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宁波宋氏女科是浙江"四大"妇科世系之一,起源于唐宋时期,负盛名于浙东,渊源久远,至今其传人仍广泛地分布在宁波、舟山、杭州等地。《宋氏女科撮要》系宋氏女科创始人宋广平27代孙宋林皋于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录家传之所藏、记生平之所验编撰而成。书中对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病作了详细阐述,充分反映了宋氏妇科强调辨证审因、重视气机调理、用药娴熟灵活的主要学术思想与临证诊疗经验。全书理法方药俱备,为后世妇科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本文阐述了《宋氏女科撮要》现存的主要版本,对历代所存不同的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考辨,并探讨了宋氏女科的主要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浅议明代医家薛己调治妇科病临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著名医家,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薛己业医,以歧黄之学为宗,兼采诸家之长,通晓内、外、妇、儿、骨伤诸科。其妇产科医著主要有《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是薛己对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所作的校注重定,薛己所注,不是一般的随文敷衍,不局限于文字的考订,而是扶微阐幽,引申发挥,并附录了大量自己的临证经验,从而使《校注妇人良方》成为流传很广的版本《。女科撮要》精辟论述了经、带、胎、产及妇科杂证的论治,是薛氏妇产科临床经验的荟萃。本文试就薛己有关调经特色作一浅要分析。1气血病机…  相似文献   

3.
《保婴撮要》之卷十六是一卷小儿伤科专篇,该卷阐述了薛氏诊治小儿伤科独具匠心的学术思想和十分丰富的治伤经验。文章拟从《保婴撮要》的学术思想和治伤经验浅议其对中医小儿伤科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傅山及其《傅青主女科》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清代医家傅山生平事略及其代表代《傅青主女科》主要学术思想的研讨进展作了概述,认为傅山对中医妇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所著《傅青主女科》以肝脾肾三脏为纲,平正扼要,辨证详明,理法严谨,用药得当,是一本比较要合临床实用的妇产科全书,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清代名医傅青主,山西省阳曲县人,明末清初文人兼医家。青主精于医术,勤于临证,擅长妇人科。著《傅青主女科》一书,理法严谨,方药简效,其学术思想注重肝、脾、肾三脏,主张调理脾胃,滋补气血,疏解肝气,尤以升发清阳,畅郁悦脾,独有新意,对于诊治妇产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兹将傅氏妇科有关柴胡的运用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竹林寺女科证治》将僧医与中医融为一体,是僧医及浙派妇科的代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妇科乃至中医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竹林寺女科证治》"嗣育"思想体系完备而又自成风格,本文基于对该书学术思想的研习及体会,将其"嗣育"思想归纳为嗣育以男子为主、注重后天补益、强调种子时候、提示药食宜慎、警示暗产须防等5个方面,总结该书对"男子十四难嗣"及"女子十一不孕"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处方遣药及临证加减,并且概述该书重视男子、提倡节欲、重视情志因素等学术思想在嗣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竹林寺女科证治》的嗣育思想,对现代临床不孕不育的治疗仍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英按语、张山雷笺疏,遂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它对血崩的治法、带下的病机、妊娠卒倒及肿胀的病因、小柴胡汤通治热入血室等女科证治问题论述详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临床价值较高,体现出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结论]《沈氏女科辑要》证治疾病灵活变通、补偏救弊,对于当今中医妇科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名著《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原文,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结果]经研究提炼,《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辨证求本,审因论治;遣方用药,贵在变化;内伤杂病,法于丹溪;女科诸证,注重血气;饮食男女,为病多端;重视脉理,以观吉凶。[结论《]世医通变要法》全书二卷,论及内、外、妇、儿及耳鼻喉诸科,凡二百余证,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学术传承方面颇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为研究对象.总结杨士瀛儿科脾胃学术思想和临证诊治特点,认为杨士瀛对儿科疾病的阐发和调治有独到之处.其脾胃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对宋以后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妇科疾病的发生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傅山先生十分重视疏肝法的运用,纵观《傅青主女科》全文,用方七十余首,约三分之一涉及疏肝之法,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均有独到之处。本文对《傅青主女科》中疏肝诸法在妇科病证中的应用予以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傅青主女科》为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所著,专为女科所设,书中列有带下、血崩、调经、种子、妊娠、产后等妇科常见疾病。其中傅氏对不孕症的治疗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治法方药对后世影响颇大。从《傅青主女科》种子门来看,傅氏治疗不孕症强调补肾、注重肝脾、交通心肾、扶正祛邪,再结合调经门,傅氏已经认识到种子需先调经,从以上几个方面探析傅氏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以期让更多医者了解其中精髓,丰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景岳,又名介宾,字会卿;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妇人规》是其所著《景岳全书》中妇科专篇,对妇科经带胎产均有详细论述.其对于妇科病的辨证论治,尤重视调补脾胃.  相似文献   

13.
