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踝关节外伤后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方法分析1995年以来经我院治疗并经过2~5年随访的踝关节损伤病例,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保守及手术。结果与结论踝关节韧带部分断裂及无移位的单踝骨折使用保守治疗,余同型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148例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益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2-112,157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48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踝关节韧带部分断裂及无移位的踝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踝关节韧带完全断裂或踝关节骨折并移位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手术方法优于非手术方法。结论对踝关节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损伤的实际情况来定,踝关节韧带部分断裂或无移位的单踝骨折建议使用保守治疗,余同型踝关节损伤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的疗效。方法:踝关节骨折87例,87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58例内踝骨折中采用解剖复位后松质骨螺钉内固定38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20例,14例后踝骨折采用螺钉内固定;43例外踝骨折采用1/3管型钢板内固定和5例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三踝骨折内固定时按照外、后、内的顺序进行,手术时探查踝关节内侧的深、浅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对有断裂损伤的韧带予以修复缝合,确保了关节结构的完整。结果:87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氏等的评定标准:优良71例,可11例,差5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Weber—AO分类法,B型31例,C型20例。其中双踝骨折33例,三踝骨折18例;下胫腓联合分离20例,后踝骨折螺钉固定12例。内侧三角韧带断裂修复5例。结果:51例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优31例,良1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0%。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类型及韧带结构损伤程度进行选择。满意的疗效取决于恢复踝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有效内固定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关节骨折,处理远较双踝骨折复杂.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前、后外旋 (Ⅳ度)三踝骨折30 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30 例,男21 例,女9 例:年龄21~75 岁,平均41.8 岁.根据Lauge-Hansen分类方法,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20 例,旋前外旋Ⅳ度三踝骨折10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25%,后踝骨折移位.对于后踝骨折块较小,移位不大或者是无移位的后踝骨折,不在此病例范围.受伤距手术时间小于8 h,踝关节肿胀未形成张力性水疱,或7~16 d,手术延迟的原因为复合伤、局部皮肤擦伤或出现张力性水疱.延迟手术患者均予以简单的闭合手法复位及石膏托固定,待符合手术条件后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8~5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AO分型:A型12例,B型23例,C型17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8例,旋后-外旋型骨折25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后-内收型7例。单踝骨折8例,双踝骨折30例,三踝骨折14例,合并腓骨骨折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16例,均采取切开骨折复位,克氏针、螺钉、钢板等内固定,术中探查下胫腓联合韧带,必要时予以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结果:52例得到6~15个月的随访,参照评定标准:优良44例,可5例,差3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更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与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5例)。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2组均给予术后处理。术后1年比较2组的优良率,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比较2组下胫腓重叠距离。结果 A组优良率为95.0%,B组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下胫腓重叠距离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相比,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螺钉以及螺钉断裂的风险,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弹性,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22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踩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19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
杨月舟  李占宝 《中原医刊》2007,34(17):29-3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区别。方法对1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内固定,并对优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手法整复踝关节骨折共67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1.6%,双踝骨折优良率80.0%,三踝骨折优良率44.4%,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25.0%。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95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5.0%,双踝骨折优良率96.1%,三踝骨折优良率93.3%,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88.9%。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恢复关节的正确位置关系,只有精确的复位,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1996~ 2 0 0 1年间我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采用国际AO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踝关节骨折 2 8例 ,男 2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5 7岁 ,平均 40岁 ,陈旧伤 4例 ,新鲜伤 2 4例 ,闭合伤 2 6例 ,开放伤 2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4例 ,砸伤 4例 ,坠落伤 2例 ,跌扭伤 1 8例。损伤类型中旋后—外旋型 2 4例 ,旋前—内收 2例 ,爆炸垂直压缩型 2例。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6例 ,系就诊早 ,肿较轻、骨折移位小 ,予以“U”型石膏固定 ,手术 2 2例 ,为开放骨折或骨折移位达不到复位标准者后踝骨折片大于骨…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骨折临床多见,合并后踝骨折为临床常见损伤,后踝骨折临床需否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多数学者以踝关节侧位X线片上后踝骨折块累及关节面>25%作为手术指征。但也有人认为,后踝骨折块<10%踝关节面时,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均较好;后踝骨折块>10%踝关节面时,骨折块大小和是否固定都是预后相关因素。因此,对于后踝骨折块>10%踝关节面的患者应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关节协调性。2012年起我科开始应用后外侧切口进行外、后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踝部骨折为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近10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青少年还是成人,踝关节骨折发生率较过去明显上升。且后踝骨折大多数同时合并内外踝及下胫腓韧带损伤。传统手术治疗其入路、复位、固定均损伤较大且较为困难,易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004年6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微创空心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44例,随访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余雨 《海南医学》2010,21(1):87-88
