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62-163
目的 评价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8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长春瑞滨2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分别联合顺铂2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3个周期治疗;76例采用GP方案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50例采用NP方案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术后6月后行胸部CT和腹部B超检查,观察肿瘤有无复发,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GP组术后半年的有效率略高于NP组,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两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术后辅助治疗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简称GO方案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简称GP方案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28 d为一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GO方案组20例,CR1例,PR8例,有效率为45%;GP方案组20例,CR1例,PR7例,有效率为4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相似;GO组脱发、胃肠道反应较GP组减少(P<0.05).结论 两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相近;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相似,而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将6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GP组和DP组各34例,GP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DP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GP和DP组的有效率(R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GP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贫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DP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DP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GP和DP化疗方案均适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两种化疗方案在疗效及毒副反应方面比较均无明显优越性,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耐受情况及药物的毒性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探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潮州医院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联合长春瑞滨(NP)方案治疗有45例,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P)方案治疗有4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P方案有效率为40.00%,GP方案有效率为4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NP治疗方案中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4.44%、4.44%,NP治疗方案中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3.3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方案)和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耐受性好,毒性作者较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3.75%,控制率77.08%;毒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为主,且Ⅰ-Ⅱ度者居多。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明显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刘琳 《北方药学》2013,(8):85-8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9月入我院肿瘤中心治疗的64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水平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GP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158-160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41例)、干预组(n=41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干预组疗效比对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对比组毒副反应率明显比对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有助于疾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一年生存率与毒性反应。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HKD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用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version4.2.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8个研究1741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在总缓解率和一年生存率上无区别,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恶心呕吐发生率与神经系统反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疗效相似,在毒性反应方面各有利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成的GP方案与长春瑞滨(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通过GP和NP两个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 8例。结果 GP组和NP组有效率分别为4 7.2 %和4 3.8%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且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誉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7年11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完成2~4个周期的化疗。结果:40例患者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0%(16/40)总的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70%(28/40)。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血液性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其余的毒性反应较轻,可以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是标准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应用(GP)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应用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便秘、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通过病情观察、饮食指导、预防感染、预防出血等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完成了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某院于2017年2月3日~2019年3月4日阶段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以中心随机化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6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康莱特,记录两组临床总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结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分析,观察组27.27%略高于对照组22.2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61.01±7.97)、CD4(37.64±8.35)、CD8(32.10±8.13)高于对照组(52.12±6.40)、(29.86±6.99)、(25.31±5.6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5.00%,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升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5例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并与35例使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患者比较,连续2个治疗周期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所有患者电话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吉西他滨组有效率为31.4%,多西紫杉醇组有效率为34-3%,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多西紫杉醇组(P〈0.05):多西紫杉醇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概率显著高于吉西他滨组(P〈0.05);两组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概率均较高.但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血红蛋白减少和肝肾功能受损的概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在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时主要注意患者的血小板调控以及预防恶心呕吐,使用多西紫杉醇治疗时则要注意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评价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HKD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用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Version4.2.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有7个英文期刊文献研究1 561例患者,10个中文期刊文献研究864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英文期刊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在总缓解率上无区别,在一年生存率上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方案优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中文期刊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套方案在总缓解率和一年生存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关于毒性反应方面的报道,中英文期刊文献Meta分析结果一致,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英文期刊文献在评价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上有区别。应重视提高中文期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同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姜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43-1344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长春瑞滨组)12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吉西他滨组)12例,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患者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均优于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吉西他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长春瑞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长春瑞滨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相对较吉西他滨组高,吉西他滨组血小板减少高于长春瑞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静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54-55,58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和顺铂组(DC组)42例及吉西他滨和顺铂组(GC组)42例。同一方案治疗2个周期评估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评价入组的84例患者的近期疗效,DC组和GC组有效率分别为45.2%和40.5%,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加顺铂与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两者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用于临床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郝雁冰  王丽  陈万生  李彦明 《河北医药》2011,33(12):1768-1770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1组给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GP组),另1组给予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TP组),观察2组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GP组的PR为53.3%,TP组的P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艾迪联合GP方案(中药艾迪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毒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NSCLC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33例)及B组(35例).A组采用艾迪联合GP方案治疗,B组接受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药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75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21例单纯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单药组),54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联合组),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23.8%和40.7%(χ2=1.881,P>0.05),WBC减少总的发生率57.1%和55.6%(χ2=0.015,P>0.05),PLT减少总的发生率52.4%和35.2%(χ2=1.863,P>0.05)。结论:单药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后者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前者,但是该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