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尿α1-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α1微球蛋白(α1-MG)是反映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指标。本文对高血压患者尿中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α1-MG)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其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β_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高血压病患者62例,同时测定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常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旨在评价高血压患者血和尿β_2-MG浓度改变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意义。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和尿液β_2-MG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r和BUN(P<0.01),并且与Cr、BUN成正相关,(r=0.634、0.8),与Ccr成负相关,(r=-0.939)。随着病程长、病情重,血、尿β_2-MG明显升高,Ⅲ期患者血、尿β_2-MG显著高于Ⅰ、Ⅱ期(0.05>P>0.01)。本组病例中还发现在Cr、BUN、Ccr正常患者中血、尿β_2-MG已升高。以上提示β_2-MG不但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而且可以较早预示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是测定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在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50例心力衰竭、37例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浓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尿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随着心衰程度或高血压病程度加重,血、尿β-MG逐渐升高,血清β_2-MG与血肌酐高度正相关。提示血、尿β_2-MG可作为评价心功能损害和高血压性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原地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地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严重缺氧、感染、体循环瘀血等原因,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时通常血尿素氮、肌酐只有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2以上时升高,故会延误病情,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本文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为指标,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化瘀治疗加用祛浊治疗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病人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观察病人随机分为祛浊益气补肾化瘀组(治疗组)30例、益气补肾化瘀组(对照组)30例,两组疗程均为60 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尿β2-MG、尿α1-MG、uAl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α1-MG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祛浊益气补肾化瘀治疗可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显著降低尿α1-MG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Fins)、C-肽(FC-P)、果糖胺(FTM)及血糖(FBG)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探讨DM肾功能早期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5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40例正常老年人作对照。方法: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P<0.05),而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结论:结果提示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脏功能损害程度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 (α1-MG)、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和尿微量白蛋白 (uAlb)的检测对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采用RIA法分别测定了SLE患者的尿α1-MG、尿β2 -MG和uAlb ,并与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SLE患者的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测定结果分别为 ( 4 7 80± 5 4 30 )mg/L、( 339 70± 2 35 0 0 ) μg/L和 ( 6 4 30± 75 5 0 ) μg·mL-1,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SLE组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SLE患者中尿常规异常组的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的测定结果为 ( 4 6 30± 5 5 4 0 )mg/L、( 4 97 90± 2 2 5 4 0 )ug/L和 ( 99 90± 71 70 ) μg·mL-1,分别与尿常规正常组比较 ,尿α1-MG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尿 β2 -MG和uAlb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尿常规异常组明显高于尿常规正常组。结论 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的测定能够反映SLE患者早期肾损害 ,且对于评价肾脏受损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A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 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8 例,根据尿蛋白排出率(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ER <30 mg/ 24 h)68 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0 mg/ 24 h≤UAER<300 mg/ 24 h)40 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尿ACR、尿α1-MG、尿β2-MG 和血清CysC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各指标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尿ACR、尿α1-MG、尿β2-MG 和血清CysC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均<0. 05)。糖尿病肾病组的尿ACR、尿α1-MG、尿β2-MG 和血清CysC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 均<0. 05)。尿ACR、尿α1-MG、尿β2-MG 和血清Cys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23、0. 851、0. 755 和0. 702,敏感度分别为84. 4%、75. 0%、71. 9%和62. 5%,特异度分别为96. 4%、85. 5%、81. 8%和67. 3%。结论 尿ACR、尿α1-MG、尿β2-MG 和血清CysC 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大于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DU组)和单纯糖尿病肾病组(ADN组),并设立非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DU组)以及老年健康对照组(AN组).测定所有病例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以及血β_2-微球蛋白的水平,计算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在ADU组高于ADN以及DU组.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与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分别呈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以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的268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计算NLR、PLR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肌酐(Ucr),以α1-MG/Ucr、β2-MG/Ucr和RBP/Ucr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炎性指标与肾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94例)的NLR和PLR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94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NLR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NLR、PLR四分位数的递增,患者UACR及RBP/Ucr、α1-MG/Ucr、β2-MG/Ucr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LR、PLR与UACR、RBP/Ucr、α1-MG/Ucr、β2-MG/Ucr均呈正相关(r=0.254~0.385,均P<0.01),与eGFR呈负相关(r=-0.328、-0.151,均P<0.01)。