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初治DLBCL患者治疗前血浆CRP水平、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将患者分为CRP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总生存期(OS)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明确影响初治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前血浆CRP升高组DLBCL患者中,高龄(>60岁)、男性、存在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正常、高ECOG评分、高Ann Arbor分期、高结外侵犯、高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高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血浆CRP正常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LDH水平高于正常、ECOG评分2~4分、Ann Arbor分期Ⅲ~Ⅳ、结外侵犯>1处、血浆CRP水平升高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结外侵犯>1处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LDH水平高于正常、年龄>60岁分别是影响...  相似文献   

2.
董洁  胡观丽  况蕾  庄涛  张蓓 《安徽医药》2019,23(10):2018-2021
目的探究 TPX2和 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1年 6月至 2013年 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 85例宫颈鳞癌、 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30例 CIN Ⅰ和 20例慢性宫颈炎四组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TPX2和 Aurora?A蛋白在各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课题组对宫颈鳞癌病人进行随访,采用 Kaplan?Meier法以及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TPX2和 Aurora?A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病人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TPX2蛋白在宫颈鳞癌、 CIN Ⅱ~Ⅲ、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0.0%、50.0%、6.7%、5.0%, Aurora?A蛋白在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3.5%、53.3%、10.0%、5.0%。TPX2和 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宫颈鳞癌和 CIN Ⅱ~Ⅲ宫颈组织中显著高于 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 P<0.05)在宫颈鳞癌组与 CIN Ⅱ~Ⅲ组、 CIN Ⅰ组与慢性宫颈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 TPX2与 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229,P=0.03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TPX2和 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病人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病人( P<0.05)。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 TPX2和 Aurora?A蛋白可作为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 HR)=2.449,95%置信区间( CI):1.056~5.676,P=0.037;HR=2.354,95%CI:1.182~4.688,P=0.01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 TPX2和 Aurora?A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其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的预后相关,有望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3.
贾长河  谢毅  袁媛  刘博伟  任颖 《安徽医药》2020,24(2):271-275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 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年 5月至 2011年 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267例胃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267例胃癌组织和 13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DCLK1的表达,分析 DCLK1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 DCLK1表达水平病人的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曲线, Log?rank法比较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差异。结果 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 71.9%(192/2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6.1%(36/138)。单因素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关( 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病人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的胃癌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 P<0.05)。结论 DCL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潘丽  王华  孙国平 《安徽医药》2017,21(10):1818-182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例患者的年龄15~83岁,中位年龄为61岁,男女比例为1.08∶1,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回肠,其次为回盲部、盲肠、空肠.腹痛为原发性肠道DLBC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于内镜及术后病理.其中生发中心型(GCB) 19例,non-GCB型8例.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为64.3%、39.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因素包括:年龄、LDH水平、CA125水平、肿块大小、CD10、Bcl-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及Ann Arbor分期(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见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原发性肠道DLBCL具有高度侵袭性及异质性,预后影响因素众多,对该类疾病临床诊治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HAP(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挽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7例R/R DLBCL患者接受DHAP方案化疗,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预后信息,回顾性研究该方案疗效、安全性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7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1.4%,细胞来源为生发中心亚型的患者短期疗效优于非生发中心亚型的患者(P=0.022)。中位PFS为4.3(95%CI:3.725~4.875)个月,中位OS为12.6(95%CI:6.962~18.238)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49.1%,2年总生存率为28.9%。多因素分析提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HAP仍是R/R DLBCL的有效挽救化疗方案,但存在缓解期短、有效率较低、副反应较重等缺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前间隙侵犯( prevertebral space involvement,PVSI)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 2009年7月至 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并排除远处转移的 250例鼻咽癌病人。所有病人放疗前行鼻咽部及颈部 MRI检查,接受二维、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经 Log?rank检验,采用 Cox多因素分析比较预后。结果中位随访时间 56个月。共 87例病人椎前间隙受侵(34.8%),为椎前间隙受侵组,另外 163例为椎前间隙未受侵组。椎前间隙受侵组较未受侵组的 T分期、 N分期及临床分期明显较差(均 P<0.001)。椎前间隙受侵组与未受侵组相比,总生存率(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分别为 83.4%比64.4%(P<0.001)、90.8%比85.1%(P=0.069)、87.7%比71.3%(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PVSI是影响两组病人 OS(P=0.013)的因素和 DMFS(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发生率较高,且较未受侵者的 OS、DMFS低, PVSI是影响鼻咽癌病人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娜  唐志红  田永明 《安徽医药》2020,24(10):1920-1926
目的探索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医院感染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指导临床防治 CRAB医院感染,减少 CRAB感染病人的死亡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 CBM、EMbase、PubMed、OVID,以及医学网站中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限截至 2019年 5月 31日,采用 State13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32篇文献(英文 26篇,中文 6篇)其中存活组 1 607例病人,死亡组 1 372例病人。在纳入的 24项研究因素中,有 15项研究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MD=0.19,95%CI:0.08~0.30,P<0.01)、 APCHE II评分(MD=0.48,95%CI:0.06~0.91,P=0.03)、入住 ICU(OR=1.91,9,5%CI:1.12~3.26,P=0.02)、发生过休克(OR=4.28, 95%CI:1.05~17.49,P=0.04)、脓毒性休克(OR=8.36,95%CI:3.71~18.82,P<0.01)、肾功能损伤(OR=1.57,95%CI:1.19~2.07, P<0.01)、糖尿病(OR=1.31,95%CI:1.03~1.68,P=0.03)、肿瘤(OR=1.56,95%CI:1.02~2.37,P=0.04)、肝脏疾病(OR=1.93, 95%CI:1.25~3.00,P<0.01)、深静脉置管(OR=2.02,95%CI:1.56~2.61,P<0.01)、留置导尿管(OR=2.53,95%CI:1.66~3.84,P<0.01)、留置鼻饲管(OR=1.79,95%CI:1.21~2.65,P<0.01)、机械通气(OR=3.17,95%CI:2.34~4.29,P<0.01)、使用激素(OR=5.46,95%CI:3.12~9.56,P<0.01)、免疫抑制(OR=2.73,95%CI:1.82~4.1,P<0.01)。结论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和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是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病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可有助于临床医务人员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降低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 TG)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单次收住成年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病人 1 207例,提取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SOFA)、 24 h内 TG值等,将病人按 TG的三分位间距数分为高 TG组,中 TG组和低 TG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将病人是否在 ICU死亡及 TG水平分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 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不同性别病人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数 1 207例,其中死亡组 120例( 9.9%)存活组 1 087例,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SOFA评分( OR=1.346,95%CI:1.278~1.417,P<0.001)及 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 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 TG组( OR=1.883,95%CI:1.093~3.245,P=0.023);进一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 SOFA评分仍是两类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 OR=1.439,95%CI:1.333~1.554,P<0.001;女性 OR=1.255,95%CI:1.167~1.351,P<0.001);而 TG水平仅与男性病人的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 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 TG组( OR=2.377,95%CI:1.039~5.434, P=0.040)。结论 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且入科 TG水平越高,病人死亡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9.
姜宏景  王长利 《天津医药》2003,31(5):282-28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47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N分期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有转移的病人(P<0.001);术中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超过6枚的病例生存率高于清扫6枚以下的病例(P<0.001);术后生存率随T1、T2、T3和T4依次明显递减(P<0.001);术后化疗组病例的生存期较非化疗组长(P=0.036);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1)。结论: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化疗与否、肿瘤的T分期、N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术后放疗、术后免疫治疗及手术方式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荣  邹延峰  孙国平 《安徽医药》2012,16(3):356-361
目的评价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提取发表于1990~2011年间,对比靶向治疗与无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分析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等预后相关指标。结果纳入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2 026例患者,其中经靶向治疗1 031例,无靶向治疗995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新的生物制剂对于SCLC的靶向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1年及2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OR:0.89,95%CI:0.74~1.06,P=0.2)和(OR:0.97,95%CI:0.76~1.23,P=0.78),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OR,95%CI分别为(OR:0.95,95%CI:0.76~1.17,P=0.61)和(OR:1.04,95%CI:0.78~1.39,P=0.78),生物制剂用于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一致无生存优势。结论新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未能改善患者SCLC结局。  相似文献   

