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不同病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舌象特点及中医证候差异。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患者,根据病程(短病程<5年,中病程5~10年,长病程>10年)分组,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两两比较以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以2年为段,选择有组间差异的证候及特异性舌象要素进行卡方趋势检验,分析舌象与证候随着病程变化的趋势性。结果:共纳入193例pSS患者,短病程85例(44.0%),中病程69例(35.8%),长病程39例(20.2%)。舌色红绛,舌体裂纹、瘦薄、少津,苔燥是pSS常见舌象特点,且不同病程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病程患者比较,短病程患者更易见淡红舌(χ2=6.407,P<0.017);与长病程患者比较,短病程患者更易见厚苔(χ2=6.784,P<0.017)、痰湿证(χ2=11.545,P<0.017),更少见气虚证(χ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pSS患者,根据舌苔剥脱与否及剥脱严重程度进行分组,Phi相关、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舌苔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pSS患者182例,其中舌苔剥脱75例(41.2%),无剥脱苔107例(58.8%),其中部分剥脱较全剥更常见,剥脱部位以舌前半部最多见。舌苔重度剥脱患者数量多于轻中度剥脱者。与舌苔无剥脱患者相比,舌苔剥脱患者更常见舌体裂纹(92.0%/41.1%,χ2=48.491,P<0.05)、舌色红/绛(48.0%/23.3%,χ2=12.009,P<0.05)、阴虚证(100.0%/43.9%,χ2=62.739,P<0.05)、气虚证(94.7%/50.5%,χ2=40.046,P<0.05),少见痰湿证(33.3%/72.0%,χ2=26.709,P<0.05),存在高球蛋白血症(89...  相似文献   

3.
最优尺度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舌象提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中舌象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最优尺度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要素与舌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灰苔、淡白舌有联系;火和紫舌、红舌、黄苔有联系;痰和暗舌、青舌、紫舌、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血瘀和青舌、舌生瘀斑、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气虚和淡白舌、淡舌有联系;阴虚和绛舌有联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气虚有联系;火和痰有联系;痰和血瘀有联系;血瘀和阴虚有联系。结论:最优尺度分析在多变量的探索性分析研究中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姜智浩  诸凯 《天津中医药》2008,25(6):456-45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舌象特征的客观衡量指标与证候的关联性,与舌诊客观指标的临床辨证意义.[方法]以先进技术手段获取不同舌象舌体的图像与热图、表面津液和舌体血液血流灌注率,分析与证候的关系.比较分析了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舌象对应的舌色度、津液、血流量、红外热图特征,探索分析客观反映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象特征性因素间的关系.气虚血瘀组舌体血流灌注率低于其他两组.[结果]阴虚血瘀组舌色红(R)比最高.气虚血瘀组次之,各组舌体温度分布各不相同.舌津液比较中,以对照组舌表面津液量最大,阴虚血瘀组最小,对照组最高.[结论]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体色度、温度与分布、血流灌注率及舌表面津液量具有不同表现规律.是舌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参数.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患者150例,采用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进行症状评估,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估,采集患者的中医证候、免疫学、疾病活动度等。χ2检验分析各证候要素的免疫学特点,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各证候要素与ESSPRI、ESSDAI的相关性。结果?150例pSS患者中,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证[75.3%(113/150)]、阴虚证[69.3%(104/150)]、痰湿证[52.0%(78/150)]、血瘀证[46.0%(69/150)]、气滞证[42.0%(63/150)]、燥热证[38.0%(57/150)]。χ2检验发现,pSS气滞证患者较非气滞证患者抗核抗体(ANA,χ2=4.790,P=0.029)和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χ2=6.069,P=0.014)的阳性率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瘀证较非血瘀证患者ESSPRI5分(OR=2.728,95%CI 1.255~5.928, P=0.011)和ESSDAI5分(OR=3.968,95%CI 1.912~8.234,P=0.000)的比例更高,气虚证较非气虚证患者ESSPRI5分的比例更高(OR=4.384,95%CI 1.601~12.004, P=0.004)。结论?