目的评价踝关节镜辅助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48例后踝骨折病人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即常规关节镜检查,对软骨损伤、滑膜炎、韧带撕裂进行关节镜下清理、修复,且关节镜监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年(8个月-2年),按照苟三怀标准分析,优良率为95.8%。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后踝骨折能确保骨折良好复位与固定,能早期诊治关节软骨及韧带损伤,并且手术创伤小;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再损伤;关节镜辅助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后踝骨折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2016年4月—2019年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运用Baird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全部复位成功,术后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交通事故伤、运动伤、坠落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00.00%、100.00%、90.48%,3种不同损伤因素的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76,P=0.144);术后1.5年随访中均未出现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 结论 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提升踝关节灵活性、稳定性,且踝关节恢复情况佳。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3年12月共处理踝关节骨折脱位1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4例中男性97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平均31.2岁。压砸伤31例,撞伤27例,扭伤46例,坠落伤30例。 1.2骨折类型:单踝骨折61例,双踝骨折54例,三踝骨折19例。其中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25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13例,伴有踝部韧带损伤27例,下胫腓联合分离26例,距骨脱位29例。手术治疗51例,手法整复外固定83例。 2治疗方法和结果 2.1非手术治疗:无移位的、单纯内、外踝骨折或双踝骨折。虽有移位,就诊时间短、肿胀轻,可手法复位。采取与受伤机理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块使之复位,复位后小腿石膏托固定6—8周,固定位置与原骨折类型相反。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是全身负载最大的屈戍关节,是躯干与地面接触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一旦损伤,若处理不当,会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不稳等问题[1]。三踝骨折的治疗均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切开复位内固定已为治疗共识,但在内固定选择上仍无统一标准及意见[2]。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0例,疗效均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发生原因、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胫骨前侧手术入路行前外侧钢板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对无明显移位后踝骨折先固定后踝骨折再复位固定胫骨,对后踝骨折移位明显者予先复位固定胫骨,然后手法复位后踝骨折,再进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所选患者中腓骨骨折均为中段及近端骨折,均未予固定。结果:两组随访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胫骨下1/3螺旋骨折愈合时间及总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Ⅵ型损伤组后踝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Ⅲ型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胫骨前侧单切口手术入路,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及空心拉力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对Ⅲ、Ⅵ型骨折治疗效果均较好,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除了X片可见的后脱位和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外,还有广泛的软组织损害.本文根据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如否,将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分为2个亚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4-2009年,共治疗7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其中Ⅰ型2例(MCL完整)保守治疗,石膏固定2~3周后功能锻炼;Ⅱ型5例(MCL断裂)手术治疗,经内外侧双切口显露,分别固定桡骨头和冠突,修复外侧副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结果 7例患者获得1~4年随访(平均2年).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活动无疼痛.活动幅度屈伸平均120°,旋转100°,MEPS评分优5例,良2例.结论 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MCL完整者,其桡骨头和冠突骨折的类型和移位均较轻,可保守治疗;MCL断裂者,其骨折类型和移位均较重,需手术治疗.修复MCL能显著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的治疗治疗。方法本组40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7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13~120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35例,良3例,差2例,有效率95%。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固定及积极主动地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腓骨关节分离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尚丽嫚 《中原医刊》2009,(12):54-55
目的探讨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4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下胫腓分离行皮质骨螺钉横向内固定,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1/4者予复位螺钉固定,三角韧带完全损伤者予以修复。结果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分,疗效:优3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结论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须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中应充分重视三角韧带修复及下胫腓联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