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律失常是随着脉诊的运用而被发现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记载了包括迟、速、动、促、结、代等节律失常的脉象达20余种。汉·张仲景《伤寒论》,有“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的记述,并已明确地将“心动悸”和脉律失常作了联系。由于临床上脉律失常和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多有将有关内容放入惊悸、心悸、怔忡等疾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气虚13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主血、主阳气 ,血赖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 ,荣养四肢百骸。故《素问 :五脏生成篇》云 :诸血者 ,皆属于心。而心脏以阳气维持其生理功能 ,鼓动血液运行。心脏亦因有血液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心阳不振、心气虚弱则无以保持血脉的正常活动 ,亦致心失所养而作悸。心之阳气不足 ,一则致心失所养 ,心神失摄可为心悸 ,即本身功能低下。再则是心阳不足 ,气化失利 ,水液不得下行 ,停于心下 ,上逆亦可为悸。另外心气不足 ,血行不畅 ,心脉受阻 ,亦可致惊悸怔忡。因此心气不足而致的惊悸怔忡 ,常虚实夹杂为患。若病后失于调养 ,或思虑过…  相似文献   

3.
心悸是指病人心中动悸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见参差不齐的一种病证。可分为惊悸,怔忡两种。悸者,心卒动而不宁。惊者,心跳而易惊。因惊而发,心悸时作时止称“惊悸”。不因惊而发,心中躁动不安,无休止之时者,谓之“怔忡”。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及部分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及中医教科书均以上、中、下三消分证,而从肺、胃(脾)、肾论治。少有从心、肝论治者。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糖尿病当从五脏论治的整体观念,本文仅论从心、肝论治糖尿病,浅述如下:1 从心论治 消渴病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从心得之古已有论述。明·周慎斋《慎斋遗书·渴篇》有:“心思过度,……此心火乘脾,胃燥而肾无救”发为消渴  相似文献   

5.
心衰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素琴 《河北医学》2002,8(3):283-284
“心衰”中医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积聚的范畴 ,往往数证合并存在 ,现代医学将“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左心衰竭多为心悸、喘证二证并存 ,右心衰竭多为心悸、水肿、积聚三证合见 ,全心衰竭数证并存 ,所以辩证分析时 ,必须综合考虑。现将心悸、水肿、喘证、积聚的病因病机逐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心悸 :心悸分惊悸、怔忡。惊悸多为外因所致 ,因惊恐而悸 ,突发突止 ,全身症状轻微 ;怔肿经常反复心悸不安 ,无惊即悸 ,惊则悸重 ,全身症状较重。“心衰”患者多为心悸日久 ,反复发作 ,无惊即悸。有惊则心悸加重 ,或劳累…  相似文献   

6.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胸跳动、心慌不安的证候。轻者心下筑筑,跳动不宁,休作有时,不能自主,谓之“惊悸”;重者胸腹惕惕,无有宁时,谓之“怔忡”。因其心跳不宁,临床上惊悸怔忡常合称为心悸。我们在杨绍伯主任医师指导下采用补益心气法为主的益心除悸汤加减治疗心悸收到较好治疗效果。报道如下:基本方组成:太子参(或党参)、麦门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紫丹参、桂枝、炙甘草等。方中太子参(或党参)补益心气,麦门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共为主药益心气,养心阴。紫丹参活血祛瘀,桂枝温阳散寒,两药相配,温阳活血,助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瓣膜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心痹、惊悸、怔忡、水肿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而发为痹,病延日久,或仅复感受外邪,由关节肌肉侵犯血脉,遂由血脉累及心脏。出现心悸、喘息、咯血等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心脉瘀阻。如《素间·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一、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行宽教授应用宁心定悸汤治疗心悸经验。王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位在心,与肺、肝、胆关系密切,心之气营亏虚,肝胆失疏或胆虚气怯,痰气内停,或痰气蕴热化火扰动心神或胆腑,均可导致心悸。针对病机,遵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心病怔忡宜温胆"思想,创制宁心定悸汤以补益气营,化痰清热,疏肝利胆,宁心定悸,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心前区不适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指出。“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是矣.”沈明宗也说:“悸者,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之貌也。”仲景从临床中发现,人体一旦感受外邪,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影响于心,当心发生病理变化后,心悸往往是病人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现就《伤寒论》对形成心悸的病机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胆附于肝,其经脉落肝,《难经·四十二难》中说:“胆在肝之短叶间。”肝胆疾患与情志有关,而胆气盛衰常涉及情志活动变化。临床上某些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精神情志病变也从胆来论治。胆内贮藏胆汁,《灵枢·本输篇》称它“中精之府。”“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汁疏泄下行,注入肠中以助消化饮食物。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忧郁;酒食  相似文献   