约50%的pSS患者存在气虚、阴虚、痰湿及血瘀证,气虚证与ESSPRI5分相关,血瘀证与ESSPRI5分、ESSDAI5分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采集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的冠心病(CHD)患者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与舌脉特征,χ2检验分析不同阶段的证素及证素组合分布差异,探讨CHD不同病理阶段的临床特征与证素规律。研究提取28条症状条目、10条舌象条目与7条脉象条目;归纳心、肺、肝、脾、肾5个主要病位,血瘀、痰湿、气滞、热(火)、水饮、气虚、阴虚、阳虚8个主要病性,凝练8种病性组合形式。证素分布的χ2检验结果示,肺、肝、脾、肾、血瘀、气滞、热(火)、水饮、气虚、阴虚、阳虚证素在CHD不同阶段的分布差异显著,肝、血瘀、热(火)、气滞证素在不稳定期占比最高,肺、脾、肾、水饮、气虚、阴虚、阳虚证素在终末期占比最高;气虚证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分布差异显著。证素组合的χ2检验结果示,单病位、多病位、单病性、双病性、多病性、单纯实证、虚实夹杂组合在CHD不同阶段的分布差异显著,单病位、单病性、单纯实证在稳定期占比最高,双病性在不稳定期占比最高,多病位、多病性、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制定证候调查表,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296例尿石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统计舌象、脉象、症状体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证候特点。结果:(1)舌象分布中,出现频率在20%以上的单一舌象为白苔、红舌、厚苔、腻苔、黄苔。脉象分布中,出现频率>20%的单一脉象为细脉、弦脉、滑脉、沉脉。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体征共27项,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尿频、血尿、小便不畅等急性发作期特征症状相对较多,其余以寒热、二便和消化类症状较为常见。(2)14条强关联规则中,5条为阳虚、寒湿类证候表现,4条为阴虚、热证类证候表现,1条为肾虚类证候表现,3条为肾绞痛及伴随症状。(3)因子分析共提取16个公因子,代表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肾为主,病性证候要素以阴虚、阳虚、湿、热为主,并常见虚实夹杂。聚类分析共获得6类证候,代表的主要证型分别为肾虚湿瘀、气滞热结、阴虚湿热、脾肾阳虚、脾虚湿热、湿热内蕴。结论:尿石症患者证候表现以寒热、二便、汗出和消化道症状常见,虚证类证候主要为阴虚、阳虚、肾虚、脾虚,实证类证候主要为湿、热,虚实类证候...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医医案OLAP系统,对4400例名医医案的舌象进行总体分布、类别的概率统计及与病因病机、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舌诊记载的医案共4042个,占91.86%;其中记载最多的是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经分类统计,苔色中以白苔、黄苔记载较多;苔质中以薄苔、腻苔、厚苔出现的比例较主;舌色中以红舌、淡白舌、绛舌、紫舌出现的频率较高;舌形中以胖舌、齿痕、裂纹舌出现的次数较多;舌态中以强硬舌、偏歪舌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1)白苔亦主热证;(2)剥苔非唯阴虚,风、寒、湿、虚、瘀、疫致病均可见此苔;(3)瘀血多胖舌;(4)嫩舌也主实证;(5)裂纹舌既为阴虚液枯之象,也为津不上承之兆。因此,气虚、寒湿、痰饮等而致气不化津或水停气阻者均可出现此舌;(6)芒刺舌本与阴虚和实热有关,但因劳倦和气虚也会出现;(7)霉酱苔最多见于情志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前后证候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确诊NSCLC初次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证候病机变化的时照研究.结果:各证型(气虚痰湿、气虚痰热、痰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阴虚痰热、阳虚痰湿)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前后面色(正常、面色白、面色黄、面色黑、面色红)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前后舌色(淡红舌、淡暗舌、暗红舌、淡白舌、红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前后舌苔(薄白苔、白腻苔、白厚苔、黄腻苔、剥少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后各证型及舌质、舌苔均有明显的变化,可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纳入多中心协作收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331例,采用"中医症状、舌脉象观察表"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内容含40项临床症状、20项舌象及10种脉象。对受试者的70项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统计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结果 40项临床症状中出现频率位于前5位的为乏力(44.71%)、言语謇涩(41.99%)、失眠(41.39%)、夜尿频多(35.95%)、神疲(35.35%)。舌色以舌暗出现频率最高,占53.47%;苔色以苔白最为常见,占66.77%;苔质以苔薄最多,占48.94%。脉弦出现频率最高,占65.86%,其次为脉滑、脉沉。经因子分析后共得出6个证候要素,其中气虚比例最高(43.20%),其次为痰(23.56%)、血瘀(16.31%)、火(8.46%)、阴虚(5.44%)、阳虚(3.02%),病位以肾、脾、肝多为常见。