11.
葛尚清  杜瀛瀛  孙国平 《安徽医药》2020,24(8):1529-1533
目的探索年轻肺癌(40岁及以下)临床特征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为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0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7月 1日经治的 251例年轻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病人诊断时年龄均 ≤40岁、死亡时间明确,且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绘制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 log?rank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 Cox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影响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病人发病年龄(34.5±5.6)岁,年龄范围为 18~40岁,男女比例 1.13∶1.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绝大多数病人诊断时 TNM分期即为晚期。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是咳嗽(55.8%)。远处转移的部位当中,骨(51.8%)最为多见。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活检(37.1%)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明确诊断的方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轻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与吸烟史(P=0.031)、病理类型(P=0.040)和 TNM分期(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NM分期(P<0.001)和病理类型(P=0.004)是影响年轻肺癌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腺癌和晚期是年轻肺癌病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早期发现使年轻肺癌病人更受益。  相似文献   

12.
杨兰艳  殷芳  郑盛  王建刚 《安徽医药》2020,24(1):132-13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 1(BAP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 2012年 1月至 2016年 1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7例手术切除的 Ⅰ~Ⅲ期胃癌病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全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 BAP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 87例病人中选取 3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 BA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 BA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BAP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39.1%和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90,P=0.000)。 PCR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 BAP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195±0.470)比( 3.399±0.891),t=15.320,P=0.000]。 BAP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TNM分期关系密切( P值分别为: 0.043、0.021、0.008、0.001),Kaplan? Meier分析结果表明 BAP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病人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7.6%和 58.2%(χ2=6.392,P=0.012)低表达组病人预后不良。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 TNM分期、 BAP1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BAP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胃癌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新阳  梁伟  姚寒辉 《安徽医药》2012,16(10):1468-1469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组织类型、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N)、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等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类型、血清CEA.  相似文献   

