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药材》2017,(8)
目的:研制黄芩苷缓释微丸。方法:采用速释与缓释相结合的双释原理制备了黄芩苷缓释微丸,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得到最佳处方工艺为:速释包衣时黄芩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1.5,黄芩苷∶聚乙二醇400(PEG 400)=1∶0.1,黄芩苷∶吐温80=1∶0.3;缓释包衣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用量为8 g,滑石粉用量为HPMC用量的30%,PEG 4000用量为HPMC用量的30%。结论:黄芩苷缓释微丸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皮炎洗剂中黄芩苷的 RP- HPL 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C1 8柱 (4 .6 mm× 2 5 0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H3PO4 (4 7∶ 5 3∶ 0 .2 ) ,在 2 8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黄芩苷在 2 0~ 10 0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0 .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17为 % ,RSD为 0 .84 % (n=9)。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可用于测定皮炎洗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清金化痰汤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清金化痰汤剂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C18(4.6mm×250 mm,5μm),柱温30℃,测定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栀子苷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1 mL.min-1。结果:传统清金化痰汤剂中黄芩苷含量为221.59 mg/剂,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7.97%,栀子苷为335.73 mg/剂,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36%。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HPLC测定黄芩和半夏不同配伍比例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药性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建立黄芩与半夏配伍[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配伍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大小。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0.010 25~0.102 5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1%(n=9),RSD 2.0%;黄芩配伍半夏后[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和黄芩单煎后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4.018,63.6805,0.581,62.529 mg.g-1。结论:黄芩配伍半夏后黄芩苷的HPLC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重复性好。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以热为主配伍(6∶9)对黄芩苷的溶出影响最大,溶出最低,体现了中药药性配伍中以半夏的温热之性抑制黄芩之寒凉之性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廖建春  屈蓉  田静 《江西中医药》2007,38(11):51-52
目的: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在5.3~58.4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0.93%).结论:此法准确、快速、精密度好,可作为该产品的主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 )中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Nucleosilc18色谱柱 ,甲醇 -冰醋酸 -水为流动相 (4 5∶0 .2∶5 5 ) ,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 0 .8ml/min ,检测波长为 2 74nm。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 0 .0 2 4 5~ 0 .2 4 5 μg ,平均回收率黄芩苷 =97.97% ,RSD =0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作为双黄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银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冬春  陈黄保 《中药材》2005,28(5):431-432
目的:测定银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 50∶ 1);检测波长:274 nm.结果:黄芩苷在5.056~25.28u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5108×105X-5.045×103;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0.86%(n=5).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唐志书  王凡  王梅 《陕西中医》2004,25(9):844-845
目的 :测定复方黄芩清热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在 0 .1 44~ 0 .96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4) ,精密度高 ,RSD为 1 .98% ,平均回收率为 98.34% ,RSD为 0 .95 %。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 ,精密度高 ,准确性好 ,可有效控制黄芩复方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黄芩中黄芩苷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考察浸泡时间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甘草不同配伍后黄芩苷、甘草酸的含量变化,采用wilhelmy吊片法测定不同配伍比例样液的表面张力。结果:黄芩苷、甘草酸的溶出率、固含物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黄芩-甘草1∶1~1∶6之间,黄芩苷的相对溶出率随着甘草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黄芩-甘草3∶1时,甘草酸的浓度最高为0.193mg/mL,表面张力最小为49.33 mN/m。此时黄芩苷的相对溶出率最大为86.06%。结论:浸泡时间为0h,黄芩-甘草的最佳配伍比例为3∶1,此时表面张力最小,黄芩苷相对溶出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麻芩苷那敏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麻芩苷那敏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 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用回流法提取甲麻芩苷那敏片中黄芩苷。结果黄芩苷的含量在0.126 5~0.632 5μg.m l-1(r=0.999 6,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28%,RSD为1.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适用于甲麻芩苷那敏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enturySIL NH2(20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10:1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苦参碱对照品在0.125~0.3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34%(n=6);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在0.375~1.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1.71%(n=6);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44%和3.79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热化浊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 Gemini(250×4.6mm,5u)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苷在0.50ug~2.5u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1.1%(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制刺质量标准和含量测定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和颗粒中芦丁、橙皮苷和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7nm。结果:芦丁、橙皮苷和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741-130.6μg·mL^-1(r=0.9992),1.687~126.5μg·mL^-1(r=0.9998),0.6304~47.28μg·mL^-1(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2%(RSD=1.05%),100.87%(RSD=1.45%),99.86%(RSD=1.73%)。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保和颗粒中的芦丁、橙皮苷、和连翘苷的含量,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和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建立测定甲硝唑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XDB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的反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结果:甲硝唑在33.28—332.8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硝唑片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狼疮灵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ODS-2(150mm×4.6mm,5.0um);流动相: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芍药苷在0.608~3.04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97.77%,RSD=0.62%(n=5)。结论该方法快速可行、简捷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控制狼疮灵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苯酚-硫酸法测定益肺通络颗粒水提液总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益肺通络颗粒水提液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最佳显色条件.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加5%苯酚1.0mL,浓硫酸6.0mL,在100℃的条件下反应20min,冰水中冷却至室温.葡萄糖质量在16.6~124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2.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稳定方便,可用于益肺通络颗粒工艺研究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C18柱(100mm×4.6mm,2.6μm),流动相:以甲醇—0.5%磷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λ=280nm,柱温:30℃。结果:柚皮苷在33.6~84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0.30%(n=6);橙皮苷在19~476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0.50%(n=6);黄芩苷在24~60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0.39%(n=6)。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清喉利咽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0:80),检测波长:3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迷迭香酸在0.068~1.35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为1.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夏桑菊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清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01nm,流速:1.0mLμ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芪甲苷在0.0824~2.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90%,RSD=1.9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金银花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迪马C18,250×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4%磷酸(60∶4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2~0.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0.53%(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复方金银花冲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