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症状性结石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晚期妊娠合并症状性结石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解痉、镇痛等保守治疗无效,采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结果 10例一期成功碎石,3例术中发现为结石性脓肾,单纯放置D-J管引流,1例因结石较大,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症状消失,肾集合系统分离完全消失13例,3例好转.1例合并脓肾的患者再次出现严重感染,拔出D-J管,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持续引流.所有患者均足月分娩,无因操作而引起早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症状性结石,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置双J管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医院2009年6月—2013年12月行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治疗的27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7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置入双J管后27例患者肾绞痛症状均缓解,患者均足月顺利分娩。分娩后复查7例患者结石自行排出,另20例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随访6~60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保守疗法无效的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膀胱镜下放置双J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积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3年6月妊娠合并肾积水43例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结果,其中左肾积水7例,右肾积水32例,双肾积水4例;8例患者伴有发热,3例患者合并输尿管结石,25例患者表现为肾绞痛症状。对有肾绞痛症状患者予解痉治疗,泌尿素感染予抗生素,对症状不缓解者予患侧置入双J管。结果:对有症状的妊娠合并肾积水患者给予抗炎、解痉等保守治疗后18例患者症状缓解,7例患者因疼痛不缓解予以膀胱镜留置双J管后症状缓解;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娩后予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1例患者因担心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反应选择终止妊娠。结论:对于有症状的妊娠期肾积水患者首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可行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术可明显缓解症状,对于保障顺利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支架引流管在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患者取截石位,局部麻醉后,会阴部常规消毒铺洞巾,将斑马导丝放入F5~F6双J管,经尿道置入膀胱镜,将双J管逆行放入患侧输尿管内,留置长度满意后,退出膀胱镜。结果 25例孕妇经过放置内支架引流管后肾盂积水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感染得到控制。结论内支架引流管可以用于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晚期宫颈癌伴上尿路梗阻1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癌伴上尿路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19例宫颈癌伴输尿管梗阻患者,首诊9例,宫颈癌根治术后10例,肾功能不全者11例。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9例,输尿管皮肤造瘘5例,经皮肾穿刺造瘘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1例,放弃治疗3例。结果:3例放弃治疗者,2例于2月、4月后死于肾衰。留置双J管者6例,于9~24月死于肿瘤转移,6例输尿管及肾脏造瘘者,5例于9~18月死于肿瘤转移。所有积极治疗者,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宫颈癌伴输尿管梗阻患者,首选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引流,失败者,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与内引流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78例结石性脓肾患者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或者内引流,二期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和肾切除术.结果 64例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14例行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病情均很快平稳.62例行二期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结石全部取净56例,残留结石6例.11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二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一次取净.二期手术后无一例出现寒战、高热、感染播散、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73例保肾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9例,患肾无功能14例.根据术前核素肾动态显像将病例分成两组: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肾小球滤过率(GFR)> 20 ml/min] 48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46例,患肾无功能2例,5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肾功能重度受损组(GFR 10~20 ml/min) 25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13例,患肾无功能12例,10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两组术后无功能肾发生率及上尿路反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并保留患肾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1例,患肾无功能11例.根据造瘘术后24h平均引流量将病例分成两组:引流量≥200 ml组49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46例,患肾无功能3例,术后6个月内有5例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引流量< 200 ml组13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例,患肾无功能8例,术后6个月内有6例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两组术后无功能肾发生率及上尿路反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与内引流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术前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和肾造瘘术后24h平均引流量是结石性脓肾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顺行输尿管软镜在处理输尿管镜失败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同时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并发同侧肾结石行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失败患者,术前行KUB+IVP,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同时合并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直径7~12mm,肾结石直径6~14mm,多发,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37岁。其中3例肾中度积水合并医源性输尿管开口损伤无法进镜,1例合并输尿管开口严重狭窄,1例输尿管下段严重扭曲,1例合并结石周围息肉组织包裹,输尿管镜失败后改行经皮肾穿刺,先行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处理肾结石,完成后行顺行输尿管软镜成功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病变,碎石冲洗入膀胱,输尿管内留置斑马导丝或超滑导丝,确认进入膀胱后置入D-J管2~4周,留置肾造瘘管复查无结石残留后5~6天拔管。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4~6天复查KUB或CT未见结石残留,D-J管顺利置入膀胱,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2min,未出现发热、严重感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6月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结论:目前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是处理需要手术干预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逆行输尿管镜碎石失败,这时采用经皮肾微通道输尿管镜钬激光先处理肾结石,再行顺行输尿管软镜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一举两得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一期膀胱镜下逆行插管21例、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11例,2—6d后感染均得到控制,上述32例患者二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或经皮。肾取石术(PCNL)治疗成功。其余8例在抗感染同时一期行URL成功。所有患者均无输尿管穿孔、撕裂、尿源性脓毒血症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10周输尿管结石全部排净,平均住院时间13.4d。结石排净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3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接受URL患者肾功能改善,余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一期膀胱镜下逆行插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联合二期行ESWL、URL或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并发症少,可迅速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结石,二者联合应用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PARF)的治疗水平。方法48例PARF患者入院后,急行膀胱镜检查,根据病情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本组单管置入16例,双管置入8例。对严重肾积水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或造瘘术置管引流。