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肋间静脉巨大侧支循环形成一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患者女 ,2 5岁 ,7年前发现右侧腹壁静脉曲张 ,进行性加重。 1个月前出现腹胀、腹水。 1周前腹胀、腹水加重。体检 :右侧胸壁、腹壁可见大量静脉曲张 ,血流方向从下向上 ,腹水征阳性。腹部螺旋CT示 :肝脏密度不均、各叶比例失调 ,呈花斑样强化 ,脾大、腹水 ,并可见腹壁强化血管影 ;彩超示 :下腔静脉肝后上段闭塞。下腔静脉造影示 :下腔静脉距离右心房入口约 1个椎体处呈穹隆状闭塞 ,下腔静脉血液经迂曲扩张的第 10肋间静脉 ,沿腹壁静脉至第 7肋间静脉入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 (图 2 ) ,腰升静脉、肾静脉、膈心包静脉未见扩张和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2.
3.
上腔静脉综合征侧支循环解剖及CT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或纵隔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全性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阻塞,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Ⅲ。其侧支循环是近年来SVCS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现就其解剖及CT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40岁。进行性腹胀、下肢浮肿3个月余。体检:右上腹轻压痛,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肿胀伴色素沈着。  相似文献   

5.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钝性开通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钝性开通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96例患者中下腔静脉膜性闭塞6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33例,其中15例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透视下,使用开通导丝开通闭塞段下腔静脉。结果96例技术操作全部成功,下腔静脉开通率100%,未出现心脏压塞、下腔静脉破裂、胸腔出血、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钝性破膜开通下腔静脉闭塞段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hepatic vein,HV)或肝段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部分或完全梗阻、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症候群.患者因下腔静脉阻塞而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机制的异常,容易形成血栓.文献报道BCS患者合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0%~12%[1].有关BCS合并肝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诸多文献报道[2,3],但对BCS合并IVC血栓的影像学诊断研究不多,本文阐述其诊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7.
许淑花  张斌  赵德利  张金玲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8-831
目的:观察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胸部增强CT表现,总结并认识SVCS侧支循环形成的少见CT征象。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SVCS患者31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上腔静脉阻塞侧支循环形成的多层螺旋CT征象,将侧支循环在身体出现的位置分为前胸壁组、纵隔组、胸背组、膈下组,并找出少见的CT征像。结果:前胸壁组:胸外侧静脉19例,占61.3%,胸廓内静脉29例,占93.5%;纵隔组:心包膈静脉12例,占38.7%;后胸背组:椎静脉丛14例,占45.2%;膈下组:肝被膜静脉4例,占12.9%,肝局灶异常强化4例,占12.9%。结论:体-肺静脉瘘与肝脏局灶异常强化是SVCS少见征象,认识体-肺静脉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SVCS患者呼吸困难,并指导治疗;认识肝脏局灶异常强化能够帮助鉴别肝脏肿瘤类病变,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是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性开通治疗已有不少报道~[1~3],而对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的介入性开通治疗仅见数例报道~[4,5]。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在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方面所作的工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临床资料患者共9例,男8例,女1例,年龄30~57岁,平均43.6岁。临床表现:均有腹胀、乏力、下肢间歇性肿胀及胸腹壁…  相似文献   

9.
张鸿英  余灯兵   《放射学实践》2012,27(2):222-222
病例资料 患者,男,48岁.皮肤黄染1个月人院,伴乏力,食欲不振,无肝炎,酗酒史,无长期服药史.查体:神清,巩膜黄染,胸腹壁、腰背部及下肢未见静脉曲张,肝大(肋下3 cm),质地韧,脾肋下可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CT检查:平扫示肝脏体积增大,以尾状叶增大明显,脾大,腹膜后奇静脉、半奇静脉明显扩张增粗;增强示肝脏淤血肿大,表面呈网格状改变,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明显扩张,奇静脉、半奇静脉增粗、纡曲,下腔静脉肝段未见明显狭窄及缺如(图1).CI诊断:考虑布-加综合征可能,建议下腔静脉DSA.  相似文献   