11.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异常,轻者动惕不安,休作有时;重者心胸震动,不能自主,无有宁时。古代医籍将心悸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多因受惊及恼怒而发,症状较轻,时间短暂;怔仲是外无所惊,心筑筑震动,稍劳则加剧,病情较重。但是,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仲。怔仲患者,易受外惊,可使心悸加重,二者皆属于心悸范围。  相似文献   

12.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每于情志波动、劳累后发作,并伴胸闷、气短、失眠、眩晕诸症,与西医学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症状相似[1].心悸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惊悸"等.孙天福教授系全国中医临床优...  相似文献   

13.
韩旭  刘福明  赵惠 《中医学报》2016,(12):1912-1915
李七一教授指出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并依据多年临床治疗实践,结合八纲辨证,归纳机转,即:素体虚弱、饮食失常或情志失调,使心之气血阴阳失衡,一则导致心之阳气不足,鼓动乏力,运行失调,气滞血瘀,心脉不通,则生惊悸;二则导致心之阴血不足,濡养心脏不力,心失养而不正,悸动不宁;三则导致阴虚火炽,痰火内盛,扰乱心神,心悸不安。邪气犯心常见有火、寒、痰、瘀、气滞诸因,火则迫心,寒则遏心,痰瘀气滞,则阻心络,而致心气逆乱。李教授在临床治疗心悸的辨治实践中,既区分标本虚实、气血脏腑的病变,又坚持辨证求机、八法论治,即:益气滋阴、宁神安脉法;滋阴降火、养心定脉法;益气温阳、安神定悸法;活血化瘀、宽胸通脉法;疏肝理气、舒心平脉法;清热化痰、泄浊宁脉法;心胃同治、理气和脉法;清热解表、宁心正脉法。  相似文献   

14.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擣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 心,是有节律搏动的一个脏器,而在人的不知不觉中进行,乃属于生理正常范围,而不以病论。“心悸”的搏动,乃是失常的,没有节律可言的,它使人有明显心跳、心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脉度》等篇,为后世临床耳疾从肾论治、鼻病从肺论治、察舌候心、诊目候肝的治法和诊法之理论根据。但是,五官与五脏之间并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对应关系,而是有着复杂的多线联系的。五脏开窍说之主体  相似文献   

16.
读《素问·六节藏相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查历代注家众说纷纭,然“纂言者必钩其玄”,故将其总结如下,并找出最符合临床实际,最贴切的注解,详加论述。 一种观点是以王冰为代表的,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立论。唐王冰注“胆者,中正则断无偏私,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其后明·马莳注“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羞肝之志为怒……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明·吴昆、清·姚止庵所论亦然。清·陈修国注“胆者担也,有胆方足以担天下事,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若将此观点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辨治     
肝硬化常继发于慢性肝炎、血吸虫肝病或心脏病,在中医学属于“症瘕积聚”、“膨胀”、“单腹胀”等证候范畴。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云:“腹胀,身皆大,……色苍黄,腹筋起,以其候也。”《景岳全书》云:“纵酒无节,多成水臌。”《医门法律》云:“症瘕积聚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斗,名单腹胀。”……这些记载与临床所见肝硬化的病象相符。 病因病机 由于湿邪(肝炎病毒久不去)、水毒(血吸虫侵入于肝)、嗜酒伤肝或营养缺乏等因素,以致肝脏受伤,失其营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壅滞则胀;血行不畅,瘀阻为症;隧道不通,  相似文献   

18.
从肝胆论治咽喉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肝胆论治咽喉疾病王玉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咽喉疾病肝胆辨证中医药治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76.1肝与胆在咽喉的生理病理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入颃颡(《灵枢·经脉》),且“肝之经气直上于咽喉”。而“...  相似文献   

19.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博学多才,医理精通。他不仅对“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和重视温补、强调滋阴等有独特的见解,而且对女科也有极为精辟的论述。兹就《景岳全书·妇人规》有关诊治崩漏的学术特色探讨如下,以就正于同道。张氏谓“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素问·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认为崩漏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搏”,“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且“五脏皆有阴虚,五脏皆有阳搏”:心阴不足,则心神不宁而血无所主;肺阴受损,则气短而逆乱,血无所从;脾阴不足,则意不宁静而血无所统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病因、发病学说,常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其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唐·王冰注:“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金·刘完素将此经文篡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后世诸家多宗之,如明·李念莪对此经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主热,火之化,故痛痒诸疮,皆属于心也。”清·《医宗金鉴》亦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并注曰:“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近代医家唐容川亦对此条释为:“此言诸疮,或血分凝结,阻滞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