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的方药服用方法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特色之一,其服用方法十分讲究,不同病情,不同药物,服法绝不可千篇一律。有人曾对105例中药汤剂无效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服法不当者10例,占无效总数的9.52%。正如徐灵胎所说:“力一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张仲景提倡的服药方法一般是一剂药共煎后分次服,而服药的时间、间隔时间十分讲究。如桂枝汤服法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相似文献   

2.
3.2 观察汗出:患者服用解表药后,应注意汗出,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不可令如水流离”,汗出过多同亡阳,无汗则表邪不解。汗出热退身凉,证明表证已解,不需再服药。若汗出身热不退,说明表邪未解可再投药。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则脉微欲绝,四肢厥冷,即为亡阳暴脱,应及时抢救,不可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3.
一、用发汗药汗解太阳病表证虽据其有汗无汗、脉象浮紧浮缓等表现划分为表虚中风、表实伤寒,但用汗法祛除邪气,理致则一。尽管服麻黄汤或桂枝汤有啜粥与不啜粥的区别,但覆取微似有汗的原则相同,因以汗出方式祛除邪气,故“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的告嘱。要想祛除邪气,必须掌握汗出的程度,“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汗出适度,则邪去病解;发汗大过,则损阳伤正,变证  相似文献   

4.
<正> 大青龙汤是医圣仲景之名方,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但目前对该方的性能尚有争议,是辛凉剂还是辛温剂呢?至今没有定论。笔者认为本方是辛温发汗之峻剂,现简述理由如下: 一、病因病机《伤寒论》阐述大青龙汤病因病机者共两条(38.39条),其中第38条颇为详尽:“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睏,此为逆也”。多数医者对本条未能深研,一般地认为是风寒外闭,阳热内郁,属表里俱实之证。到底表里二者孰重孰轻,外感风寒当以何  相似文献   

5.
正庚戌,建康徐南强个,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予曰:"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家曰:"他医用此方,尽二剂而病如旧,汗出愈加。"予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予曰:"误矣,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汤也。"予令生而服之,微汗而解。——《许叔微医案集按》  相似文献   

6.
正庚戌,建康徐南强,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予曰:"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家曰:"他医用此方,尽二剂而病如旧,汗出愈加。"予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予曰:"误矣,是方有,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汤也。"予令生而服之,微汗而解。  相似文献   

7.
大青龙汤即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也可以认为是麻黄汤加入生姜、大枣和生石膏而成。因大青龙汤条文记载"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故该方一直被誉为发汗重剂,如成无己曰:"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非桂枝汤之所同,用之稍过,则又有亡[1]  相似文献   

8.
陆敏 《河南中医》2007,27(12):4-5
《伤寒论》一书中论及汗的条文有100余条,内容较广,涉及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之始末及预后转归等,体现了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之精髓。1辨在表之汗汗乃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从玄府排出的液体。《素问·阴阳别论》有“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伤寒论》中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浮缓)”(2)的论述。此汗出者乃风邪偏盛,卫强营弱,腠理疏松,营卫不调,营阴失于内守所致,属太阳中风表虚证。若伴“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为表虚兼经输不利,既有汗出、恶风,又有项背强急不利,为桂枝加葛根…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利条,“太阳病,项背强nit,无汗恶风,葛根场主之。”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这4条主证中皆有无汗(不汗出),三方中皆用麻黄,且38条又云,“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眼之,服之则厥逆,筋仍肉脯,此为逆也”。据此,有人提出“有汗不得用麻黄”。此言差矣。今笔者不揣浅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按汗多亡阳一证,临床上所常见,因不仅誤汗可以导致亡阳,即自汗或盜汗过多,亦有见此証者。凡见汗出不止,四肢厥逆,恶寒足踡,但欲寐,状若朦胧,而呼之則醒,脈沉微,或細弱欲絕,是为亡阳証具,此时,不問来路若何,悉以救阳为急,虽有余証,概从緩治。张景岳氏治此証,主独参湯,重者用四味回阳飲,亦以参为主药,吾頗不以为然。历来伤寒注家,于誤服大青龙湯亡阳者,均主真武湯救逆,吾亦期期以为不可。后閱陆渊雷氏所著之《伤寒論今释》,始从大青龙湯条的注释中,获得汗多亡阳的主方,茲录該  相似文献   

11.
当疾病向恶化方面发展的最后阶段,多出现亡阴或亡阳的证候。一般而言热之病,阴亏之体,则易亡阴;阴寒之证,阳虚之体,则易亡阳,《徐灵胎医书全集·亡阴亡阳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属阴,是汗多乃亡阴也。故止汗之法,必用凉心敛肺之药,何也?心主血,汗为心之  相似文献   

