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42-143
分析颅脑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颅脑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不同脑梗死时间检出率、不同检查指标水平及病灶检出部位。发病24h及48h,MRI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48h时,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出病灶数量大于CT,病灶大小检出能力强于CT,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额叶、颞叶、顶叶及小脑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脑室旁及基底节区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颅脑CT与M RI均可检测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组织,MRI与CT相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检查时可及时发现微小病灶,但其检查费用高于CT检查;因此,在检查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及梗死情况选择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13-361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与CT影像检查,观察MRI与CT影像检查诊断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MRI病灶检出率高于CT,且发生脑梗死<24h和24~72h时,MRI对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病灶数多于CT,MRI检出病灶小于CT,MRI检查时间稍长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更加准确,病变检出率更高,尤其在在早期、较小病灶的诊断中具有优势,可有效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6-2277
比较CT与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的检出率,梗死病灶位置,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时间和病灶大小。MRI对梗死时间24h和24~72h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出率(P0.05)。两组对梗死时间72h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T和MRI对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脑干、额叶、颞叶、顶叶和小脑位置的病死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时间显著长于MRI检查(P0.05),检查时间显著短于MRI检查(P0.05),检出病灶显著大于MRI检查(P0.05)。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临床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MRI与CT影像检查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70例,年龄≥60岁,行CT及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病变的检出情况、不同时间病变、不同检查指标水平及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两种检查方法确诊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MRI的病变检出率、病变时间24h和24~72h的病变检出率、病灶数量、及基底和顶叶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误诊率、病灶面积、检查时间明显低于CT(p0.05)。结论: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率更高,且对早期病灶、较小病灶、基底部和顶叶部病灶的诊断价值更高,便于临床给予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朱丰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22-1623
目的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作用。方法对本院的5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颅脑MRI与CT检查,分析两者的总检出率及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MRI的总检出率(P<0.01),梗死24h以内(P<0.01)、24~72h(P<0.05)的检出率均高于CT;MRI在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丘脑、颞叶、顶叶及小脑的异常检出例数多于CT,且除脑室旁和丘脑外,其余的检出提高率均在35%以上。结论 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较高,且异常脑区检出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颅脑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脑梗死的检出率差异,并分析其各自影像学表现;结果:MRI组对脑梗死检出率为94.1%显著高于CT组57.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86例脑梗死患者中,24h内检出70例,24h~72h内检出32例,而72h后检出84例,MRI组24h内、24h~72h对脑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94.3%、93.8%高于CT组32.9%、37.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72h后对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4.0%稍高于CT组8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显示优于CT组,同时起病至检查时间短于CT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较CT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高,对早期脑梗死诊断高,病灶显示也较佳,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T与MRI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MCI患者,均先行CT检查,之后行MRI检查。评价MRI与CT对本组120例MCI患者的检出率、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及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在发病时间24 h、24~72 h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MRI对顶叶、额叶、基底节区、丘脑梗死部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MRI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CT(P0.05),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显著优于CT(P0.05)。结论 CT与MRI均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但对MCI而言,MRI较CT的检出率更为理想,特别对于早期梗死病灶、不同梗死部位、病灶大小及数量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资料,并参照随访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例患者术后共确定91个病灶,MRI共检出86个,检出率为94.51%;CT共检出68个,检出率为74.73%(P<0.05)。MRI在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确诊率及24h内确诊率高于CT(P<0.05),而在出血性脑梗死及24h后确诊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MRI确诊率高于CT,但也无法排除漏诊,必要时可将两者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本院接收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均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不同部位病灶及不同发病时间的检出情况、相关检查指标进行比对。结果:MRI检查对顶叶、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丘脑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以及发病时间24h、24-72h患者检出率、总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病灶大小小于CT检查,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检出时间短于CT检查,P0.05,平均病灶数目多于CT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应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的效果相较于CT检查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脑梗死病灶数量、部位、大小、病灶检出时间及发病至检查时间,并对比两种方式检查不同梗死时间检出率、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是否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结果: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梗死时间24h、24~72h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较短,发现脑梗死平均病灶较小,病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小脑、基底节区及脑干梗死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非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诊断,MRI检查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优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MRI、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到2022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于不同发病时间内的病变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指标(检查时间、发病到检出时间、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面积)。