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罕见的人畜共患病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带菌的肉、鱼、动物及其粪便而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或人体抵抗力下降都可引起感染。我们从1例腰部酸痛患者的尿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  相似文献   

2.
从血中检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郭玉梅(内蒙古集宁铁路医院012000)王军(内蒙古包头铁路医院)红斑丹毒丝菌最初是猪及其它动物的病原菌,引起人类疾病主要是接触病鱼、病兽或其皮革而染,最常见的是类丹毒为一种传染性皮炎,常始于伤口,大多发生在手部,特别是手指...  相似文献   

3.
一株红斑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一名发热患儿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报告于后。一、病例患儿,女,8岁,因反复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入院。体检扁桃体,肝脾,心肺、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皮肤上有红色盘形状斑疹,血培养得红斑丹毒丝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猪红斑丹毒丝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患有猪红斑丹毒丝菌致主动脉瓣心内膜炎的65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反复胸闷、心悸、气促2个月入院,术前血培养证实为猪红斑丹毒丝菌,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脱垂、赘生物形成并重度关闭不全.考虑到患者心功能不全且赘生物较大,在应用青霉素抗感染24 h后,实施了急诊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整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4周后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结论 猪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与职业暴露有关,累及人的心脏瓣膜极为罕见,死亡率高.详细采集病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患者脓液中分离到一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一、病例患者,女,16岁。3年来反复右耳流脓。近日,因前额持续性隐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入院。CT诊断:右顶脑脓肿。取脓液培养出红斑丹毒丝菌。患者经青霉素治疗后,培养转阴,病情好转出院。二、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例住院患者的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株不产硫化氢的红斑丹毒丝菌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一名宫颈癌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 ,现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 ,女 ,52岁 ,因宫颈接触性出血3个月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体检宫颈有一结节状肿瘤 ,活检为宫颈内生型透明细胞型腺癌。入院后取阴道分泌物培养 ,分离出红斑丹毒丝菌。2生物学特性标本在5%CO2 环境中孵育24h ,在羊血平板可见灰白色、细小、圆形菌落 ,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涂片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 ,呈链状排列 ,无芽孢及荚膜。3生化反应采用手工和生物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两种鉴定方法 ,其氧化酶、触酶、硝酸盐还原、动…  相似文献   

8.
谈谈类丹毒     
类丹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病原菌为红斑丹毒丝菌,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阳性。猪最易感染而发生猪丹毒,很多猪为带菌者。牛、马、骆驼、鸭、鸡、鸽、鱼类均能传染本病。当人体表有伤口时,接触上述病原菌即可受染。临床表现:临床分为局限型、弥漫型和败血症型。其中以局限型最为常见,多于伤后1~3日患部出现疼痛,继则发生肿胀和红斑,一周后病损渐向四周扩大。其特点为:①局部可见紫红色、边缘清楚略隆  相似文献   

9.
红斑丹毒丝菌所致肝脓疡国内尚未见报告,我院曾收治过一例,特予报道。病例报告患者萧某,男性,33岁,农民。1966年11月3日因发热6天、右侧胸痛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6天开始发热,伴有畏寒,曾服中药两剂无效。入院前1日呼吸时自觉右侧胸痛,但不咳嗽。大小便正常。既往无慢性咳嗽史  相似文献   

10.
田超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88-1290
孢子丝菌病又称玫瑰花园丁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下组织真菌病,孢子丝菌由Schenck于1898年在美国分离。申克孢子丝菌分布于全球的土壤中,而孢子丝菌病则局限于墨西哥、中南美洲和其他地区,最常见的感染方式是皮肤  相似文献   

1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黏膜、局部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的人畜共患疾病,可表现为结节、溃疡、浸润斑块等慢性皮炎。孢子丝菌病的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混合炎细胞浸润的慢性肉芽肿性改变,深入学习其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孢子丝菌病,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一种致病性真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疾病,常造成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管的感染,发生结节、化脓、溃烂、渗出、结疤等改变,少数情况下波及内脏。由于孢子丝菌常常寄生在自然界的腐木、腐草上,可以存在于土壤中,并常通过皮肤外伤感染给人,因此,这种病在农村和矿区比较多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误诊为皮肤溃疡、疖肿、皮肤结核、肿瘤等,长期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临床表现孢子丝菌病主要侵犯皮肤。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又  相似文献   

