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分级干预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7例重症患者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分级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肠内营养干预;分级组则开展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进行干预.分析2组热卡达标情况,干预前后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可以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测、科学的耐受性评估、正确的实施方法、合理的药物使用和生态免疫制剂的适当添加等进行防治。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时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但在临床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是目前重症患者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重症患者应激状态下的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增多。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够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腹泻、腹胀以及感染的发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目前已被应用于多种重症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肠内营养监测项目及营养供给不同方法带来不同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93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肠内营养喂养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严格按照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肠内营养监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监测营养供给过程的并发症及营养效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吸入性肺炎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上臂围、小腿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14天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规范的肠内营养治疗操作流程及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补给所引起的并发症问题,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佳萍 《全科护理》2021,19(36):5085-5089
从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标准、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以及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化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流程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耐受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35-4436
探究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临床措施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我院进行96例肠内营养胃炎的重症患者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期间所采用的营养液类型、是否采用导泻、灌肠、促胃动力药物以及是否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进行组别细分,统计、对比不同小组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营养液类型(整蛋白型优于短肽型)、早期导泻(是优于否)、早期灌肠(是优于否)、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是优于否)以及补充白蛋白(是优于否)等措施小组,组内统计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早期,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整蛋白型营养液、导泻、灌肠、服用促胃动力药物以及等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淄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8例NICU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较未行肠内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综合性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19例入住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入ICU后根据24小时内各项监护指标及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检查,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肠内营养量、速度、血清白蛋白(Alb)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总结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随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肠内营养耐受的最大维持量降低、达最大维持量的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腹泻发生与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肠内营养并发症中以腹泻最为常见。结论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一些危重患者无法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TEN),而需以静脉营养(PN) 肠内营养(EN)形式实现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重症患者再入ICU后的预后及与之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4日至2011年12月29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进行治疗的2 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是否再入ICU分为未再入组(A组)和再入组(B).所有治疗都按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诊疗常规及相关临床指南,在专职ICU主治医师的参与下进行.结果 再入ICU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ICU时间,也是患者ICU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46,95%CI 1.27-3.973,P=0.005).进一步以再入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与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首次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16以及非外科患者.结论 再入ICU是重症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而造成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与患者首次入ICU的基础情况密切相关,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富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乳剂对危重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富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乳剂对危重病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连续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9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缓释淀粉EN乳剂组(研究组)和标准EN乳剂组(对照组),各47例,分别给予等热量的EN支持,观察E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胰岛素(Ins)、餐后2h血糖(2hBG)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以及EN治疗7d内的累积胰岛素应用剂量。结果 EN治疗前,两组患者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治疗7d后,研究组患者的FBG及2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GHb及In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研究组AUCg及AUCi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EN治疗期间,研究组累积应用胰岛素的剂量少于对照组(P〈0.01)。EN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TP及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间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EN耐受情况及胃肠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标准EN乳剂相比,在改善危重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保证EN耐受的基础上,富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明显减少了患者因EN所导致的血糖升高及胰岛素用量,可能有利于减少高血糖并发症带来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维持滴注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腹胀、腹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0月至2019-03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需肠内营养液维持滴注的1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室温组、恒温器37~40℃组、恒温器28~30℃组,每组各 50 例,观察并记录鼻饲后7-14天内腹胀、腹泻发生的例数,实验结束后分别计算各组腹胀、腹泻发生率。