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为主,肾脾亏虚、痰瘀互结可能是脑卒中急性期出现认知障碍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疗对于胃癌病人的中医证候的影响,为中医治疗胃癌化疗病人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的胃癌化疗住院病人70例,观察经过2个疗程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特点,并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加以评分及分类为单一证候,运用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①化疗前胃癌病人以血虚、气虚、气滞和血瘀为主要表现,舌苔以舌淡苔薄及舌淡紫苔厚为主。②化疗后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P0.05),舌象转变为红舌厚腻苔为主(P0.05)。脉象在化疗前后以细脉为多见,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病人经过化疗后血瘀和气滞表现减少,但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提示对于胃癌化疗后患者中医治疗上应该将养阴及健脾化湿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天津地区确诊的8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入院后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87.5%)、咳嗽(42.0%)、乏力(26.1%)、咯痰(21.6%)等。入院时最常见中医症状排名前5位的为纳呆(46.7%)、腹泻(45.5%)、低热(39.8%)、少汗(36.4%)、咳嗽(34.1%),最常见舌象包括腻苔(79.5%)、白苔(47.7%)、薄苔(34.1%)等。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条目组合为低热、腹泻、纳呆、白腻苔。熵聚类后的条目组合指向证候包括肺表证(咳嗽、咯痰、黄痰、恶寒),火热证(口苦、口干、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气阴两虚证(渴不欲饮、盗汗、少津苔、乏力)及气虚血瘀证(暗舌、淡舌、齿痕舌、心悸),气虚痰浊证(腻苔、无汗、齿痕舌、少气懒言)。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早期以上焦肺系病症为主,入院时多以中焦脾胃表现为主,重症多以痰热壅肺为主,后期又多见气阴两虚及气虚痰浊、气虚血瘀等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105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人口学资料、主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证候要素等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基本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症状分布前10位的依次是:咳嗽、乏力、纳差、痰白、喘憋、胸闷、眠差、气短、胸痛、痰少;舌象与脉象分布前5位的依次是:苔白、舌红、舌暗、脉细、苔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痰湿、血瘀、阴虚、阳虚、痰热、气滞、血虚;聚类分析共聚为6类,其证候之间相似系数均较小.结论 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构成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寒湿困脾、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肝脾不调是其6种基本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舌诊的客观化和现代化研究,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象形成机制。方法:选取6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观察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特点。结果: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色以舌下络脉紫暗、暗淡舌、紫暗舌、瘀斑瘀点、红舌为主;舌形中胖大舌、齿痕舌所占比例均较大;苔质以厚苔、腻苔为主;苔色以黄苔、白苔为主。提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多兼阴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痰浊、水饮、热晕。结论:根据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大量舌诊客观化、现代化研究,推测该病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循环瘀血、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水通道蛋白调节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虚与各种舌象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阴虚与舌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各种舌象对阴虚的诊断权值。结果红舌、黄苔不仅是在阴虚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红舌、黄苔病例中涉及阴虚的比率亦高于其它舌象(P<0.01),红舌、黄苔对阴虚的诊断权值也较高。结论阴虚与红舌、黄苔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剥落苔、燥苔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收集糖尿病肾病不同证型舌象图像数据信息,观察不同证型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TFDA-1舌面诊仪,提取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及脾肾阳虚证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舌象特征,通过研究舌象舌质、舌苔的颜色指标(RGB、Lab、YCrCb)变化,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现代技术对糖尿病肾病证型及其舌象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整理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与舌象指标:对72例研究对象舌色的平均RGB、Lab、YCrCb数值分析后显示:(1)肝肾阴虚组舌色偏红、苔色偏黄;脾肾阳虚组舌色及苔色整体偏白色;气阴两虚组介于二者之间;(2)中医证型与临床观察指标:肝肾阴虚证组:绛红舌及红舌占71.4%,黄苔71.4%;气阴两虚证组:淡红舌占53.8%,黄苔50%、白苔46.1%;脾肾阳虚证组:淡白舌占60.0%,白苔76%。