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E_(18)胎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_(18)(孕期18天)胎鼠端脑室管膜下层中有许多神经元正在进行分裂。皮质板中神经元有明显的突起,胞浆内含丰富的游离核糖体,细胞器稀少。胶质细胞的足板贴附于毛细血管周围,个别神经元旁边已有神经周卫星细胞出现。胶质细胞的突起已将神经元轴突缠绕,且有典型的有髓纤维出现。本文并对突触发育的规律迸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以及对PC12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12细胞与新生大鼠皮层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分为共育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和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育组培养4d,大部分PC12细胞已具备神经元形态,PC12有突细胞/总细胞数目比率、突起长度和突触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E、突触素和GAP-43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的PC12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有助于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  相似文献   

3.
胶质细胞与突触重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参与了突触结构和功能的重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轴突终末、树突和胞体的突起共同构成三重突触结构(tripartite synapses),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参与突触结构的重塑。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之间信息交流存在正反馈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突触重塑与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的信号包括离子流、神经递质、细胞粘附分子及特异的神经元突触和非突触区特异信号分子。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及其他胞外信号分子,胶质细胞能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及突触传递,并在神经网络中调节神经活性。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的双向作用对轴突传导、突触传递及信息过程非常关键。本文综述了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功能联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神经胶质细胞在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神经胶质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 近些年的多项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突触的形成并调节突触传递;参与神经的发生并与神经细胞(神经元)之间有信息传递;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结论 神经胶质细胞在思维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几乎和神经元一样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迷走神经刺激后大鼠孤束核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部迷走神经干剌激(VNS)后孤束核内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形态的改变,同时在电镜水平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突触形态、数量的变化,从胶质细胞的角度阐明VNS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VNS前后重要中继核团孤束核内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示物-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并在电镜水平计数了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形成突触的数量。结果:VNS后,孤束核内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深染。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胞体肥大,突起变得粗长。电镜下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突触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VNS不仅可以兴奋重要传入核团区域神经元,同时可以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提示孤束核内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功能的改变在VNS抑制癫痫发作及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E_(18)胎鼠大脑皮质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分化幼稚的神经元缺乏突起,细胞核形态多样,与其它神经元之间无突触联系。分化较好的神经元可见有树突出现,且与其它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并可见到中间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周卫星细胞。神经毡中可见到生长锥和有髓纤维。并对大脑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脑中最多的细胞是胶质细胞,既往认为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只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等作用。近十年对胶质细胞,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雪旺氏细胞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即胶质细胞参与突触传递和神经信息的整合。本以近年神经元-胶质细胞信号网络的研究进展为中心,从神经信息激活胶质细胞、神经信息在胶质细胞网络内传递、胶质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和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功能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了神经元-胶质细胞网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两种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取胚胎14 d大鼠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与胶质细胞联合与分离培养,并培养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分别取两种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胶质细胞及用蒸馏水破碎的两种胶质细胞碎片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结果:两种培养细胞上清液、星形细胞及其碎片的加入对PC12细胞均无明显影响,但当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加入到PC12细胞后在10 min内即出现明显的突起萎陷及回缩.另外,在联合培养中,少突胶质细胞附近的神经元不见明显的突起生长,且偶有神经元突起在遇到星形胶质细胞时不能继续延长,但无回缩现象.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的膜上存在着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不分泌到细胞外,并不依赖于该细胞的存活状态,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机械性阻挡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形胶质细胞能够释放多种胶质细胞源性递质,调节突触信号的传递;释放的 雌激素、凝血栓蛋白、IL-1β和IL-6能够诱导突触的形成和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发生.此外 ,星形胶质细胞还能为神经元提供重要的营养和保护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E_(15)大鼠胎脑皮质移植物中的胶质细胞进行了系列观察。发现移植物胶质细胞于移植后7天时处于低分化状态,移植后15天星形胶质细胞已经成熟,移植后21天可见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对PTAH法的胶质细8包染色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鼠药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鼠药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例鼠药中毒病例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鼠药对小儿神经系统有影响 ,引起头疼、抽搐、继发脑水肿、嗜睡、昏迷使大脑皮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瘫大鼠大脑皮质区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讨GM1促进脑瘫神经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0周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0只,脑瘫模型140只,再分为模型组7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GM1组70只,腹腔注射GM1。分别在术后0~24 h的7个时间点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区Nestin、NGF表达情况,并在实验前和后1~4 d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1)大鼠大脑皮质区Nestin表达GM1组0~24 h、模型组0~12 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GM1组16~24 h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2)GM1组大鼠大脑皮质区NGF表达0~24 h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NGF表达仅0、4、8 h高于假手术组(P〈0.05)。(3)GM1组术后第1、2天体质量缓慢增加,至第3、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接近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体质量增加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GM1是通过增强大脑皮质的Nestin和NGF表达并延长表达时间来发挥其对实验性脑瘫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Fluorescent histochemical observation and estimation of the content ofcatecholamine(CA)in cerebral cortex of twenty rats with unilateral occlusion ofmiddle cerebral artery were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study.Three d after localcerebral infarction,the CA granules which were of different fluorescent featurefrom those of normal cortex were seen in the marginal area of infarct. The contentof norepinephrine in bilateral cortexe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hat ofdopamine was unchanged.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将胎龄15d胎鼠大脑皮质全层植入到中年Wistar大鼠大脑皮质表面及其不同区域的皮质内。皮质内移植分造腔移植和直接移植两种。发现不同部位的移植物各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不同部位的移植物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畸变神经元;神经元胞体变形,甚至呈逗点状,顶树突发出后延伸一段距离便发出分叉。其中皮质表面移植物中畸变神经元最多,形态改变明显。一侧与宿主脑组织相连的腔内移植物及直接植入到皮质内的移植物均有数量不等的畸变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在戊四氮致痫后大脑皮层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探讨腺苷A1受体的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技术鉴定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应用戊四氮(30mg/kg)腹腔注射制作癫痫模型,利用蛋白组学双向电泳检测癫痫发作后大脑皮层蛋白质表达变化,选取部分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点燃组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24h、1个月,分别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大脑皮层多种蛋白质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对照组两者之间与点燃组两者之间多种蛋白质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大脑皮层内表达下调蛋白为谷氨酰胺合成酶、醛缩酶A及甘氨酸受体;表达上调蛋白为蛋白激酶C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结论腺苷A1受体可能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内多种蛋白质表达发挥其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海索(TH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皮质内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SAH动物模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结果SAH后脑皮质内NE(P<0.01)、5-HT(P<0.01)、5-HIAA(P<0.01)的水平均显著升高,DA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THP可明显抑制SAH后脑皮质内NE、5-HT、5-HIAA的升高。结论SAH可引起脑皮质内NE、5-HT、5-HIAA水平的明显升高,THP能有效改善SAH后脑皮质NE和5-HT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Sertoli细胞对体外培养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睾丸支持细胞 (Sertolicells,SCs)对体外培养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采用 2种实验方法 :1 )将Sertoli细胞与大脑皮质神经元共培养 ;2 )在神经元培养基内添加Sertoli细胞条件培养基 (Sertolipreconditionedmedium ,SCM)。结果 :在培养早期SCs能显著促进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贴壁 ,对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效果 ,培养晚期SCs组的神经元生长状况也显著优于DMEM培养组和SCM组 ,说明SCs对神经元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同时实验还证实SCM对神经元在体外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