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就诊的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均于心房颤动复律后24 h内开始服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胺碘酮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起2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托伐他汀10 mg,1次/d。若血压不能达标则加用吲达帕胺片2.5~5 mg,1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阵发性心房颤动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左房内径、血脂、hsCRP、肾素、AngⅡ的表达水平及肝肾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67.5%、32.5%、15.0%,治疗组分别为92.5%、7.5%、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房内径及血脂指标(TC、LDL-C、HDL-C、TG)[(35.42±0.36)mm、(4.33±0.79)、(2.80±0.21)、(0.99±0.21)、(2.04±0.48)mmol/L]与治疗组[(33.10±0.45)mm、(3.24±0.60)、(1.44±0.20)、(1.26±0.17)、(1.13±0.35)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hs-CRP、肾素、AngⅡ水平[(3.52±0.12)mg/L、(0.47±0.27)ng·ml~(-1)·h~(-1)、(60.94±21.44)pg/ml]与治疗组[(2.98±0.11)mg/L、(0.36±0.32)ng·ml~(-1)·h~(-1)、(50.89±30.22)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减小左房内径,降低血清hs-CRP、肾素、AngⅡ的水平,从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宝军 《医疗装备》2016,(5):167-16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观察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10%(27/31)]与血压改善情况[舒张压(23.87±8.22)mm Hg和收缩压(84.83±4.29)mm 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22/31)、收缩压(41.87±8.22)mm Hg]、舒张压(94.86±5.07)mm Hg](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服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探讨时间治疗学在福辛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经2周安慰剂导人期后,A组每日上午8:00-9:00服用福辛普利10mg,B组每日晚20:00-21:00服用福辛普利10 mg.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和B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142±7)/(88±5)mm Hg(1 mm Hg=0.133 kPa)、(141±7),(87±7) mm 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SBP/DBP分别为(141±6)/(87±6) mm Hg、(142±6)/(89±8) mm Hg,白天平均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SBP/DBP分别为(143±5),(89±7)mm Hg、(138 4-5),(82±5) mm Hg 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组和B组的24 h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3±3),(9±2) mm Hg、(15±4),(11±7)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3±4)/(9±4) mm Hg、(13±4)/(8±8) mm 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0±2)/(64-2) mm Hg、(15±5)/(13±5)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且晚间服药能更好地恢复其勺型节律及控制晨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笨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及二者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硝苯地平组各40例,氨氯地平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次/d,5 mg/次;硝苯地平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次/d,30 mg/次。检测用药前后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服用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都能有效控制24 h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白天和夜间的SBP和DBP,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的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1次/d,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收缩压(126.3±10.8)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68.8±5.6)mm Hg;对照组收缩压(131.5±11.7)mm Hg,舒张压(84.6±4.7)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轻度腹胀1例,颜面部潮红1例;对照组踝部轻度水肿2例,头痛1例。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降幅明显,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多个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8,(3):408-4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疗效、血清hs-CRP及MMP9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73.81%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为(8.52±1.05)mg/L,MMP9为(362.14±21.05)pg/L,对照组治疗后hs-CRP为(15.61±2.84)mg/L,MMP9为(436.51±26.31)pg/L,治疗后hs-CRP与MMP9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降低炎性因子与MMP9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45例和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时hs-CRP、Fbg及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hs-CRP、Fbg及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Fbg及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hs-CRP、Fbg及vWF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1.62±7.12)mg/L比(15.58±8.19)mg/L;(4.11±0.70)g/L比(4.74±0.88)g/L;(169.4±22.4)%比(181.4±25.3)%](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降低ACS患者hs-CRP、Fbg及vWF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心2013年5月——2014年4月门诊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给予厄贝沙坦片0.15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晨服,1次/d,对照组45例给予厄贝沙坦片0.15g晨服,1次/d,两组用药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3.9±7.3)﹑(74.7±5.8)mm Hg](1 mm Hg=0.133KPa)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61.7±9.6)﹑(102.5±7.9)mm 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136.5±6.8)、(87.5±6.1)mm Hg]明显低于治疗前[(160.8±9.2)﹑(101.8±7.3)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与舒张压[(123.9±7.3)﹑(74.7±5.