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72-2573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以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Ⅱ(APACHEⅡ)评分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可能的高危因素作为观察指标,对44名住院后发生腹泻的肺炎患者进行腹泻病因分析。结果年龄≤45岁患者发生腹泻18例;年龄>45岁发生腹泻26例。APACHEⅡ评分≥15的患者发生腹泻31例;APACHEⅡ评分<15发生腹泻13例。抗生素应用时间≥72 h的患者发生腹泻31例;抗生素应用时间<72 h发生腹泻13例。结论高龄、APACHEⅡ评分高、医疗干预措施多及抗生素应用时间长均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相似文献   

3.
李合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583-7584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提醒临床儿科医生重视微生态疗法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01-2009-12本院107例住院患儿,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组)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组),比较两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降低,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55,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预防性使用可以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值得儿科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荟萃》2006,21(18):1302-1302
美国研究人员对益生菌预防急性腹泻的荟萃分析显示,益生菌显著降低了52%(05% CI 35%~65%)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降低了8%(6%~21%)的旅游者腹泻风险和34%(8%~53%)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泻。益生菌降低儿童和成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分别为57%(35%~71%)和26%(7%~49%)。各种益生菌如布拉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GG、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其他菌株,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区别。该研究提示益生菌预防急性腹泻可能有效.但这些数据中缺乏来自社区的研究或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泌尿外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通过设立活动目标,制订活动计划,实施计划,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最后实现目标.结果 项目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由2.4%降至0.03%.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提高护士对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意识及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临床科室AAD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感染管理水平,对本院2005-01~2006-12的住院患者290例AAD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记为腹泻组;选取同期未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60例,记为未腹泻组。观察记录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结果:腹泻组中单纯性腹泻63例(79.75%)。导致患儿发病的抗生素主要有碳青酶烯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等。腹泻组在使用抗生素种类、种数及时长,侵入性干预,应用抗酸剂上显著高于未腹泻组(p<0.05),而年龄上显著小于未腹泻组(p<0.05)。经治疗腹泻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7%;病症消失平均时长(34.78±10.53)小时。结论:只有根据患儿具体病症合理应用抗生素,不盲目依赖抗生素,正确应用抗酸剂及降低侵入性干预几率,才能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使用微生态制剂纠正患儿肠道中菌群失调情况,重新建立正常肠道微生态环境能有效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8.
苏成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85-7985
目的总结分析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ICU内380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58例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护理的有效性。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常见原因有肠内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输注速度过快、温度过低、低蛋白血症及抗生素使用有关。结论应根据患者引发腹泻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淑  王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075-407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应用抗感染药后发生的继发性腹泻,是抗感染药物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随着抗生素广泛的应用,此病逐渐增多。由于此病起病突然,进展迅猛,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而此病又容易漏诊、误诊,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和分析AAD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AAD的发生,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韦玲  刘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05-1806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成为最常见的继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3%~10%。CCU病房收治的患者都是心血管病重症患者,常合并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我院CCU针对上述情况,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观察预防性应用改善肠道微环境的药物一培菲康,对防止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relevance diarrhea,AR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一般为5%~39%。我院内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病人中78例发生ARD,由于护士及时评估和精心的护理,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宝乐安、思密达联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对125例因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分别给予宝乐安加思密达和单用思密达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5% ,明显优于对照组84.7% 。结论 宝乐安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丽  翟东升 《临床荟萃》2010,25(6):504-5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我国小儿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会因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我们对18例2月至14岁因呼吸上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使用不当,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种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抗生素单用及与四君子汤合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和腹泻副作用的影响,观察四君子汤是否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四君子汤能使安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痊愈时间平均缩短3天.发生腹泻的人数大大减少;结论四君子汤对抗生素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卧床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我科 2 0 0 1年 2月至12月发生的 15例腹泻病人的发病情况 ,分析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鼻饲饮食与腹泻的关系。结果 :15例病人发生腹泻前均使用过头孢三代抗生素。高龄、长期卧床、基础病严重、鼻饲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高危因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选择鼻饲液、及时发现、准确评估是预防老年卧床病人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力措施。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后 ,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加强腹部、肛周的皮肤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汪皖君  杨志娟 《临床荟萃》2009,24(7):603-60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随着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在临床的广泛应用,AAD发病率逐渐增加,约有5%~30%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早期或治疗停止后的2个月发生过腹泻^[1]。我们收集了本院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58例,分析卒中类型与并发AAD的关系,急性脑卒中并发AAD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整肠生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肺炎347例,预防组180例,对照组167例.两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整肠生,然后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及腹泻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27例,发病率为15.0%,对照组继发腹泻58例,发病率34.7%(x2=18.23,P<0.01).预防组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总病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肠生能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硕  张志华 《临床荟萃》2020,35(4):369-37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是由抗生素引起并且不能由腹泻的其他原因解释。由于目前临床抗生素选择起点高、覆盖率广,抗生素相关N性腹泻发生率、病死率也随之升高为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识别鉴定,本文就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气囊气管导管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替代肛管持续引流,对照组采用肛管低负压吸引,2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在控制大便外溢、肛周皮肤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囊气管导管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稀水便无需负压吸引,气囊无需常规放气,可用于次数频繁的黏稠便,能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包括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并认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其发病率。而未来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将着重于预防给药方案,包括抗菌药选择、给药剂量和疗程、适用人群等及新益生菌制剂的研究等。随着对肠道菌群及益生菌制剂研究的深入,相应药物及疾病的研究会有更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