结果48例PARF患者经治疗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24h尿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RF患者急诊膀胱镜及造瘘术处理可提高和改善肾功能,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肾绞痛发作3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妊娠期妇女肾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妊娠期妇女并发上尿路结石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1例无明显积液的小结石行解痉止痛保守治疗;13例患者肾绞痛反复发作,存在上尿路梗阻,行硬外麻醉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或放置双J管术处理;2例因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腔镜内治疗失败,2例因合并明显泌尿系感染、5例合并重度积水、1合例并肾积脓均不适宜手术,而行肾穿刺造漏术,结石待分娩后再处理。经上述处理,全部病例肾绞痛缓解,无出现流产并顺利分娩。结论妊娠期肾绞痛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对大多数无明显积液的小结石有效;腔镜内治疗妊娠期顽固性肾绞痛安全、高效;肾穿刺造漏术适用于治疗妊娠期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或合并有肾大量积液、明显感染或肾积脓的肾绞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急诊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6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成功,并放置双“J”管内引流.2例失败者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引流尿液.4例术后有肉眼血尿,3例合并尿路感染,经止血、抗炎等治疗后治愈.随访3~6个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肾积水消失.结论 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急诊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脓肾的体会。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诊治的18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脓肾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并置管内引流。结果:采用微创内引流术中均未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症状。12例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因患肾无功能而采取切肾者。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引流、解除梗阻是输尿管结石合并脓肾治疗的关键。输尿管镜碎石并留置双J导管是较好的解除梗阻的方法,其安全、并发症较少,可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阴道瘘25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治效果,探讨适宜的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美蓝试验、静脉尿路造影(IVU)、输尿管逆行造影和膀胱镜检查.结果 25例患者中24例早期行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后有19例(79.2%)获得治愈,其中有3例先后行2次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后获得治愈;5例行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失败后改行输尿管膀胱抗返流再植术获得治愈.另1例病程半年者直接行输尿管膀胱抗返流再植术获得治愈.随访6~33个月,平均(10.5±6_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阴道漏尿.结论 早期治疗输尿管阴道瘘是适宜的.微创的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为处理输尿管阴道瘘的首选治疗方式,在其失败后才考虑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双J管膀胱持续逆流灌注结合斜卧位施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肾多发性结石或鹿角型结石患者15例(同一组医师)。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双J管及尿管,利用膀胱持续灌注通过双J逆流制造人工肾积液及防止结石下移至输尿管,实施肾镜时使用普通手术台,患侧抬高45°,腰部向患侧突出,背部及臀部垫板固定,予B超引导穿刺,于腋后线肋缘下或十一肋间进针,针尖向上倾斜与水平夹角5~20°方向指向中组肾盏或结石穿刺,沿导丝扩张形成18F的工作通道。置入8·9/9·8F输尿管镜,采用钬激光碎石。结果15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5·4±34·8)min,出血量(191·2±42·2)ml,2例术中无输血,结石清除率74·5%(41/55)。无术中大出血,无肠道、肝脾脏损伤及胸膜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为早期尿漏1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术后出血及血肿,无排尿困难。结论斜卧位施行mPCNL手术利于术中麻醉监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术中碎石排出,结合双J管膀胱持续灌注,可有效防止结石下移至输尿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置入输尿管双J管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的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66例,所有患者在给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治疗,部分结石位置较好及术中感染无进一步加重,生命体征稳定者,予以一期行钬激光下碎石取石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6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治疗后,体温在1~4d内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在3~6d内恢复正常;与置管前比较,所有患者置管后其C-反应蛋白及前降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前即出现感染性休克,均及时转入ICU进行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均成功进行了输尿管置管或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急性肾盂感染的病因给予解除;所有患者内置双J管2~8个月后进行拔除;对所有患者随访至分娩,其中4例患者自行要求引产,其余患者均顺利生产,且均未发生严重产科并发症。结论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置入输尿管双J管治疗安全且有效,尽早采取输尿管双J管置入能够为下一步输尿管结石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64例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观察组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疼痛评分及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引流成功率90.63%、结石清除率93.75%均高于对照组(χ~2=6.043、5.687,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9%比对照组17.19%低(χ~2=5.133,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0、5.670,均P0.05)。结论急诊微创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提高引流及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1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梗阻原因:瘢痕性狭窄6例,结石阻塞3例(4例次),血块阻塞2例,血肿压迫1例.结果 2例(3例次)结石阻塞患者在输尿管镜下碎石,1例结石阻塞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血块阻塞在膀胱镜下置管,1例血块阻塞行输尿管再通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经尿道逆行气囊导管扩张及输尿管镜下狭窄段切开并置管,2例输尿管坏死、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1例血肿压迫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输尿管狭窄合并肾周积液在开放手术下行输尿管扩张术.术后10例治愈,2例因移植肾破裂导致最后切除移植肾.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经皮肾穿刺造影或逆行上尿路造影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积极的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的腔镜手术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断、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本院诊治的16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手段包括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美蓝试验、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造影.14例(87.5%)患者先尝试早期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置管失败与病史较长者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包括膀胱壁肌瓣输尿管吻合术).结果 16例患者中,7例(43.7%)通过成功置双J管获得治愈;7例镜下置管失败患者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获得治愈;2例漏尿病史超过3个月者直接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获得治愈.随访6~33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阴道漏尿.结论 早期处理输尿管阴道瘘是可行的,输尿管镜下置人双J管术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失败后可再选择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肾(先天或后天性孤肾)高位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急诊治疗孤肾高位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结果11例梗阻解除,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孤肾高位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另一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盆腔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下段梗阻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7例行开放手术,其中切除原发病灶并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9例,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9例经尿道膀胱镜下(11例)或输尿管镜下(8例)留置双J管(单侧11例,双侧8例);15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放置单J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1个月.腹部X线平片未发现J管移位.术后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或超声检查提示39例(76.5%)肾积水消失,12例(23.5%)肾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输尿管端端吻合口和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病情复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引流尿液,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