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添雨  张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69-3870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无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慢性胃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并经病理学检查;同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和取病理组织切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查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老年组36例中,Hp阳性13例,阳性率为36.1%,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与出血老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慢性胃炎老年患者组与出血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患者组Hp阳性率与出血老年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伴Hp感染的疾病中慢性胃炎所占比例最高(58.5%),其次为消化性溃疡(46.4%),感染率相对较低的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6.1%);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小儿消化性溃疡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涛 《临床医学》2003,23(4):19-21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89例 5~ 14岁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检测幽门螺杆菌 62例。结果 :小儿消化性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5∶1;十二指肠溃疡占 82 % ,胃溃疡占 14 % .6,复合性溃疡占 3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总阳性率 64 .8% ;溃疡病有遗传倾向的占 3 2 .6% ( 2 9/ 89例 ) ,误、漏诊 2 1例。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小儿内镜检查安全可靠 ,检出率高 ,误诊少 ;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刘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68-2568
目的 对比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B组给予法莫替丁三联治疗,疗程1周.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效果明显强于H2受体拮抗剂.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有较高疗效,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肝源性溃疡58例的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资料。结果:肝源性溃疡多发生于重度静脉曲张,且与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5);肝源性溃疡Hp检出率为58.6%,Hp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率(20.6%)高于Hp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率(8.3%,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有关,肝源性溃疡Hp检出率高,Hp阳性肝源性溃疡出血率高。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 ,对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的适应证[1] 。我们观察了 178例消化性溃疡根除Hp后再感染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2 0 2例 ,男性 15 3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18~ 6 9岁  相似文献   

6.
尹昭红  肖茂良 《临床荟萃》2003,18(24):F003-F003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不但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且影响其愈合 ,并成为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 ,因而根除Hp已成共识[1] 。寻求疗效好、安全、方便、价格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头孢羟氨苄、铋剂 (商品名 :果胶铋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在我院经胃镜证实的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6 0例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 0例 ,胃溃疡 6例 ,复合性溃疡 4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4 4岁…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我们2008-12-2010-06采用雷贝拉唑为主的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55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12-2010-06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住院或门诊病例110例,年龄19~67岁,平均42.17岁.所有病例经胃镜证实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Hp呼气试验阳性,其中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74例.  相似文献   

8.
肝源性溃疡 (hepatogeniculcer,HU)发病率占肝硬化患者18.6 % [1] ,大约是正常人群的 2~ 3倍。常由于肝硬化症状突出掩盖了溃疡的表现以致漏诊率较高而延误治疗 ,我们应用具有一定护肝作用的新型的黏膜保护剂醋氨己酸锌 (zincacexamate ,ZAC)治疗HP阳性HU ,观察其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肝源性溃疡的作用及对肝功能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消化科病区确诊肝源性溃疡 5 4例 ,均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男 39例 ,女 15例 ,年龄 2 4~ 6 6岁 ,平均 (46 .5± 12 .0 )岁。随机分为ZAC组 32例 …  相似文献   