《傅青主女科》是中医文化宝库中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妇产科专著之一,带下病作为《傅青主女科》中首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傅氏带下病治疗思想、辨证、用药特色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更好地辨证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傅青主与《傅青主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傅青主的生平,及其代表性的医学著述。着重分析了《傅青主女科》的真伪,介绍了《傅青主女科》主要学术思想及其用药特点,并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的贡献亦有所描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浙派妇科具体内涵,总结各流派的起源传承、著作文献、学术思想等。[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研究,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明确浙派妇科包含具体流派,整理其传承脉络、发展历史及相关著作文献,归纳其学术思想,探讨浙派妇科的传承。[结果]浙派妇科具体包括萧山竹林寺女科、宁波宋氏妇科、海宁陈木扇女科、绍兴钱氏妇科、杭州何氏女科以及其他妇科流派。这些妇科流派最早起源于五代,传承千百年,学术思想总体特色有历史悠久,学术著作众多;重视问诊,活用生化加减;用药轻灵,重视疏肝解郁;衷中参西,勇于开拓创新。同时各流派保留各自特色:竹林寺女科融合民间医学与佛教医学的特色;宋氏妇科和陈木扇女科继承宫廷医学辨证严谨、理法方药俱全的特色;钱氏妇科和何氏女科源于越地,其学自成一派。在传承方式上浙派妇科有传统传承方式之家传与师带徒,现代传承方式之学堂与高校教育。[结论]浙派妇科包含多个传承千百年的中医妇科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学术著作丰富,学术思想各具特色。在传承上,师带徒结合学校教育、组建学术流派工作室的方式更有利于浙派妇科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清代《竹林女科证治》在"痰湿体质"月经诸病病机特点、用药心得等方面的学术经验与理论价值。[方法]以历史学、文献学之研究方法,搜集《竹林女科证治》中所有论因"痰"导致月经不调的文章,探析其对"痰湿体质"月经病的贡献。[结果]《竹林女科证治》中阐述了"痰湿体质"月经病独特的致病机理,其重视体质论及后天之本,认为气机郁滞是"痰湿体质"月经病致病之关键因素;临证虚实分治月经病,处方灵活,善于变通,常以二陈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各种痰湿体质月经病。用药巧选地骨皮治疗各种痰热型月经病。同时,其重视方剂中药物炮制,以增强临床疗效。[结论]《竹林女科证治》是一部颇有影响的临床实用妇科专著,在阐述痰湿体质与月经病的形成机理及治疗等方面多有卓见,为后世医家论治月经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学习并解析《傅青主女科》诊治妇科痛证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认为《傅青主女科》论妇科痛证之病机,痛经实则责之肝,虚则责之肾;妊娠痛证责之肝脾肾;产后身痛责之气血风冷。治则重五行生克制化,论治重调气血冲任,辨证灵活独到。治疗上经行腹痛推四物,产后身痛推生化,制方严谨,用药清灵,以求至简,对后世妇科痛证之治疗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傅青主女科》内容简要,选方实用,流传极广,是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著。该书所栽83首方,其中运用白芍的有33首,占39.76%。白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功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广泛应用于经,带,胎,产等各种妇科疾病。全书论述简要,理法严谨,药简方效,切于实用。通过对该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对其学术思想的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以小儿科为哑科,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之说,诚以小儿病难医,而尤在难于诊断。宋以前尚无儿科专书。至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问世,方启儿科专著之发端。《小儿药证直诀》虽然书仅三卷,然于小儿病诊法则从不同视角创立了规范,对后世小儿疾病的诊治具有深远影响。现就其主要诊法学术思想探析如下。1重视小儿体质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灵枢·逆顺肥瘦篇》谓:“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诸病源候论·百病候》亦云“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钱氏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小儿的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以寒立论,其研治对象是寒邪为主因的外感疾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是以不少医家认为《伤寒论》治寒不治温,扶阳而不顾阴,以致仲景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显赫医坛,被医家公认,而他存阴的学术思想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仲景不仅重视人之阳气,也十分重视人之阴津,时刻不忘救阴,这一基本精神,贯穿在《伤寒论》的始终。故陈修园说:“《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以‘存阴津’三字为主”,可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