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浅静脉截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发性下肢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股浅静脉戴戒成形术。其典型临床表现小腿广泛素沉着溃疡伴轻度浅静永曲张。  相似文献   

2.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本文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例,并应用无创性光电容积描记(PPG)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后静脉返流时间(VRT)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下肢深静静脉瓣膜功能轻度不全的有效方法,PPG检查结合临床改善程度是判断手术疗效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7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82例(共92条肢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应用此术式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4例 (共 82条患肢 )。结果 随访 5 4例 ,随访时间 1~ 7a,平均 4a。症状全部消失 5 2例 ,占 96.2 9% ;4例溃疡于出院时已愈合。 1例下午或傍晚有酸沉感 ,轻度下肢水肿 ,但不影响日常工作 ;1例半年后复查下肢水肿明显 ,溃疡仍未愈合。全部病例术后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便 ,疗效满意 ,并发症少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股浅静脉戴戒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藩  王琦 《吉林医学》1996,17(2):85-86
股浅静脉戴戒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刘维藩,王健,李全(吉林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132011)王琦(敦化市医院普通外科133700)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外科常见病,它区别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自从1990年1月~1994年1月我们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对不同程度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才24例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结果 术后22例肢体酸痛,沉重感全部消失,2例下肢仍有沉重感及浮肿。6条肢体慢性溃疡,全部愈合,色素沉着变浅,有效率为91.67%,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并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15例,均行手术冶疗,术中实施大隐静脉抽剥、曲张静脉团电凝及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下戴戒术,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2岁,病史10~30年。其中双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双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血管病症之一。从1988年8月~1998年8月,我院采用股静脉戴戒环缩术〔1〕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48例患者共51条患肢,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3~64岁,平均42岁。病程2~32年,平均12年,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下肢不适酸胀感和浅静脉曲张48例(100%),下肢浮肿40例(78-4%),足靴区色素沉着29例(56-9%),下肢皮肤粗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在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疾病的效果。方法对23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时,同期用人造血管行股浅静脉带戒术。观察下肢肿胀、疼痛是否减轻,色素沉着范围的变化,湿疹及溃疡愈合情况,静脉曲张有无复发。结果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门诊随诊1-5年,23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肢肿胀及疼痛,术后6个月肿胀及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6例术前有色素沉着,术后2个月起范围变小,色泽变浅,术前6例合并湿疹及溃疡,术后6~12个月均愈合。23例患者术后1年复查彩超,无静脉曲张复发,深静脉未见血栓,乏氏试验返流时间<0.5s。有7例随诊到5年,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不需阻断血流,无需切开静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988年5月~1998年6月间应用戴戒术式治疗28例原发性下肢深静瓣膜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资料。20例皮肝色素沉着及温疹样改变者在术后4周内愈合。12例慢性溃疡病例中,9例术后4周内愈合;3例经局部对症处理后,6周内愈合。提示戴戒术可恢复瓣膜原有功能,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三尖瓣成形术后复发性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左心瓣膜替换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后再次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可能机制和手术结果。方法 二尖瓣位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机械瓣)28例(附加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的处理:三尖瓣置换(TVR,牛物瓣)11例,余均再次行改良的DeVega成形术。结果 早期死亡3例。随访22例中,11例TVR者全部存活,心功能改善;第2次行TVP者中6例为极轻度或轻度TR,2例为中度TR,3例为中度以上TR,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TR的发生可能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及瓣环功能不可逆损害、反复的风湿发作、术前并发心源性恶液质等有关。重度TR及三尖瓣风湿性改变者行TVR的效果良好,中度TR者仍可再次行TVP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Forty-five patients (47 limbs) with primary valvular incompetence of deep vein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treated by "substitute valve" operation have been followed for a mean period of 35.54 month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procedure is the operation of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newly recognized venous disease of the leg. A small percentage of post-thrombotic legs in which the deep vein is completely recanalized constitutes also an indication for this operation. Five patients (5 limbs) of this type operated upon have been followed for over one year with good results. The mechanism of the "substitute valve" in relieving symptoms in the diseased limbs lies in the vigorous massage at the popliteal vein to accelerate venous return rather than acting merely as a barrier to prevent the reflux of blood in the deep venous system. The authors advocate that this operation be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with typical hemodynamic changes of blood reflux in the deep ven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肚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物灌职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最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自下而上率为58.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回顾总结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为40例多瓣膜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风湿性心脏病39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瓣膜病变类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组19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组1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联合组4例。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17例,Ⅳ级23例。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应用综合心肌保护法。结果:术后30日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5%,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和呼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纤溶酶、尿激酶、重组链激酶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123例,分为三组,其中尿激酶治疗组50例,重组链激酶治疗组30例,纤溶酶治疗组43例。我们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每日测量患肢周径,每3d抽血检验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常规检查。疗程分别为尿激酶5~7d,重组链激酶组4~5d,纤溶酶组约7~10d。结果:尿激酶组与重组链激酶组治疗临床有效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与纤溶酶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药物溶栓效果相同,但尿激酶、重组链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优于纤溶酶。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随访83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83例8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经治疗后随访1~10年。手术取栓组(48侧肢体)与尿激酶溶栓组(41侧肢体)在随访期中,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32.5%和45.5%,淤血性溃疡发生率前者10%,后者24.2%。作者认为,Fogarty导管取栓术,有利于保护患肢的静脉瓣膜功能,促进盆腔建立侧支循环。尤其股Guo静脉瓣膜功能的存在是预防下肢静脉炎综合征的关键。本文通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静脉造影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5例,全部采用手术取栓治疗,同时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10例。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防半年,有3例病人仍有轻度下肢水肿,其余病人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上少见,漏诊,误诊均可发生灌注肺,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结合病例及文献复习,介绍该病诊断,治疗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IVS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全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补片修补。2例合产芳动脉右冠窦瘤及1例并动脉导管未闭同期手术,2例伴主动部垂及2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仅作室缺修补。结果 全组无死亡。复查无残余分流。15例胸骨左缘2~3肋间线留1~2/6SM,3~6月后杂音减弱或消失。结论 适时手术,采用补片修补,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是提高本病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