9.
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被认为存在密切的关系。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虽然溃疡创面得以切除,但导致溃疡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137例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进行了Hp的根治,较好地降低了术后溃疡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国Hp的感染率平均为55%[1],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4]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工作者最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及联合用药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附属医院2000年~2002年期间就诊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三组进行治疗观察。结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联合应用雷尼替丁、甲硝唑、庆大霉素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邓宏  丁顺斌  罗劲松 《华西医学》2009,(6):1454-1455
目的:研究分析德阳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5820例消化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696例,胃溃疡(GU)1558例,复合性溃疡(CU)566例。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2.56:1。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7.82岁,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5.8岁。检出率以冬季最高(32.25%),夏季最低(2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90.82%。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季节、年龄、性别和部位相互有关,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邓宏  丁顺斌  罗劲松 《华西医学》2009,(5):1141-1142
目的:研究分析德阳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5820例消化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696例,胃溃疡(GU)1558例,复合性溃疡(CU)566例。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2.56:1。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7.82岁,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5.8岁。检出率以冬季最高(32.25%),夏季最低(2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90.82%。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季节、年龄、性别和部位相互有关,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高动力循环对全身器官的功能改变有显著影响 [1 ] ,我院 1993~ 1997年对 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 ,对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 9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7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9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B超或 CT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硬化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86例 ,隐匿性肝硬化 4例。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依据 Olympus GIFX- 2 0型胃镜检查。2 结果经胃镜检查 32例有消化性溃疡 ( 35 .6 % ) ,男 2 4例( 75 % ) ,女例 ( 2 5 % ) ;其中胃溃疡 9例 ( 2 8.1% ) ,十二指肠溃疡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3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同时分析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34例患者中,Hp阳性者161例,总感染率68.9%,胃溃疡为72.1%,十二指肠溃疡为66.7%,复合性溃疡为78.6%,各单因素分析,Hp的感染率与文化程度、吸烟、辛辣食物、暴饮暴食、工作或生活压力密切相关。结论提高文化程度,戒掉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减压,可降低Hp感染,控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胃炎、胃癌、胃黏膜萎缩、消化性溃疡等重要病原菌之一。为了解幽门螺杆菌在吉林市区胃病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我们2004-01~2005—01对来我院做内窥镜检查的患者随机抽取200例,对其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榆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特点、巨细胞病毒(CMV)及霉菌性食管炎等机会性感染检出情况.[方法]对181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HIV阳性组122例,对照组59例)行胃镜检查,对活检黏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MV感染及细胞刷涂片明确霉菌性食管炎感染.[结果]HIV感染患者消化道症状大多缺乏特异性,其中腹泻及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V感染组Hp检出率22.1%(27/122)明显低于对照组40.7%(24/59)(P<0.01),并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密切相关;HIV感染患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 vs 13.6%;P<0.05); HIV感染组检出CMV感染为4.9%(6/122),霉菌性食管炎为15.6%(19/122),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者存在着上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其Hp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于普通人群,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治幽门螺杆菌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消化性溃疡 (PU)患者根治幽门螺杆菌 (Hp)前后胃窦和食管下段黏膜病理及感染情况的分析 ,探讨Hp和反流性食管炎 (RE)的关系。方法 随机复查 10 5例PU患者 ,其中 74例用三联方案 (铋剂 +阿莫西林 +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根治Hp ,3个月后取胃窦和食管下段黏膜标本作组织学和Hp检查。RE按中国烟台试行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10 5例PU治疗前合并RE(I级 ) 2例 ,胃窦黏膜Hp阳性 74例 ,经抗Hp治疗后胃窦黏膜Hp转阴者 4 5例 ,发生胃镜RE(I级 ) 5例 ,组织学RE(轻度 ) 7例 ;胃窦黏膜Hp持续阳性者 2 9例 ,发生胃镜RE(I级 ) 2例 ,组织学RE(轻度 ) 4例。食管下段黏膜两组Hp均为阴性。虽然Hp转阴组发生胃镜RE和组织学RE数略高 ,但两组R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此外 ,检测 112例各级RE患者食管下段黏膜Hp感染情况 ,Ⅰ、Ⅱ、Ⅲ级RE的阳性率分别为 0 %、15 .5 5 %和 30 .77% ,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PU根治Hp后转阴患者RE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提示PU抗Hp治疗后RE的发生与胃窦黏膜是否感染Hp无明显关系。而RE的病变程度与食管下段黏膜Hp感染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9.
蒋芹  惠雷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1):88-90,9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人β2防御素2(hBD-2)、胃蛋白酶(PG)Ⅰ/PGⅡ、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水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PU患儿,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31)与Hp阴性组(n=53),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炎症评分、hBD-2、...  相似文献   

20.
<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发病原因[1]。研究证实,Hp感染后可介导异常的细胞免疫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进一步促进溃疡形成[2],这一结论也使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黏膜损伤免疫机制中逐渐得到重视。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 17,Th17)是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分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