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治病有常法,亦有变法,变法运用得当,每能解决疑难。兹举临证治验如次。  相似文献   

2.
癃闭系指小便排出困难、淋沥点滴,甚至完全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的病证。多由湿热蕴结,肺热气里,中气不足,肾气亏虚,肝气郁结.尿路阻塞所致。《索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跳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索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脱不利为您,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了摸闭与膀眈气化不利密切相关,然而造成膀脱气化不利有多方面因素。笔者就近年来诊治危闭病人之体会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道。1.清湿热,利小便《诸病源候论刊。使病诸侯》曰;“小便不通,由膀眈与肾棋有热故也。”患者常因饮酒及食辛辣之品,脾胃…  相似文献   

3.
应用变法治疗脾胃病析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病,要知常达变,然而常法易知,变法难达。笔者经过2 0余年的专科实践,深深体会到应用变法治疗脾胃病的实际意义。现就点滴体会介绍于同道,以冀举一反三,少走弯路;亦避免矫枉过正、顾此失彼,因噎废食,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1 补气消胀对于胃脘胀满之证,临床多  相似文献   

4.
傅义 《江西中医药》1995,26(1):22-23
活血化瘀法临床运用心得傅义(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332000)关键词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为临床各种广泛运用,并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中取得显著疗效。现将个人临床心得介绍于下。1活血化瘀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合用,多用于瘀热壅滞之证,...  相似文献   

5.
变法验案2则     
1 釜底抽薪 重用大黄疗热喘大黄为常用泻下药 ,以通、降、泄、逐瘀为功 ,被历代医家誉为“祛邪止暴 ,拨乱反正”之将军。《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推陈致新”。笔者遵古今之论 ,对因阳明热结腑气不通所致之头目眩晕、牙龈肿痛、口舌生疮、高热不退、咳逆喘满及瘀血阻滞等症多在审因论治的同时重用大黄一药 ,常可获事半功倍之效。李某 ,男 ,3岁 ,1999年 11月 2日初诊。患儿素体虚弱 ,常易感冒 ,发热咳嗽 ,此次复感咳喘伴发热已 2日 ,入夜尤甚 ,T高达 39.5℃以上 ,听诊两肺散在喘鸣音 ,化验血系列 :WBC 12 .3× 10 9/ L ,N 0 .84 ,L 0 .16…  相似文献   

6.
孔庆芳 《江西中医药》1991,22(3):38-38,37
小儿系“纯阳”、“稚阴”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余在儿科临床辨证论治中尤其注重存阴、养阴、育阴,其关键又在于保存肺胃之阴,故用药常提防温燥伤阴,又注意滋腻碍阳,以期“阴平阳秘”。笔者多年应用护阴法于临床中得心应手,兹举隅如下:1 清热解毒,通下养阴治乳蛾万某某,男,6岁,1984年8月25日初诊。感冒3天,高热持续不退,烦躁不安,以夜间为甚,口渴欲饮,咽喉疼痛,吞咽不利,时感腹痛,大便两日未解。检见,体温39℃,咽红,扁桃体Ⅲ°肿大、充血,口唇干红,舌红苔黄,脉细弦而数。辨证为火热攻咽伤阴,腑气闭塞。拟清热解毒,通下养阴。处方:金  相似文献   

7.
8.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是王洪绪为治痈疽、流注属痰凝血滞之证而设。笔者经临床验证,体会到本方配伍严谨,组方得当,若灵活化裁,对寒痰凝结,阳虚血滞之部分疾患,均有良好疗效。现举案例如下: 1 癃闭李某,男,60岁。1991年8月7日就诊。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周,伴尿频,尿急。腰酸乏力,小腹胀痛不适,时有恶心、呕吐,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畏寒喜暖,舌质青,苔白腻,脉沉滑。证属寒痰凝结,气血淤阻,治宜温阳散寒,化痰祛淤。予阳和汤加味:熟地30g,鹿角胶10g(烊化),麻黄6g,白芥子10g,炮姜1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炮山甲10g,肉桂6g,赤芍10g,甘草6g。水煎温服,2剂后上述症状减轻,排尿稍通,继服5剂,小便通畅而愈,随访未发。 2 乳癣  相似文献   