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36.5±6.8)mm Hg﹑(87.5±6.1)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发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且作用持久,耐受性﹑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肉蔻五味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收集的11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低钠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持续4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肉蔻五味丸,每次10粒,3次/d,连续4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抵抗素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156.01±20.92)、(132.55±16.34)、(159.42±22.50)、(119.61±10.42)mm Hg(1 mm Hg=0.133 k Pa)]、舒张压[(113.40±13.52)、(95.79±9.54)、(110.73±12.53)、(82.97±9.43)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5.73±0.84)、(5.63±0.24)、(5.64±0.76)、(2.79±0.26)mg/L]与抵抗素水平[(6.27±2.44)、(5.82±2.18)、(6.67±2.21)、(3.46±2.66)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抵抗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肉蔻五味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减少血管炎症反应,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7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阿托伐他汀组:(4.3 ±0.4) mmol/L比(5.6±0.8) mmol/L、(2.2±0.5) mmol/L比(2.8±0.8) mmol/L、(2.6±0.3)mmol/L比(3.2±0.6) mmol/L、(18.4±2.2) mg/L比(24.3±2.6) mg/L、(39.8±6.4)%比(34.6±6.2)%;瑞舒伐他汀组:(3.6t0.6) mmol/L比(5.4±1.2) mmol/L、(1.8±0.4) mmol/L比(2.6±0.6) mmol/L、(1.9±0.4) mmol/L比(3.4±0.8) mmol/L、(12.4±2.6) mg/L比(22.8±2.4) mg/L、(44.6±5.2)%比(3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阿托伐他汀组[(2.1±0.8)次比(4.2±1.4)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95.7%(67/70)比81.4% (5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且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临床效果及其对Lp-PLA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96例高血压并发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比较两组高血压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心功能及Lp-PLA2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CO)、心脏指数(CI)、Lp-PLA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SBP、DBP均明显比对照组低[(125.79±12.14)mm Hg vs(134.81±13.05)mm Hg,(81.45±7.12)mm Hg vs(88.02±7.84)mm Hg](P0.05),观察组HDL-L、LDL-L、TC、T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43±0.21)mmol/L vs(1.17±0.16)mmol/L,(2.74±0.45)mmol/L vs(3.57±0.62)mmol/L,(4.19±0.42)mmol/L vs(5.07±0.73)mmol/L,(1.21±0.20)mmol/L vs(1.78±0.28)mmol/L](P0.05),观察组LVEDD、LVESD、LVEF、CO、C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0.83±5.10)mm vs(58.21±5.86)mm,(39.85±3.63)mm vs(45.84±4.52)mm,(49.82±5.17)%vs(41.03±4.59)%,(3.87±0.62)L/min vs(3.29±0.50)L/min,(2.89±0.33)L/m2vs(2.29±0.28)L/m2](P0.05),观察组Lp-PLA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127.59±21.36)ng/ml vs(169.84±24.94)ng/ml](P0.05)。结论在高血压并发STEM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降压、降脂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其内在机制可能和降低Lp-PLA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方法 按随机、非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将8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口服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口服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各30 mg,每日1次,上午7时口服.治疗5周,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其降压谷峰比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3周开始两组血压均趋于平稳.试验组SBP、DBP的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7.5%和69.4%,对照组分别为65.8%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88.9%( 40/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Hb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邯郸地区某煤矿2 375名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测量收缩压(SDP)和舒张压(DBP)。根据其血压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SBP120mm Hg、DBP80mm Hg)957例,高血压前期(SBP:120~139mm Hg、DBP:80~89 mm Hg)961例,高血压组(SBP≥140mm Hg、DBP≥90 mm Hg)457例;根据Hb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A组:Hb142g/L;B组:142g/L≤Hb148g/L;C组:148g/L≤Hb155g/L;D组:Hb≥155g/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血压的逐渐升高,Hb含量有明显上升趋势,正常血压组(146.53±9.75)g/L、高血压前期(148.99±9.69)g/L,高血压组(150.05±9.79)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含量四分位C及D组的SBP、DBP水平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含量与SBP、DBP等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人群随着血压的水平升高外周Hb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Hb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BP为(117.34±3.12)mm Hg、DBP为(81.65±3.31) 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2.61±4.67)mm Hg和(86.57±3.6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FBG、2 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每组100例,连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脂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并与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高血压组血脂、血压、NO及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0%(97/100),替米沙坦组为88.0%(8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8,P< 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DBP、S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3 ±24.74) mm Hg(1 mm Hg =0.133 kPa)比(103.37±34.46) mm Hg、(113.83±36.14) mm Hg比(167.74±55.91) mm Hg和(85.93±27.28) mm Hg比(104.23±34.74) mm Hg、(135.93±43.15) mm Hg比(164.57±54.86) mm Hg] (P<0.