结果:①. 室温组、37~40℃组、28~30℃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6%,10%,14%,三组腹泻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2.25,P=0.002);②. 室温组、37~40℃组、28~30℃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分别为24%,6%,8%,三组腹胀发生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799,P=0.012);③通过Bonferroni方法两两比较,其中室温组腹泻、腹胀发生率最高,37~40℃与28~30℃组间腹泻、腹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当提高肠内营养液温度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液相关腹泻、腹胀发生率,肠内营养液温度保持28~30℃可满足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可简化护理操作,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评估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并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7例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肿瘤危重患者,按照指南规范治疗24 h,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标准作为治疗终点.按治疗前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差值(△SOFA)分为△SOFA≤1组(27例)与△SOFA>1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清除率、Pcv-aCO2等指标的差异及与△SOFA的相关性.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SOFA≤1组与△SOFA>1组MAP[mm Hg(1 mm Hg=0.133 kPa):54.48±4.95比54.45±4.30]、每小时尿量(ml:19.33±4.53比20.55±5.54)、CVP (mm Hg:3.48±1-81比3.25±1.16)、ScvO2 (0.571±0.042比0.578±0.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OFA>1组比较,△SOFA≤1组Pcv-aCO2 (mm Hg:7.80±2.20比9.39±0.97)、SOFA评分(分:6.33±2.11比9.50±1.24)显著降低(均P<0.01).在容量复苏后24 h,△SOFA≤1组与△SOFA>1组MAP(mm Hg:73.48±6.12比71.30±7.30)、CVP(mm Hg:6.85±1.26比6.50±1.28)、ScvO2(0.693±0.032比0.684±0.039)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v-aCO2(mm Hg:3.02±1.59比8.21±2.23)、每小时尿量(ml:71.41±6.74比51.70±7.50)、SOFA评分(分:6.03±2.56比10.05±1.61)、乳酸清除率[(27.71±11.46)%比-(0.78±1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及Pcv-aCO2、乳酸清除率与△SOFA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2、0.745、-0.631,均P<0.05).结论 Pcv-aCO2可作为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指标,也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etary fibre and enteral feeding intoleran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results are equivocal.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fibre on enteral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MethodsWe searched five databases from inception to July 12, 2021. Data were expressed as mean difference or odds ratio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ResultsThirteen studies enrolled 709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ietary fibre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isk of diarrhea (OR: 0.46, 95% CI: 0.30,0.69, P < 0.001), regurgitation (OR: 0.28, 95%CI: 0.13, 0.60, P < 0.05), vomiting (OR: 0.40, 95%CI: 0.17, 0.92, P < 0.05), constipation (OR: 0.21, 95%CI: 0.09, 0.47, P < 0.001) and mortality (OR:0.34; 95%CI:−0.13, 0.91;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fibre free group. Besid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n time to reach full enteral nutrition (MD:−2.08; 95%CI:−4.05, −0.12; P < 0.05), the duration of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MD:−4.62; 95%CI:−6.60, −2.64; P < 0.001) and hospital stay (MD:−6.42; 95%CI:−9.49, −3.36; P < 0.001) in the dietary fibre group.ConclusionsDietary fibre supplementation ma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enteral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83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的耐受性,并对影响耐受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有36例占43.4%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47例占56.6%出现不耐受的现象,经相应处理后有27例患者能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鼻饲药物是影响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结论 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除与患者年龄、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有关外,还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鼻饲药物护理等因素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teral nutrition(EN) by nasogastric (NG) tube in ICU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several nurs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patients' tolerance. Methods 83 patients using EN with NG tube in ICU were collected.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e 83 patients, 36 patients (43.3%) could tolerate very well, 47 patients (56.6%) couldn't tolerate.After treatment 27 patients' tolerance was fair, the other was poor.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PACHE-Ⅱ score, 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albumin level,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or not we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olerance of NG tube feeding. Conclusions Patients' feeding with NG tube was well-tolerated in ICU.Besides the factors from patients as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status and level of serum albumin,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9.
对危重症患者而言,早期启用肠内营养(EN)不仅是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在维持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任何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都与剂量相关,营养治疗亦是如此。理想的EN目标在于供给的量与质能够带给危重症患者最大获益与最小伤害,而充分营养供给并避免医源性营养不良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但是,早期EN的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恰当的供给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认识这些可能的风险并予以规避是ICU医护人员需要重视与了解的必要知识。在一些严重的或特殊疾病状态下,及时评估及调整EN治疗方案才可能实现其理想目标,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OVID、E1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纳入1 2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监测胃残余量组可降低呕吐的发生率(P0.05),但两组在肺部并发症和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摄入和预后情况由于结局指标、干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等原因未能做Meta分析,只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监测胃残余量的有效性仍有待研究。今后尚需开展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对监测胃残余量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