBG 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较治疗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2/62)低于对照组的13.79%(8/58)(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使用方便、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质量增加少.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07-109+115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予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8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1c[(4.17±1.37)mmol/L、(6.19±1.55)mmol/L、(6.20±1.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6±1.28)mmol/L、(7.36±1.62)mmol/L、(7.5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PG、2 hPG达标时间[(4.03±1.16)d、(4.66±1.4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81±2.20)d、(7.50±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5.6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加快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并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三餐前进食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57±3.24) mmol/L vs(9.54±2.68)mmol/L,t=0.526]、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5.43±3.58)mmol/L vs(15.54±2.52)mmol/L,t=-0.632]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0.54±1.25)% vs(10.48±1.32)%,t=0.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78±2.15)mmol/L vs(5.43±1.64)mmol/L,t=0.3.423]、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1.36±2.46)mmol/L vs(9.23±1.54)mmol/L,t=3.695]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65±1.54)%vs(6.23±1.63)%,t=3.452]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6.24±1.43)d和低血糖发生率(5.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6±2.14)d、(18.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χ2=3.446,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丽平 《当代医学》2014,(33):81-82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甲组(n=43)和乙组(n=42),甲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乙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体质量增加量与胰岛素每天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4.65%(2/43),乙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23.8%(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诺和平)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次注射组(n=20)和CSII组(n=20),分别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试验,测定空腹和2 h血糖和血浆C肽,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血浆C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血糖显著下降(P<0.01),血浆C肽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血糖和血浆C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水平和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1.
胡爱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36-1738
目的:对比3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3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组,B组为胰岛素泵组。连续给药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治疗成本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较B组明显增多(P<0.05),胰岛素用量及治疗成本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3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前者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用量及治疗成本,但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崔丽娟  孙侃 《农垦医学》2012,34(4):289-291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患者的FBG、2hPG和HbA1C均明显降低(P<0.05),无夜间低血糖发生.治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80例初诊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联合睡前皮下注射来得时;B组利用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持续泵入及分别注射三餐前大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成本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糖达标时治疗成本B组明显高于A组(P〈O.01)。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67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T2DM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BG<7 mmol/L,2 h B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总量和基础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6.45±3.47)天,胰岛素的日最大剂量为(62.99±18.58)U/kg或(1.09±0.34)U/kg,基础量为(28.11±8.35)U/kg或(0.49±0.15)U/kg.发生低血糖症(0.15±0.56)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6~7天得以纠正.经相关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体重和HbA1c.  相似文献   

15.
Li YB  Zhu HL  Yao B  Huang ZM  Ou XZ  Xiao YB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9):602-605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38例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CSII强化治疗,初始胰岛素全日量为0.5U/kg。以指尖空腹血糖(FBG)<6.1mmol/L和餐后2h血糖<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基础输注量及追加量,比较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患者临床特征、血糖水平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和Homaβ等。结果经2周CSII治疗,126例(91.3%)患者用泵期间血糖控制达标,12例(8.7%)未达标。与达标组相比,未达标组治疗前FBG较高(16mmol/L±5mmol/L比13mmol/L±4mmol/L)、胰岛素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值较低(17±10比36±25),ΔAUC(治疗后AUC-治疗前AUC)较低,治疗期胰岛素用量较大。结论更严重的高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可能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短期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初发的肥胖T2DM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血压、血脂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空腹C肽、2hC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可有效控制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体质量,进一步控制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Li YB  Liu J  Liao ZH  Liao Y  Deng WP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72-2476
目的比较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和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作用差异。方法5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男35例,女24例,年龄51岁±12岁,体重指数25kg/m2±3kg/m2,随机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类似物组,30例)和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组,29例),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中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速度、程度,所需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差异;比较泵治疗前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在胰岛素泵治疗第2天,类似物组早晚餐后2h血糖即明显低于人胰岛素组(8·4mmol/L±2·8mmol/L比11·3mmol/L±3·8mmol/L,9·0mmol/L±2·4mmol/L比10·7mmol/L±2·8mmol/L,P<0·05),至第7天类似物组空腹和午餐后2h血糖降低程度也明显大于人胰岛素组(4·6mmol/L±0·8mmol/L比5·3mmol/L±0·9mmol/L,7·3mmol/L±2·2mmol/L比8·1mmol/L±1·8mmol/L,P<0·05)。治疗第14天,则只有空腹血糖存在差异;停止治疗后,空腹和早晚餐后2h血糖在两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类似物组获理想血糖控制时间短于人胰岛素组(2·0d比6·0d,P<0·01),所需胰岛素剂量又较小(0·6U/kg比0·8U/kg,P=0·002)。泵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如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胰岛素原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两组仅见轻度低血糖事件:类似物组8例次(27%),人胰岛素组10例次(35%)。结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人胰岛素相比,可更快更好地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但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应用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单纯CSII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3组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各组强化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1)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CSII组、MDI组相比,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1),CSII组、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II组及MDI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II组明显短于M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双C组少于CSII组及MDI组(P〈0.01),CSII组与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双C组少于CSII组与MDI组(P〈0.01)。结论3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需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