12.
<正> 4、临汗的注意事项欲使疗效圆满,除方剂运用得当外,发汗的具体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将发汗法简述如下。温覆:凡发汗,必须室内温暖,关闭门窗,根据气候的冷暖,适当地覆盖被褥,不可频频揭视,使其易于汗出。吸粥:桂枝汤是缓汗剂,发汗力轻微,除温覆外,又须吸热粥以助药力。若一服汗不出,可接服二服、三服,乃至二三剂。麻黄汤发汗力猛,勿须啜粥。若服五苓散,则必须多饮暖水以取汗,促使其体内水饮内外分消。汗量:凡发汗,须从容和缓,以遍体湿润,微似有汗,最为适度。若仅局部有汗,即为“汗出不彻”,必不能中病。反之,若汗  相似文献   

13.
奇寒巧施四逆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58岁,1994年7月13日初诊。主诉:恶寒、汗出已4年,加重2年。1990年夏因受凉服感冒药,随后常汗出恶风,肌肉酸痛,初仅上身汗多,后及全身,有时大汗淋漓,衣衫尽湿,汗后恶寒,下肢冷痛,自去年开始即使盛夏仍要关门闭户。诊时正值酷暑,患者仍身着毛衣毛裤,脚穿保暖鞋袜,夜盖棉被。常觉心慌、胸闷,但纳食尚可,大便时干,小便短黄。因久病缠绵,忧郁苦闷,时独自哭泣,夜不安寐。曾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疑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多诊断为阳气虚衰,卫阳不固,屡用扶阳益气之品,其中附子、肉桂总计已逾数斤。初服热药,诸症稍有改善,近来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服用桂枝汤后采用不同将息法对发汗效果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伤寒论》中记录服用桂枝汤后不同将息法、汗出及转归的条文进行总结,并参考《医宗金鉴》《伤寒论讲义》《注解伤寒论》等相关专著及相关期刊文献,分析将息法与汗出及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服用桂枝汤后将息如法则遍身执水执水似有汗而病除;将息不及则汗出不彻,将息太过则大汗出,两者均可致病不愈或变生他证。结论:服用桂枝汤后的正确将息法为每次服用一升,服药后啜热稀粥,温覆,令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若服用后汗出病瘥则停后服,若不汗可依次更服,并可增至二三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发汗药、催吐药、泻下药时 ,如药力较强 ,服药应适可而止 ,一般以得汗、得吐、得下为度 ,不必尽剂 ,以免汗、吐、下太过损伤正气。仲景之桃花汤 ,功能温中涩肠止痢 ,并非属于汗、吐、下三法之方 ,然而 ,《伤寒论》原文及 1 994年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均着重提出“一服愈 ,余勿服”之“不必尽剂”的用法要求。其道理何在呢 ?试析如下。桃花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下利便脓血的主方。原文如下 :“赤石脂一斤 (一半全用 ,一半筛末 )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 ,内赤石脂末方…  相似文献   

16.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意谓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张隐庵注释云:“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张景岳氏说得较为明确:“汗乃身之阳气所化,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  相似文献   

17.
张元素诊病     
<正> 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癌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璧不顾。元素曰:“何见待之卑如此哉!”既为诊脉,谓之曰:“脉病云云”。曰:“然”。“初某药用某味乎?”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完素大服,  相似文献   

18.
刘某,女,58岁,1994年7月13日初诊。主诉:恶寒、汗出已4年,加重 2年。 1990年夏,受凉服感冒药以后,常汗出恶风,肌肉酸痛,初仅上身汗多,后及全身,有时大汗淋漓,衣衫尽湿,汗后恶寒,下肢冷痛。去年开始,即使盛夏仍要关门闭户,诊时正值酷暑,患者仍身着毛衣毛裤,脚穿保暖鞋袜,夜盖厚棉被。常党心慌、胸闷,纳食尚可,大便时于,小便短黄。因久病缠绵,忧郁苦闷,时独自哭泣,夜不安寐。曾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疑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多诊为阳气虚衰,卫阳不固,屡用扶阳益气之品,服附子、…  相似文献   

19.
1 服用发汗剂服药前测体温、切脉。服药后令患者卧床休息、避风寒。俟半小时再测体温、切脉,并望神色、问感觉、按肌肤。若全身微汗、体温下降、脉象和缓,是表证已解,不再服药;若未出汗或汗出不彻、体温仍高、脉象如故,是表证未解,应重复给药,并可配合针刺合谷、风池、大椎等穴以助之;若全身汗出淋漓、畏寒肢冷、声低气微、踡卧神疲、面色苍白、脉浮数而空或微细欲绝,为发汗太过、津泄阳亡的表现,应停服该药,立即测血压、呼吸,予饮大量热饮料,急煎参附汤1剂顿服或/和静脉补液。汗止,仍令患者避风,并用干毛巾擦身或以爽身粉抹,更换内衣,不可令汗自干,以免汗冷复受邪。  相似文献   

20.
“阳加于阴谓之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加于阴谓之汗”,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该句虽言汗出之脉象,细究其义,却包括了汗出的病理机制。世人论汗,多云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而对阳加于阴引起汗出这一病理机制,似多忽略。然而,阳加于阴之汗出,遍服益气固表,养阴收敛等药却罔效者,在临床亦时常有之。因此,本文对“阳加于阴”而汗出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加以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