ROC曲线显示,NLR判定UACR>30 mg/g、eGFR<60 ml·min-1·(1.73 m2)-1及肾小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0.679、0.717、0.702、0.737,灵敏度分别为75.29%、85.87%、80.88%、83.74%、85.59%,均优于PLR(AUC分别为0.639、0.639、0.659、0.644、0.676,灵敏度分别为58.05%、75.00%、63.24%、65.04%、58.56%)和hs-CRP(AUC分别为0.597、0.559、0.618、0.644、0.653,灵敏度分别为62.50%、30.12%、63.93%、68.42%、70.87%)。结论NLR和PLR与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NLR在综合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PLR和hs-C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水平变化 ,探讨血 β2 MG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对 44例糖尿病患者和 2 0名正常人进行血 β2 MG、尿 β2 MG、尿α1 MG及GFR检测及对照分析。结果  (1)病程 <1年和 >10年糖尿病患者血 β2 MG与GFR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P <0 .0 1) ;(2 )糖尿病患者血、尿 β2 MG及尿α1 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其尿α1 MG水平增高更明显 (P <0 .0 1) ;(3)病程 <1年的糖尿病患者其GFR值高于对照组 ,病程 >10年者其GFR低于对照组。结论 GFR与血 β2 MG具有一定相关性 ,尿α1 MG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其灵敏性高于血、尿 β2 M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A组(降糖的同时口服ACEI类降压药)和B组(降糖的同时口服非ACEI类降压药),检测各组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IV胶原(CIV)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低于B组(P〈0.05);肾小管功能指标中尿RBP明显低于B组(P〈0.05),而NAG、α1—MG、CI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I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而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应提前使用ACEI类降压药。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SBP、DBP及平均动脉压(MAP)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初诊或停药2周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PP、SBP、DBP和MAP检查,以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2.6mg/L作为肾损害的标准,分为肾损害组和非肾损害组,其中肾损害组84例,非肾损害组96例。将两组血压参数进行比较,并与血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肾损害组PP[(59±10)mmHg]及SBP[(168±28)mmHg]较非肾损害组[(41±8)mmHg,(151±10)mmHg]明显增高。(2)相关分析显示血β2-MG与PP、SBP呈正相关,尿β2-MG与PP、SBP、DBP、MAP呈正相关。其中与PP、SBP相关性较好。结论PP与SBP、DBP、MAP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而PP、SBP增大是导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应用一线核苷(酸)类(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门诊诊治的CHB患者68例,其中应用ETV治疗22例,TDF治疗26例,TAF治疗20例,随访观察6 m。检测血肌酐(sCr),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在治疗24±2 w后,ETV治疗组、TDF治疗组和TAF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3.2±5.4)U/L、(31.4±8.2)U/L和(32.7±6.1)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3.8±7.6)U/L、(24.3±9.2)U/L和(22.9±7.8)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3.0±0.7)lgIU/mL、(2.9±0.5)lgIU/mL和(2.8±0.6)lgIU/mL,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α-微量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体检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CystatinC、α1-MG、NAG、β2-MG、mALB的含量,并以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结果病例组尿液中的Cystatin C、α—MG、NAG、β2-MG、mAL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尿α1,MG曲线下面积为0.906,β2-MG曲线下面积为0.855,较尿mALB、CystatinC、NAG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0.001)。结论尿α1-MG和β2-MG的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CystatinC和NAG,尿液中不同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监测,对预防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n=36)、川芎嗪组(n=36)及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n=36),进行12周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α1-微球蛋白(α1-M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同时监测肾脏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川芎嗪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5±4.85)mg/L、(3860.7±313.2)μg/L、(186.3±15.1)μg/L,治疗后降为(19.0±4.11)mg/L、(3109.5±301.3)μg/L、(136.1±14.5)μg/L;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3±4.79)mg/L、(3845.4±307.1)μg/L、(185.5±14.7)μg/L,治疗后降低为(18.9±3.79)mg/L、(2985.4±290.9)μg/L、(135.9±14.1)μg/L;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6±4.82)mg/L、(3864.2±311.3)μg/L、(185.8±114.8)μg/L,治疗后降为(14.4±3.58)mg/L、(2107.6±282.5)μg/L、(105.3±13.9)μg/L;SRA、IRA的Vs、Vd、Vm增高(P〈0.05),AT缩短(P〈0.05),PI和RI降低(P〈0.05),以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川芎嗪与厄贝沙坦均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发挥防治作用,两者联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α1-微球蛋白/肌酐(alphal-microglobulin to creatinine ratio,α1-MG/Cr)的独立相关因素,来寻找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α1-MG排泄的方法。方法对105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α1-MG和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高血压患者α1-MG/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α1-MG/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脉压(β=0.07,P<0.01)、同型半胱氨酸(β=0.04,P<0.01),载脂蛋白AI(β=-1.10,P<0.01)和年龄(β=0.10,P<0.05)。结论降低24h脉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载脂蛋白AI的水平,可能是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α1-MG排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介入治疗后尿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后的尿微球蛋白 (MG )变化。方法 根据肾动脉造影结果将 69例入选病人分为严重狭窄组 44例 ;轻度狭窄组 2 5例。记录两组肾动脉及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 ,同时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 3个月尿α1和 β2 MG ,并比较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严重肾动脉狭窄组病人术前尿α1 MG[(5 2± 2 5) μg/L比 (3 0± 2 7) μg/L ,P <0 0 0 1]和 β2 MG [(3 77± 173 )μg/L比 (2 0 2± 184) μg/L ,P <0 0 0 1]较轻度狭窄组显著升高。但两组尿α1 MG均未高于正常上限(<6μg/L)。肾动脉支架术后 3个月严重狭窄组尿 β2 MG较术前明显下降 [(2 3 7± 187) μg/L比(3 77± 173 ) μg/L ,P <0 0 1] ,而尿α1 MG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轻度狭窄组术后 3个月尿MG水平与术前无变化。在随访期内严重狭窄组血压改善较轻度狭窄组明显 (62 5%比 9 1% ,P <0 0 1)。而再住院率 (2 2 5%比 9 1% )、死亡 (5%比 0 )及肾功能衰竭 (5%比 0 )发生率较轻度狭窄组增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 ,持续性术后尿 β2 MG升高 (OR =3 0 1,95%CI 1 0 1~ 8 95,P =0 0 3 6)是肾动脉支架术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