10.
肝内侧支循环在柏—查氏综合征的建立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查氏综合征(BCS)的侧支循环通路常见有腰一奇静脉[1]、推一奇静脉[2]、腹壁静脉[3]、门静脉[4]等途径,肝内侧支循环报道较少[3]。复习我所239例经下腔静脉(IVC)造影的BCS,其中33例显示有肝内侧支循环。本文旨在探讨肝内侧支的建立、回流途径及意义。材料和方法33例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儿~SO岁,平均3021岁。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胀痛、肝脏肿大、腹水及下肢浮肿为主。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nger法经皮股静脉穿刺插管行下腔静脉造影术,少数行肘静脉插管经上腔静脉到下腔静脉遣影,必要时行选择性肝静脉造影。结果显示肝内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9岁。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昏,偶伴左侧嘴角流涎,无头痛耳鸣及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头昏发作与体位改变、劳累、情绪激动、饥饿等无关,头昏持续2 h左右自行缓解。常规检查:白细胞1.9×109g/L、血小板54×109g/L,明显低于正常。甲功、肝肾功能正常,骨髓象未见异常。有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坚持正规治疗。有不明原因白细胞减少病史10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Z形自膨式金属支架(Z-SEMS)在节段性下腔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12月接受Z-SEMS支架治疗的41例节段性下腔静脉型BCS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术后累计1、2、2~5、5~10年随访数据.结果 4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BA)和Z-SEMS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下腔静脉高压症状明显改善,显效35例(85.4%),有效6例(14.6%),总有效率100%.4例患者(9.8%)出现支架移位并发症.所有患者获随访1~125个月,平均(64.12±41.48)个月,1例患者术后4个月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作经颈内静脉途径门腔分流术后缓解,4例新发肝细胞癌,5例死亡.4例(9.8%)支架再阻塞,再次PTBA术恢复通畅.累计1、2、2~5、5~10年下腔静脉一次通畅率分别为95.1%(39/41)、94.1%(32/34)、90.3%(28/31)、83.3%(20/24),二次通畅率分别为100% (41/41)、100%(34/34)、100% (31/31)、100%(24/24).结论 Z-SEMS支架治疗节段性下腔静脉BCS安全有效,再阻塞率低,中长期疗效满意.术后应注意随访支架及新发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3.
Budd-Chiari综合征:预开通治疗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开通技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2009年8月采用预开通技术治疗的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9例,先行下腔静脉造影,而后使用直径12~16 mm的球囊导管预扩张下腔静脉以恢复下腔静脉正向血流;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促进血栓溶解;血栓溶解完全后使用直径25 mm/30 mm的球囊导管扩张下腔静脉以充分开通下腔静脉.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血栓溶解情况及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9例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患者均为下腔静脉膜性阻塞,预开通下腔静脉后,除1例因再次阻塞下腔静脉而改行可同收支架治疗外,余8例患者血栓逐渐溶解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成功实施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后随访除1例下腔静脉再次阻塞外,余8例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再次形成.结论 预开通技术治疗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39例。因右上腹轻微疼痛伴腹胀 1个月入院。查体 :肝肋下 1.5cm ,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30 .2 2mmol/L ;直接胆红素 8.4mmol/L ;谷氨酰转肽酶 10 8.1u/L ;碱性磷酸酶 12 8.7u/L。经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 ,测下腔静脉压为 17cmH2 O ,导管插至肝后段水平时受阻 ,提示该段下腔静脉闭塞 ,注入对比剂后动态观察 ,见血流经一支血管流入肝脏 ,此血管为血流反向的副肝静脉 (图 1) ,然后见副肝静脉与右肝静脉之间的交通支显影 (图 2 ) ,之后见右肝静脉及阻塞部位以上的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显影 (图 3) ,最后见下腔静脉肝后段从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uddGAAB2Chiari综合征(BC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35例下腔静脉膜性病变的BCS患者,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术中进行DSA造影,观察下腔静脉阻塞膜与肝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 35例患者中,3支肝静脉均通畅者7例,膜位于肝静脉开口以上者6例,以下者1例;肝右静脉通畅而肝左、中静脉病变者24例,膜位于肝右静脉开口以上;肝右静脉病变而肝左、中静脉通畅者1例,膜位于肝左、中静脉开口以下.3支肝静脉均有病变者3例,阻塞膜位于3支肝静脉开口部位.结论 下腔静脉膜性病变患者以合并肝右静脉通畅而肝左、中静脉病变多见,推测血流动力学原因为其重要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P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侧支循环及肾脏血液回流的影响.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BCS患者15例肾静脉和12例侧支循环PTA前后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PTA前较PTA后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平均峰值流速(APV)3.88±5.69cm/s vs10.54±5.26cm/s,P<0.001,最大峰值流速(MPV)4.82±9.04cm/s vs15.28±8.07cm/s,P<0.001(肾静脉);APV-1.68±4.25cm/s vs3.70±3.74cm/s,P<0.001,MPV-1.50±6.08cm/s vs4.10±4.46cm/s,P<0.001(侧支).部分逆生理方向血流变为生理方向,波形由平直状态变为二相或三相型.结论PTA术对BCS侧支循环及肾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PTA有利于正常血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OICO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以头面部、颈部、上肢和胸部静脉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表现。采用经皮上腔静脉成形术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先行右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穿刺插管至阻塞上段作造影、测压,显示阻塞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及有无血栓等情况,再经右侧股静脉穿刺入路置放上腔静脉支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将经皮上腔静脉成形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可回收内支架以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下腔静脉合并血栓型BCS病变特点,设计可回收内支架。4例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型BCS,行钝性破膜小球囊预扩张后置入可回收内支架压迫血栓,再使用大球囊充分扩张闭塞段,完全开通闭塞的下腔静脉。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待血栓消失后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将可回收内支架取出。其中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合并血栓者同时在原闭塞段置入“Z”型支架,术后彩超随访。结果4例患者成功介入治疗,血栓短期内消失,可回收内支架顺利取出,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破裂以及其他并发症。彩超随访3个月,可回收内支架置入部位未见血栓形成、管壁增厚和局部再狭窄。结论应用可回收内支架治疗BCS下腔静脉病变合并血栓安全、有效,对局部血管壁无不良影响,可替代永久内支架置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致肠缺血是临床较少见的疾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新技术,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1-3],SMA狭窄PT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都有报道[4-5].常规方法均沿着肠系膜血管起始部到终末走行方向顺行入导丝导管置入支架,现将我院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经侧支循环逆行腔内支架置入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定量参数预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6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性切除术并行下腔静脉造影的患者67例。以下腔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为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41例)和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26例)。于术前增强MRI图像上测量定量参数, 包括肿瘤最大径、双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与短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获得侧支循环建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建立模型。对MRI定量参数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 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间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 P=0.766)。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预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AUC(95%CI)分别为0.917(0.8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