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省1996年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地监测人群死亡模式的变化,指导主要疾病的防治,减少死亡,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YPLL与YPLL率按Romeder JM和Frerichs RR推荐的公式计算。结果 主要死亡居前5位的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90.10%,经潜在减寿年数(YPLL)和潜在减寿率(YPLL率)分析,意外死亡死因位次由原来的第4位跃升为首位,可见是导致居民早死的主  相似文献   

2.
2007年江苏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严重程度,潜在减寿年数(PYLL)可以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2007年江苏省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将全省疾病监测点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主要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及常住人口信息等资料,运用Excel 2010、SPSS 19.0软件,计算该地区居民主要死因顺位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639.13/10万,男性为 741.19/10万,女性为 534.92/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χ2=235.718,P<0.05);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伤害;总人群及男性人群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5),总人群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男性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5),总人群中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P<0.05);0~<15岁、15~<35岁、35~<65岁、65~岁年龄组首要死因分别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伤害、肿瘤、循环系统疾病;PYLL前五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AYLL前五位是伤害、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是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大厂地区2000~2006年居民死亡谱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居民死因构成,为制定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大厂地区2000~2006年居民死亡谱,潜在寿命、工作损失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大厂地区2000-2006年平均死亡率为504.60/10万,标化率为535.96/10万.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5.67岁(男性73.54岁,女性78.04岁).去除主要死因后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增加.居民全死因PYLL率和WPYLL率分别为49.55‰和27.17‰,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慢性疾病、意外伤害是造成该化工区潜在寿命、工作时间损失最多的死因,应根据此制订该区疾病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9—2021年白银市居民的主要死因、顺位及对寿命损失造成的影响,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白银市死因监测数据及人口资料计算相关指标,通过指标分析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潜在工作损失造成的影响。结果:2019—2021年,白银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79.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5.29/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全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9.70岁,男性低于女性,去死因后期望寿命增长值居前3位的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全死因潜在减寿年数为128665人年、减寿率为77.40‰,减寿顺位前3位依次为伤害、恶性肿瘤、心脏病,平均减寿年数顺位前2位为伤害、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死因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和工作损失年数顺位一致。结论:慢性病是造成白银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害、神经系统疾病对居民危害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加强重点人群慢性病管理,减少慢性病造成死亡和过早死亡的发生,针对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开展综合干预,从而减少致残、过早死亡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何道容  陈德友  施银淑 《职业与健康》2012,28(5):593-594,597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汉源县居民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汉源县2010年报告死亡人数1 95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569.98/10万。男性死亡率为712.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0.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越秀区居民死亡率为603.94/10万。其中,男性为683.88/10万,女性为522.1/10万;不同性别死亡率均自0岁后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至5~9岁最低,10~29岁相对平稳,35~39岁开始随年龄的增大升高较快,至85岁以上达到最高。全人群死亡率最高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0~75岁居民全死因减寿年数(PYLL)为37514.5人年,导致寿命损失最大的前4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越秀区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永嘉县居民死因状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永嘉县2010年死因监测系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以率、构成比为主要指标,用DeathReg2005、spss13.0、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永嘉县居民2010年死亡率为517.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6.92/10万。前5位死因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合计占全死因的87.04%。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永嘉县居民健康的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5--2008年云南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芳  陈杨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3-2735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2008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人数39014例,死亡率564.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6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占全死因的71.07%;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是造成监测点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构成监测点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宝鸡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因监测是疾病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反映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且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是世界卫生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宝鸡市居民死因结构及特异性死亡水平,笔者对该地2009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莉  王彦平  吕全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111-4112
