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脏腑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12穴。本文仅对脏腑背俞源流、含义、定位、主治规律、配伍规律及针刺方法、注意事项作初步总结。一、背俞源流据古文学家研究,“尹”字,甲骨文为 相似文献
2.
3.
4.
在十四经经穴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输穴,称为特定穴。脏腑背俞穴即其中之一。输穴是经气输注交会于皮肉筋骨之间的部位,而脏腑背俞穴则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些特殊俞穴,其位置又接近相应的脏腑,故在临床上是治疗脏腑及其有关组织器官疾病的有效俞穴。《内经》对该穴论述较为完整,现从以下方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5.
6.
俞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研究概况徐放明指导:陈日新(江西中医学院95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俞穴相对特异性综述大量研究表明,俞穴功能特异性仅具有相对意义。所谓相对,是指俞穴与非俞穴,或不同俞穴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其功能作用呈现不同特点;或其对相关“... 相似文献
7.
8.
9.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5)
中医学认为,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病症。寒邪犯肺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其病位主要在肺,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甚则扰乱其日常生活和正常睡眠,继而引发其他疾病。文章从寒邪犯肺易致咳嗽,而肺居胸中,背部为胸中之藩篱,应用背俞穴,选用温灸之法可散寒逐邪而止咳等问题角度切入,层层深入,将背俞穴治疗咳嗽病证的古代文献源流加以整理,条分缕析,对背俞穴治疗咳嗽的原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穴-脏腑相关即体表-内脏相关,是指导中医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概述了近年来中外学者通过电刺激、荧光标记法等手段,对经穴-脏腑的形态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说明了经穴与脏腑的特异性联系途径。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11.
12.
梁子安 《中华现代中西医结合》2004,1(1):61-63
一般人因为西医对人体大脑解剖的结构有深入详细的了解,就觉得西医相对于中医较强势及科学化。如西医知道大脑的中央前回为运动中枢所在处,是一个人体随意运动有关的皮质区。该回为椎体束的主要发出部位,控制对侧半身骨骼肌运动。中央前回支配身体各部骨骼肌的功能定位,其上部(包括旁中央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肌,肛门括约肌和膀胱括约肌的运动;中部支配上肢肌运动,下部 相似文献
13.
赵鸿龙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1):57-58
目的:评价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用临床有代表性的病例,通过辨证选用相对应的背俞穴进行针刺操作。结果:采用针刺背俞穴法的病例都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结论:针刺背俞穴对于治疗相应五脏的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背俞穴相互配合应用,能够调整相应的脏腑阴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研究针刺背俞穴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 5 8例运用针刺背俞穴的方法 ;对照组 5 0例应用阿普唑仑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77 5 9% ,对照组为 5 6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针刺背俞穴治疗焦虑症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反应 ,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埋线,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汉密尔顿(HAMD)量表(17项)、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进行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均能显著减少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及睡眠积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能全面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背俞穴压诊法诊断慢性胃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俞穴压诊法诊断慢性胃炎初探刘孟安陈传福*魏铭寇惠英**(中医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内科学教研室,**附属医院中医科)关键词慢性胃炎;背俞穴;诊断方法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近年来,我们通过240例慢性胃炎背俞穴反应点观察,并... 相似文献
17.
背俞穴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面部凸出部位出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呈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但境界清楚;多分布在颞、鼻、额、眉及上唇等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性激素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精神抑郁、过度疲劳、日晒、劣质化妆品等因素亦可诱发。近年采用背俞穴辨证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邢启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747
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推拿背俞穴的方法,以肘推为主,整理疗法为辅,5年内门诊共收到千余例欧洲患者,包括风湿、关节系统、胃肠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尤其是根治性胃癌大部切除术后,往往在病人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拔管后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食后尤甚.笔者采用背俞穴(包括膈俞、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按摩法便可有效地减轻和解除以上症状,能促使排气、排便顺利进行,使病人舒适.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司徒铃教授运用背俞穴治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徒铃教授运用背俞穴治病经验符文彬(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谢金华(广州中医学院广州510407)关键词:背俞穴,中风后遗症,脱发,哮喘,荨麻疹,腰腿痛,前列腺炎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它具有反映内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