9.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疳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已故著名老中医朱锡琪,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疳,有显著疗效,笔者选择观察52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16岁~40岁39例,40~50岁占13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口疳反复发作,病程最长达2年时间,最短仅3天。 2 诊断标准口疳,乃因实火而致的口疮,在临床上见多发生在口唇、牙龈、舌、两颊、上颚等部位肌膜,以患处溃烂面周围红肿突起,边缘明显,大小不等,数量多,甚者融合成片,疼痛剧烈为特征,本病多由心脾火热上冲所致。《圣济总录卷117》:“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所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 3 治疗方法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剂组成:麻黄  相似文献   

10.
11.
12.
白金丸的应用郁祖祺江苏省江阴县中医院(214062)主题词白金丸/治疗应用,乳蛾/中医药疗法,肺痈/中医药疗法白金丸首载《医方考》,方用白矾三份,郁金七份,薄荷煎汁糊丸。治失心癫狂。其中白矾酸寒带涩,《本草纲目》谓其能“除风去热,消痰涎饮,燥湿解毒,...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由此可知,桂枝汤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以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辅以白芍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合营卫,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滋脾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合营卫,故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  相似文献   

14.
瞿桂凤 《四川中医》1998,16(4):56-56
独圣散又名独效苦丁香散,出自金元名医张子和《儒门事亲》,由单味瓜蒂研细末而成,用韭汁调服。笔者取其具有强烈的催吐作用应用临床,微妙若神,效如样鼓。现举例第三则,供同道参考。1.哮喘黄××,男,3岁,1992年3月16日就诊。咳嗽气喘2天,声如电锯,伴发热流涕,纳差腹胀,暖腐吞酸,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证属食滞生痰,复感风寒,肺炎宣降。用独圣散6g,沸水&)IYI.一调澄,待温,取清汁灌服约20nil,即吐,吐出宿食及较多痰延如胶粘状,少顷,遍身汗出,渐热退脉静,咳止喘平。按:吐法之中寓有汗法,这是张子和的创见,“…  相似文献   

15.
口针疗法临床应用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针疗法是刘金荣所首创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它以针刺口腔中的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病症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治疗方法患者取端坐位微张口行针,用30~32号、0.5~1.5寸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刺上下肢区域时...  相似文献   

16.
1病因病机本病外因主要为六淫中的风寒热操;内因责之于脏腑虚报。两者相互关联影响,导致咽喉部病的发生,由不同的外感或内伤虚报损伤咽喉部,则会出现不同的证候。外邪侵袭:咽喉属肺、肺主表,所以当肺卫失调,风寒热燥之病邪则乘虚而入,首先犯肺,或直犯咽喉,内热外邪相搏,循经结于咽喉,引起咽喉红肿热痛而致病,并出现以肺热为主的风热表症,或内虚邪实的风寒表症。火邪上炎:咽喉属胃系,若素有脾胃蕴热,邪热里盛由表转里,或过食辛辣之品,引肺胃之热上鼓,内外邪毒相搏,灼律成痰,痰火邪毒互蕴,蒸腾灼伤,引起咽喉红肿胀痛…  相似文献   

17.
针刺水沟穴为主临床应用举隅邯郸市中医院刘蔚文刘炳智△(056001)水沟穴,又名人中,属督脉之穴,又为手足阳明之会。具有苏厥醒脑,宁惊安神,祛风利脊,回阳救逆等功能,临床可治疗中风昏迷,牙关紧闭、癫狂,口眼歪斜,面肿,腰脊强痛等症。临床应用时向内上方...  相似文献   

18.
变法治疗虚火喉痹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华 《北京中医》1998,17(2):20-20
中医耳鼻喉科高等教材言,虚火喉痹(慢性咽炎)的产生缘于肺肾阴虚,治疗宜滋补肺肾之阴,常用药物为“养阴清肺汤”或“六味地黄丸”之属。但笔者认为对久治不愈或初起并非阴虚所致者当变法治疗,不应拘泥于书本教材。一、疏肝解郁,清利咽喉董××,女,50岁,199...  相似文献   

19.
灵丹果颗粒剂治疗50例急性服乳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主治瘀血内阻胸中,气机失调所致的胸闷、胸痛之证。笔者以该方化裁治疗疑难杂证获得满意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