结果MRI对发病时间<24 h、24~72 h的病变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发病时间>72 h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基底节、丘脑、顶叶、额叶、脑干病灶及总体病灶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颞叶、脑室旁及小脑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时间较CT更长,而发病到检查时间较CT更短,病灶检出数更多,检出病灶面积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虽存在耗时长的问题,但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明显优于CT,可更有效提高病变及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且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36-1337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老年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MRI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不同发病时间、不同梗死部位及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在发病<24h、24~72h的梗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发病>72h的梗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颞叶、脑干及小脑的梗死检出例数明显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其余部位的检出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2mm梗死灶的检出例数明显多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2mm梗死灶的检出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作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查手段,能有效提高早期、小病灶的检出率,减少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20-4221
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采取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脑梗死病灶大小、数量、检查时间,统计其对不同梗死时间的脑梗死检出率、总检出率。MRI检查脑梗死的总检出率94.59%(70/74)高于CT 56.76%(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梗死时间为24~72h、<24h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检查时间短于CT,发现病灶数量多于CT,发现梗死平均病灶小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鉴别中应用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检出率,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与CT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与CT检查,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的检出效果。结果:MRI检查对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发病时间24h、24-72h患者检出率、总检出率、患者平均病灶数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高,MRI检查患者病灶大小、检查时间、检出时间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检查效果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MRI与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颅脑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CT与MRI检出率、脑梗死各项指标检查情况、梗死部位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24~72 h及> 72 h时间段检出率96.15%、100.00%、96.67%均高于CT检查,总检出率97.50%显著高于CT检查的75.00%(P <0.01);MRI检查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梗死数量多于CT检查,病灶大小大于CT检查,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发病至确诊时间短于CT检查,差异均显著(P <0.01);MRI检查在脑梗死发病部位方面总检出率97.50%显著高于CT检查的75.00%(P <0.01)。结论: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圣勇 《大医生》2023,(11):116-1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临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病灶数量、病灶最大直径和检查时间,比较不同发病时间、不同体积梗死灶、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及患者检查满意率。结果 MRI检查的病灶数量多于CT检查,病灶最大直径小于CT检查,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对发病时间≤72 h患者的梗死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对不同体积梗死灶患者的梗死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梗死位置为基底节区、脑干、脑室旁及小脑的患者占比均高于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梗死位置为额叶、丘脑及顶叶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患者满意度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CT、MRI均可有效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阳性情况,且MRI具有更高的病灶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运用和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共计收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检出率。结果:MRI下总检出率是97.50%(39例),较之CT的80.00%(32例)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MRI下病灶检出数量是(2.5±0.4)个,病灶大小(10.7±1.6)mm^2,检查时间消耗是(18.5±2.2)min,其数据较之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与CT影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病灶检出数量更多,准确性高,但时间消耗长,CT检查时间消耗短,建议推广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RI与CT在脑梗塞诊断的应用和对比。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RI与CT在脑梗塞检测和诊断,观察CT与MRI诊断脑梗塞的总体检出率、不同梗塞部位检出率、不同脑梗塞病灶形态。结果:MRI(100%)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 (68. 4%)对脑梗死的检出率,具有可比性义(P 0. 05);不同发病时间之间(发病时间分别为〈12h,12 h~24 h〉24 h),不同的检测方式之间进行比较,12~24 h与发病超过24 h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检测发病时间小于12h的患者,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相对CT检测,MRI可以检出更多的病灶数量,其检查出微小病灶的能力显著更强,且MRI可以在更短的脑梗死时间就可以根据图像判断出脑梗死,上述项目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对患者进行CT与MRI检测,观察发生部位,MRI对额叶部、顶叶、基底节区和丘脑部的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P 0. 05)。结论:在早期脑梗塞诊断中,MRI较CT有更高敏感性,对脑梗塞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CT、MRI检查的价值,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总计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即采取CT诊断的对照组以及采取MRI诊断的试验组。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不同影像学诊断后组间脑梗死检出率以及病灶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灶检查情况优于对照组,检查以及检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CT诊断,虽然MRI检出用时长,但是在病灶检查方面以及检出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优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不同部位病变的检出率以及病灶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CT检查比较,MRI检查对脑梗死病变的总检出率及不同梗死时间的病变检出率更高(P<0.05);MRI检查在额叶、颞叶、顶叶、小脑等部位的检出率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的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CT检查比较,MRI检查显示病灶数量更多,病灶更小,检查时间、发病-检查时间更短(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升病变检出率,更好的发现微小病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