14.
尹雪  顾康生 《安徽医药》2017,21(6):1010-1014
目的 分析和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MCL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生物学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总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50例MCL病人中位发病年龄62岁,男女比例3.5∶1,Ann-Arbor 分期Ⅲ~Ⅳ期病人为41例(82.0%).骨髓累及者19例(38.0%),消化道侵犯者11例(22.0%).50例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3.0个月.46例病人接受化疗,其中有18例病人使用化疗加利妥昔单抗;接受含与不含利妥昔单抗化疗的预期总生存期分别为74.0个月及46.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6).全组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72.0%、54.5%,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8%、46.7%.白细胞计数(WBC)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正常、Ki-67≥30%、CD5(+)、MUM-1(-)均提示预后不良.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仅显示LDH水平(P=0.039),Ki-67≥30%(P=0.001)对MCL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MCL病人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CL多发于老年男性,临床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常结外侵犯.治疗完全缓解率低,无疾病进展时间短,预后不佳.WBC与LDH高于正常、Ki-67≥30%、CD5(+)、MUM-1(-)是预后不良因素.LDH水平、Ki-67≥30%为MCL病人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血液科使用R-CH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的≥60岁的DLBCL患者86例,按其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单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n=43);治疗组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沙利度胺方案维持治疗(n=43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4年、5年总生存期(OS)率高于对照组(P<0.01);3年、4年、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老年人DLBCL,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许勤  石振旺 《安徽医药》2020,24(9):1815-181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 116例临床资料,随访 1年内病人溃疡是否复发,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排除病史不全 4例及随访脱落 5例,最终纳入 107例。本次纳入研究的病人溃疡复发率 31%,其中随访末期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状态( OR=45.682,95%CI:2.654~702.832)、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OR=6.328,95%CI:1.387~27.896)及吸烟( OR=1.805,95%CI: 1.189~2.687)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复发率较高。随访末期 Hp感染状态、服用 NSAID药物及吸烟与其相关。临床工作应重视合并多种复发因素的老年病人,有针对性地调整诊疗方案以降低溃疡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42例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肺段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每组71例。肺段切除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叶切除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分析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至2022年1月31日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13~70个月。肺叶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肺段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脉管浸润、病理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长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OR=1.788, 95%CI=(1.059,3.017)]、非腺癌[OR=1.650, 95%CI=(1.180, 2.307)]、高T分期[OR=...  相似文献   

18.
汪柳  黄培芝  熊将军 《安徽医药》2020,24(12):2482-2485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癌组织中反义长链非编码 RNA RAB11B?AS1(lncRNA RAB11B?AS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4年 9月至 2017年 3月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 97例 NSCL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所得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并取癌旁(距肿瘤边缘> 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PCR(RT?qP? CR)检测 lncRNARAB11B?AS1表达情况;分析 lncRNARAB11B?AS1与 NSCLC病理参数的关系; Cox回归分析影响 NSCLC的预后因素;分析 lncRNARAB11B?AS1表达情况对 NSCLC病人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试验组 lncRNA RAB11B?AS1表达(2.61±0.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5±0.41)(P<0.001); NSCLC病人癌组织中 lncRNA RAB11B?AS1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疾病分期有关(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 lncRNA RAB11B?AS1表达、远处转移和疾病分期均是影响 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2.70、2.93,95%CI:1.83~3.96、1.58~4.62、1.67~5.13,均 P<0.05); lncRNA RAB11B?AS1高表达病人术后 24个月的总生存率(28.30%)明显低于低表达病人(59.09%)(P<0.05)。结论 lncRNA RAB11B?AS1在 NSCLC病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与病人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可为 NSCLC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影响食管癌病人生存的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以预测食管癌病人的 1年、 3年及 5年生存率。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共获 2010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 8 863例食管癌病人的年龄、病理等临床资料和相关随访数据。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验证组( 2 656例)和列线图建模组( 6 207例)(分配比例是 3∶7)。建模组用 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 log-rank检验法评估生存率的差异;将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建模组病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将确定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预测食管癌病人 1年、 3年及 5年生存率。通过一致性指数( C-index)和校正曲线评估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结果食管癌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组织分级、美国癌症联合协会( AJCC)第 7版 T分期、 N分期、 M分期、手术、化疗均是其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 C-index:建模组内部验证为 0.726(95%CI:0.718~0.734),验证组外部验证为 0.723(95%CI:0.71,1~0.735);同时两组的校正曲线一致性良好。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去泛素化酶含有卵巢肿瘤结构域的6B反义RNA 1(OTUD6B-A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11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的DLBCL癌组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1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患者的淋巴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lncRNA OTUD6B-AS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OTUD6B-AS1表达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DLBCL组织中lncRNA OTUD6B-A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LBCL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OTUD6B-AS1表达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ECOG评分)、霍奇金淋巴瘤HL分期(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OTUD6B-AS1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