13.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肉芽肿性真菌病,为人兽共患病,主要由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而致病,可引起皮肤、黏膜及淋巴管的炎症。其传染源、传播方式和分布模式因致病菌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中,球形孢子丝菌主要引起固定型皮肤病变;巴西孢子丝菌毒性强,是与猫传播的孢子丝菌病最相关的物种。近年来动物感染的病例报道日渐增多,巴西地区也因出现暴发事件而备受国际关注。因此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致病菌种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是双相型病原真菌,在自然条件下表现为菌丝相,而在体内和37℃为酵母相。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人和动物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称之为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1]。该病常常与皮肤的轻微外伤后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质有关。临床上孢子丝菌病分为淋巴管型、固定型及播散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管型,引起皮肤渗出、化脓,甚至溃烂。其次是固定型,常引起面部皮疹,多见于儿童。虽然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发生率不高,但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2]。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的广泛应用,以及恶性血液病和艾滋病等免疫受损人群的不断扩大,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测定砖火丝菌对电离辐射抗力的方法,并对用美国卫生工业制造者协会“筛选程序”分离自棉制医用敷料的2株砖火丝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琼脂平板上砖火丝菌培养物,采用沙洗法(以140目细沙代替常规法中的玻璃珠)洗脱,效果较好。对悬液中及干燥于纱布和琼脂片表面火丝菌,经剂量率为 10~ 20 kGy/ h的60钴γ射线辐照,用剂量-存活曲线法和部分阳性测定法测得γ射线对火丝菌 D10值在 2.0~3.0 kGy之间。其中,部分阳性测定法测得 D10值较高,干燥于纱布表面砖火丝菌抗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应用巢式PCR检测实验小鼠组织中申克孢子丝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实验小鼠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为建立检测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小鼠模型,应用合成的申克孢子丝菌种特异性引物ITS3-SSP进行巢式PCR扩增小鼠皮损组织内核糖体DNA的ITS2靶序列,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形态学鉴定结果对比,观察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的准确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组织学检查可以从11只感染小鼠尾组织中见到染成紫红色的圆形、卵圆形孢子;第一循环PCR检测实验小鼠申克孢子丝菌,只有3只小鼠呈阳性;而巢式PCR检测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性DNA,11只实验小鼠中9只呈阳性;而3只对照组小鼠无一呈阳性。结论本实验结果说明巢式PCR结合种特异性引物ITS3-SSP可以有效检出实验小鼠皮损中的申克孢子丝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组织学检查和真菌培养阴性的标本,本方法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特异性引物鉴定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为建立检测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方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疑似申克孢子丝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表面刮取物、腐烂组织或活检组织中提取DNA,应用合成的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性引物ITS3-SSP进行核糖体DNA内1332靶序列PCR扩增,将检测结果与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观察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17例经形态学检查和/或真菌培养检查证实的组织标本中,有12例扩增出191bp的片段,其中7例组织中发现染成紫红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孢子;而在11例经真菌培养证实为申克孢子丝菌的标本中,有4例样品巢式PCR结果为阴性。结论应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ITS3-SSP结合巢式PCR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敏感,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戴蓓蓓 《全科护理》2010,(12):1108-1108
丹毒是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黏膜破伤而入侵,亦可血行感染。本病起病急,蔓延快,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索治疗尤其是局部的理疗护理在丹毒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毒经及时一观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义称为复发性丹毒.它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并分析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下肢丹毒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丹毒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下肢丹毒3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睡眠障碍、下肢基础疾病、喜荤腥辛辣、体质量指数为下肢丹毒发病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龄、下肢基础疾病、吸烟史、睡眠障碍、肥胖、饮食习惯是下肢丹毒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侵犯皮肤深部、粘膜和体内器官引起的真菌病,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临床诊断为癌、经病理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的3例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69岁。2月前舌右侧边缘突觉烧灼感,进食时疼痛。检查舌右侧中部有1.5cm×1.0cm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