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行的饮片质量标准中将对照药材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之一,且存在诸多饮片的鉴别、检查项等均规定为同药材。然而,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直接应用的药品,其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功能主治等方面往往与原药材有所差异。使用药材的控制标准来规定饮片,不能满足饮片质量控制的需求,有失合理性和科学性。针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部分项目不合理、质控指标缺乏专属性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将对照饮片作为中药饮片标准物质之一的思路,从对照饮片制备过程中原药材、辅料、炮制工艺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后,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外,还展望了对照饮片应用的优势及未来研究方向,为对照饮片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对照药材技术要求为基础,以等量同质为原则,利用现代的提取制备技术,制备成质量稳定、均匀性好的苦杏仁对照提取物。通过考察不同的薄层系统,建立薄层鉴别用对照提取物的质量标准,供中药标准中薄层鉴别使用。并对其主要药效成分进行方法学考察,确保今后制备的对照提取物的一致性。方法:采用不同薄层色谱系统对苦杏仁对照提取物可替代对照药材进行定性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对照提取物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在苦杏仁对照提取物薄层色谱中,展开剂:为甲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酸-水(6∶2∶0.4∶0.1∶0.1),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测定苦杏仁对照提取物中苦杏仁苷含量,苦杏仁苷线性范围461.7~15.39 mg/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2.15%),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论:苦杏仁对照提取可替代对照药材进行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3.
鲁冰  朱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303-304
中药鉴别的方法很多,而性状鉴别法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一些十分简便直观的鉴别方法来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及迅速的特点。本文运用性状鉴别法对部分临床常用,但容易混淆的中药品种进行鉴别,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21种贵重中药材的大试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是依据对照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对药材进行真实性鉴别的方法。其中火试法是我国千百年来鉴别中药的宝贵经验的总结,该法简单、快速、易行,是保证药材质量行之有效的重要鉴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木通皂苷探讨中药质量评价用对照提取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分析总结中药对照提取物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质量评价用对照提取物根据用途不同,分为3类:①药材或挥发油对照提取物,用于原药材提取物或含原药材的中成药薄层鉴别;②组分对照提取物,用于某类组分鉴别或色谱峰定位;③标示了待测成分含量的对照提取物,可用于样品的定量分析。针对第3类对照提取物,以木通皂苷为例,从制备工艺、成分鉴定和含量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其研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性状鉴别法指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火试、火烧等简便、直观的方法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简单、易行及迅速的特点。本文运用性状鉴别法对部分临床常用,但容易混淆的中药品种进行鉴别,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鲁冰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2):108-109
中药性状鉴别法指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火试、火烧等简便、直观的方法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 ,它具有简单、易行及迅速的特点。本文运用性状鉴别法对部分临床常用但容易混淆的中药品种进行鉴别 ,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1 鸡血藤与红藤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 (Spatholo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变色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806-806
中药材固有的色泽不仅是中药外表性状鉴别的标志,也是中药品质好坏的指标之一,药材颜色及色泽越鲜明纯正,说明其质量和疗效越佳。现将药材异常变色原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59-1560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中药材的品种与质量鉴别,寻找和扩大新药资源的应用学科。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国外近代则发展成生药学。就中药鉴定技术而言,最初只是药材性状的鉴别,即就药材的外部形态特征、色泽、断面、质地、气味等进行真伪鉴别。其后则逐步发展为以药材内部的细胞组织特征为依据,进行光学显微鉴别。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察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SEM)也应用在药材鉴别中了。中药鉴别研究中将理化方法,特别是成分分析的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中药对照提取物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照提取物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应用现状,对中药对照提取物进行讨论,并对其在中药质量标准巾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照提取物在中药质量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存在品种及标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对照提取物的发展对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中国人千百年使用的药品,中药基原鉴定是对中药临床应用的传承性鉴定.药品基原和药材基原具有本质区别.不同版本<中药鉴定学>教材中的中药米源鉴定应该修正为基原鉴定,对其概念、方法和内容应定位在药品上.探讨了中药基原鉴定的定义与范围,分别论述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中药复方基原鉴定的内容、方法与基本原理.认为中药的基原具有传承性、临床使用的连续性、药品的专用性和不可更改等属性,为中药的发展和中约鉴定方法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过程中的不足(如多来源药材品种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鉴定方法,中药系统鉴定法.文章介绍了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提出,不仅从性状、显微、化学等“表型性状”方面揭示中药“种”的特征信息,还从其遗传物质DNA信息(基因型)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揭示“种”、“亚种”、“居群”等分类及演化关系等,为中药鉴定学科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的研究思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肖林  马世堂  狄留庆  陈志鹏  刘陶世 《中草药》2018,49(22):5229-5234
中药及其复方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药理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综述并归纳了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的思路及进展,指出应建立多学科交叉、多维立体筛选和评价的研究模式,以期为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中医药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以及构建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及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已成为全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各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互认,需要以国际上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加强政府和中药管理部门对中药及相关产业的标准、法律法规等的建设,使中药质量保证体系与国际接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人民健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5.
16.
吴文如  杨璐  周华 《中草药》2016,47(23):4289-4294
中药品种的准确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寻找高效、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以表型标记为鉴定特征的传统方法,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具有更加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近缘混淆及多来源品种的鉴定,但同时受PCR技术的限制,存在成本高、步骤复杂、时间长的缺点,无法实现快速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快速、低成本等优点,成为继PCR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技术,可成功实现对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通过对常见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中药材分子鉴定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蛤蚧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旨在建立中药材鉴定新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衍射Fourier谱分析方法,通过对2个蛤蚧与1个西藏蛤蚧样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 获得了蛤蚧的标准X衍射Fourier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 表明X衍射Fourier图谱分析方法在中药材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东方  赵丽娜  李银峰  靳朝东 《中草药》2016,47(22):4085-4094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评价中药优劣、鉴别真伪、区分物种和确保其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控制中药质量以及鉴别方面越来越成熟,已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可。主要对近3年中药生物指纹图谱技术和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化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数据计算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方子寒  漆仲文  谢盈彧  张军平 《中草药》2018,49(14):3441-3445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新生血管的参与,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被认为是控制疾病发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中药因其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管新生显著的干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斑马鱼模型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也为血管生成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基于斑马鱼动物模型实验,以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及中成药等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干预斑马鱼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进一步开发应用以及中医药干预血管新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into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 is now an essential national policy in China and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case study summarizes the profile of integration of CMM in China, describing markets, industries, management mechanism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MM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policies for integrating TM into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s to save costs and improve the general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By the end of 2014, the overall sale value of CMM exceeded $US120bn, representing 31% of the tot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arkets in China. More than 200 CMM formulated drugs and 1100 prepared CMM are now on the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List’ and the financial budget for CMM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2014 was approximately $US4.66bn, almost double that of 2011, indicating an increasing and long‐term commitment to integrated medicine in China.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