结论:实验数据表明,TDAS2.0图像分析软件所分析的舌象数据结果与临床医生辨证分型结果大致吻合,证实了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等特征存在客观性差异,为临床辨证分型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涎腺超声改变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辨证分型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pS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每个中医证型的患者数量及所占总患者人数百分比。对pSS患者及40例非pSS对照人群进行涎腺超声检查,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超声下涎腺病变总评分,统计pSS不同中医证型亚组及对照组涎腺病变特点,分析pSS患者所属中医证型与涎腺病变的相关性。结果81例pSS患者中医辨证分气阴两虚证(29.63%)、阴虚血瘀证(24.69%)、阴虚燥热证(19.75%)、肝肾阴虚证(16.05%)、阴虚湿热证(9.88%)等5型。与对照组相比,pSS组患者超声下涎腺病变总评分较高(P<0.05)。其中pSS阴虚血瘀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患者超声下涎腺病变总评分高于其余3个中医证型亚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pSS组患者涎腺各病变类型比例均增高(P<0.05)。与pSS阴虚燥热证组相比,其余各中医证型亚组患者腺体低回声结节比例增高(P<0.05),阴虚血瘀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患者腺体萎缩比例增高(P<0.05)。与pSS阴虚湿热证组相比,阴虚血瘀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患者腺体低回声结节、腺体萎缩比例均增高(P<0.05)。与pSS阴虚血瘀证组相比,气阴两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患者腺体萎缩比例均增高(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是pSS患者主要中医证型,pSS阴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患者涎腺病变更为严重,瘀血是pSS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涎腺超声技术(salivary gland ultrasonography,SGU)所显示的腺体低回声结节可作为瘀血辨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疫病中舌象的特征及其在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采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的舌象及其临床证候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了6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男39例(60.0%,39/65)、女26例(40.0%,26/65),平均年龄(78.3±9.0)岁。常见舌象表现:(1)舌色以暗红舌(43.0%)为主,部分患者可见淡红舌(26.1%);(2)舌形常见肿胀舌(36.9%)、裂纹舌(35.3%),部分可见胖大舌(20.0%);(3)舌苔颜色以黄苔(49.2%)、白苔(47.6%)为主;(4)苔质多为腻苔(49.2%)及薄苔(33.8%),部分患者可见剥落苔(12.3%);(5)综合苔质和苔色,以黄腻苔(35.3%)、薄白苔(27.6%)为多。根据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象分析,总体以湿邪为主,同时可见瘀、热、虚等证素,临床证候也多表现为痰湿中阻、湿热壅肺、气阴亏虚且三证之间证候信息互有夹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舌色变化与基础疾病呈高度相关,舌苔变化则与中医证候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多为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145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之间肺弥散功能的差异,试图寻找一些中医证候分类规律.方法:设计IL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45例ILD患者中医证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时测量肺弥散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SB)、弥散常数即肺泡弥散量(DLco/VA),对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弥散功能做统计分析.结果:145例肺弥散功能经统计分析显示气虚痰阻证组DLco/VA低于气阴两虚证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种证候组合形式(单证、两证、三证、四证)之间的DLcoSB、DLco/VA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虚实夹杂证组和虚证组之间DLcoSB、DLco/V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D患者中医不同证候的肺弥散功能比较存在差异.气虚痰阻证型肺泡弥散量比气阴两虚证型低、证候组合形式越多肺弥散功能越差、虚实夹杂证组比虚证组肺弥散功能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