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血压改善更显著,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70.28±22.31)μmol/L比(50.97±16.99)μmol/L、(60.93±19.34)μmol/L比(51.15±17.05)μmol/L],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2.69±16.73) ng/L比(69.38±23.13) ng/L、(65.71±20.86) ng/L比(71.58±23.8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NO、ET-1水平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7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34.18±5.41)mm Hg,舒张压(78.94±2.11)mm Hg,脉压差(60.09±1.78)mm 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137.74±5.52)mm Hg,舒张压(65.28±1.13)mm Hg,脉压差(71.74±3.87)mm Hg,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2.18±0.54)mmol/L,总胆固醇(4.35±0.6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77±0.19)mmol/L;对照组治疗后甘油三酯(3.12±1.01)mmol/L,总胆固醇(5.28±1.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2±0.68)m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有助于降低脉压差,同时能够辅助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朱继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82-2383,238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心血管内科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于介入手术治疗前常规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3~7d,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同时两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瑞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瑞伐他汀10mg,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介入术后再狭窄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T-1)。入院时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测一次。结果 (1)治疗后复查冠脉造影,瑞舒伐他汀组再狭窄率为3.33%(2例),对照组为13.33%(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14.2±6.8vs13.9±7.0pg/ml),(6.2±1.5vs6.1±1.7mg/L),(48.1±15.8vs47.8±16.0μmol/L)和(82.0±9.1vs82.1±8.9ng/L);治疗后,瑞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hs-CRP,NO和ET-1水平分别为(6.8±2.5vs9.2±3.6pg/ml),(4.1±1.2vs5.8±1.7mg/L),(63.2±17.6vs47.6±15.9μmol/L)和(61.6±9.5vs80.5±9.3ng/L);瑞伐他汀组治疗后IL-6,hs-CRP,NO和ET-1水平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介入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将244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夜间服药组(A组)和清晨服药组(B组),分别在19:00-21:00和7:00-9:00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连续治疗48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T)。结果治疗后,A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值(24h SBP、n SBP、d SBP、24h DBP、n DBP、d DBP)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的动态血压达标率(91.80%)显著高于B组(77.87%)(χ2=9.207,PO.01);A组有101例血压昼夜节律由非杓型转变为杓型,显著多于B组的60例(χ2=30.694,P0.01);A组的晨峰血压(MBPS)、LVEDD和IVST均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别。结论夜间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防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清晨服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强化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促炎和抗炎失衡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炎和稳定斑块的机制.方法 检测82例ACS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0水平.将41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及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脂、hs-CRP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hs-CRP水平[(11.10±14.30)mg/L]明显高于SAP患者[(2.47±2.72)mg/L]和对照者[(2,34±4.22)mg/L],P均<0.05;ACS患者IL-10水平[(3.94±1.91)ng/L]明显低于SAP患者[(6.31±4.26)ng/L]和对照者[(7.76±2.82)ng/L],P均<0.05.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强化治疗作用更强(P<0.05).结论 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机体斑块不稳定与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蒙古妇幼保健院2015-09月/2016-03内科门诊确诊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次/d,30 mg/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口服,2次/d,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月,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血清NO含量和ET-1浓度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有效率为82.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ET-1、NO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和SBP水平均明显下降,达到正常范围,生化指标血清NO水平升高,ET-1浓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Ⅰ、Ⅱ级高血压药理作用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作用持久、效果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可改善受损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