[目的]了解辉县市2004~2006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辉县市2004~2006年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2004~2006年辉县市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4.50/10万和159.58/10万,其构成比为25.03%;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5.43/10万和12203/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其死亡率分别为217.09/10万、143.07/10万、86.00/10万、46.36/10万和14.21/10万;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高丽增高.[结论]恶性肿瘤(尤其消化道恶性肿瘤)巴成为严重危害河南省辉县市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应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居民防癌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河南省结核病监测区居民死因情况。方法:应用死因别死亡率,YPLL率等指标对监测区1998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监测区居民全死因死亡率为604.45/10万,死因别死亡率顺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肿瘤等,主要死因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顺位依次为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等,结论:非传染性慢性病,意外伤害等是河南省结核病监测区居民主要死因。传染病并未彻底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北京市西城区1991~199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的结果.新生儿死亡率为7.7‰,婴儿死亡率为10.2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1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1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4.43%。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先心、肺炎、出生窒息、颅内出血.本文同时分析了影响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疾患,提出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2004年疾病监测区人群早死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贵州省疾病监测区人群主要死因,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EYPLL。[结果]人群EYPLLx为1377.42d,导致EYPLL损失最严重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伤害、心血管疾病、肿瘤;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25岁以前,伤害是首位死因;25岁以后心血管疾病是首位死因。[结论]伤害、心血管疾病、肿瘤应是今后贵州省预防和控制的重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预防控制措施的重点应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早死”潜在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近些年来河南省居民病例死因潜以及“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平均WYPLL、WYPLL构成%和WYPLL率造成对1995-1999年期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总报告WYPLL率为37.30%,标化WYPLL率为42.34%,校正WYPLL率为47.02%,平均WYPLL为7.27年,据此推出每年各类死因“早死”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依次以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居前四位,结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目前已经分别依次成为造成潜在社会劳动力和经济损失最多的主要死亡原因,由此建议今后河南省应优先加强对于损伤中毒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人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东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常住居民2003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ICD-9死因编码,在国家疾病监测管理软件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20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群为1660754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农村监测人群是城市人群的2.86倍,监测人群的婴儿出生率6.27‰,自然增长率城市和农村分别是-1.19‰和0.05‰。婴儿死亡率6.9‰。平均期望寿命是75.8岁,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报告死亡率636.04/10万,农村的死亡率是城市的1.2倍,危害人群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结论:该省疾病监测点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较高,慢性病是威胁全省疾病监测点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7.
自贡市2000年人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自贡市人口死亡情况,给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信息。方法:通过对自贡市2000年全人类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5110.69/10万,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居第一位,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居第三位;其标化死亡率为176.06/10万、139.58/10万、116.21/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664.80/10万高于女性389.52/10万。不同年龄段主要死亡病种不同,其中恶性肿瘤又以肺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标化死亡率为31.75/10万。全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3.41岁,其中男性为70.53岁,女性为76.62岁。因恶性肿瘤造成的去死因寿命损失年为3.04岁,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7.54/10万高于女性94.59/10万,差异有显著性(P<0.005,χ^2=132.91)。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开封居民1988~2003年全死因寿命减少年数(PYLL)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开封县居民1988年至2003年的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了解导致居民早死的主要死因及其危害程度,为居民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YLL统计方法对1988年至2003年开封县居民潜在寿命减少年数进行了分析.结果:男性PYLL率普遍高于女性,男、女性的寿命损失已是损伤与中毒、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主.这3种主要死因的PYLL占全死因的72.9%.不同时间段相比,损伤与中毒和肿瘤的PYLL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影响开封县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是损伤与中毒、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今后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强对这三种疾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全省8个疾病监测点上报的疾病监测资料,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统计.[结果]监测人群粗死亡率为352.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7.33/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20.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8.07/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282.82/10万、标化率为272.07/10万.居民主要死亡标化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48.71/10万)、恶性肿瘤(68.70/10万)、呼吸系统疾病(34.32/10万)、损伤和中毒(32.07/10万)、消化系统疾病(7.04/10万).[结论]慢性病是威胁全省疾病侧点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治理环境以及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情况,以探索意外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统计工作由各监测点收集、核对、上报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以死亡证明书的形式邮寄至省CDC,由省CDC逐一核对,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9)确定根本死因进行编码,并完成计算机录入、统计工作。[结果]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14.97/10万(标化后为15.40/10万)、自杀13.17/10万(标化后为13.12/10万)、意外坠落5.03/10万(标化后为5.00/10万)、淹死2.71/10万(标化后为2.75/10万)。意外伤害的构成比交通事故占33.14%、自杀占29.14%、意外坠落占11.14%、淹死占6.00%、意外中毒占4.57%、他杀占2.29%。其中,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结论]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的意外伤害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为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其中,交通事故在两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男性死亡率显著大于女性死亡率,男女死亡性比值为3.32,而男性交通事故死亡中,尤以中年男性为多。今后应加强交通管理,预防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男性中年人群是干预的重点人群。自杀和意外坠落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自杀的年龄段提前到10岁年龄段,这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进一步探讨其外部原因,从根本上预防低年龄段自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