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型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0 nm,建立16批罗布麻叶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法测定药材中2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建立的16批罗布麻叶药材特征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6~0.999;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整体质量不太稳定;对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16批药材中2个成分的总含量差异不大,以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产罗布麻叶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及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能全面地用于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贵州不同产地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及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婧  梁茜  江帆  李明  安崇惠 《中药材》2018,(2):317-321
目的:建立黄蜀葵茎叶HPLC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黄蜀葵茎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检验和相似度计算。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部分共有峰,并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0批不同产地黄蜀葵茎叶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10批样品除S5、S6、S7相似度偏低外,其余均大于0.830;与对照品比较,指认其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3个成分。经方法学验证,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14~18.05μg/m L(r=0.9995)、0.19~23.79μg/m L(r=0.9999)、0.16~19.51μg/m L(r=0.999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在93.73%~102.10%、91.77%~102.70%、89.72%~104.55%范围内,RSD范围为0.37%~1.16%。10批样品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517~0.6064 mg/g、0.0317~0.6811mg/g、0.0116~0.5064 mg/g。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黄蜀葵茎叶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疆不同产地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白麻A.pictum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含量测定、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收集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进行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 )(4.6 mm×100 mm, 2.6μm)色谱柱,以乙腈-0.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1 nm,柱温25℃。建立31批药材的HPLC分析方法,并完成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芦丁和白麻苷的含量测定,分别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和SPSS 21.0软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罗布麻和白麻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和紫云英苷5个共有峰。除了3批药材,其余28批药材的相似度均高于0.83,相似度总体上良好。基于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5时,可将药材分为南疆和北疆药材两大类,表明新疆罗布麻和白麻药材的差异与产地有一定关系。以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质量进行排名,结果前15名均为北疆药材。综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认为新疆罗布麻和白麻药材在相似中存在差异,且差异与产地有一定相关性。该结果可为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罗布麻和白麻药材差异及二者引种栽培产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月红  韩璐  许浚  冯松浩  张铁军 《中草药》2017,48(6):1205-1209
目的建立柿Diospyros kaki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测定,为柿叶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μL;对22批柿叶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系统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将22批柿叶药材分为两类,同时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素成分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了柿叶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色谱峰为柿叶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金丝桃苷在0.044~0.880μg,异槲皮苷在0.078~1.560μg,槲皮素在0.040~0.800μg,山柰素在0.035~0.700μg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98.97%、100.55%、99.96%。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测定可为柿叶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3)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桑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BTS+快速法评价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的抗氧化能力;采用UPLC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58 nm。结果: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均具有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异槲皮苷与芦丁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0%;异槲皮苷、芦丁和紫云英苷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57%~98.84%之间,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可更好的对桑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何燕宁  赵引利  杨冬丽  张东阁  王春民 《中草药》2016,47(10):1775-1779
目的建立并比较河北省不同产地葎草Humulus scandens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收集河北省不同产地11批葎草药材进行测定,建立11批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对11批样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从葎草药材特征图谱中分析得出9个共有峰,其中7号峰为木犀草苷,8号峰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经分析,其中7批药材的相似度0.900以上,4批药材的相似度在0.900以下。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有效控制葎草药材的内在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枇杷叶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金丝桃苷、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MG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建立枇杷叶药材的特征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进行分析。结果:从枇杷叶药材特征图谱中共标示出10个共有峰,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2.0%。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分别在0.102 6~0.855 0、0.085 8~0.715 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5.56%,RSD分别为4.88%、4.8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有效控制枇杷叶药材的内在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安  王维宁  杨燕云  许亮  崔璐  康廷国 《中草药》2016,47(5):832-836
目的建立透骨草药材来源中狭山野豌豆Vicia amoena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与其余5种来源品种进行比较,为透骨草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Eclipse Plus C_(18) RRHD(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0 nm。测定10个不同产地狭山野豌豆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并用对照品和液质联用技术指认色谱峰;同条件下比较鉴别透骨草药材其他5种来源品种。结果建立了狭山野豌豆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PLC-ESI-Q-TOF-MS)对14个共有峰中的6个峰进行初步归属,确定为绿原酸、杨梅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山柰苷、槲皮苷;透骨草药材其他5种来源品种与狭山野豌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透骨草药材全面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药材和黄酮部位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为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5个不同批次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S1~S15)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指认,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质量和黄酮部位进行评价。结果 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4个共有峰;辣木叶黄酮部位标定和指认出10个共有峰。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和黄酮部位的相似度和HCA分析聚为4类,且HCA结果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相一致;PCA、OPLS-DA分析聚为3类。15批药材中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0.06%~0.19%、0.27%~0.79%、0.08%~0.23%;黄酮部位中含量分别为0.53%~3.53%、6.49%~14.36%、2.05%~4.66%。结论 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升木芙蓉叶质量标准。方法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优化供试品制备方法,增加银锻苷TLC鉴别,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的含量。该药材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timate UPLC AQ-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银锻苷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6%~102.52%,RSD为1.05%~2.63%。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木芙蓉叶的质量控制。建议木芙蓉叶含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总含量不得少于2.199 6 mg/g,即0.22%。  相似文献   

11.
彭海燕  钟小清  吕高荣  卢志标  邹节明 《中草药》2013,44(21):3063-3066
目的 对民间常用中药材金沙藤Lygodii Herba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方法 查考本草文献对金沙藤原植物和药用部位的记载及附图,野外调查金沙藤药材的原植物来源,通过产地药农收集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标本,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和咨询分类专家。结果 目前市场上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来源主要是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曲轴海金沙、小叶海金沙的地上部分,部分地区将云南海金沙、羽裂海金沙和柳叶海金沙用做金沙藤药材;对商品金沙藤药材和不同植物来源的金沙藤TLC分析,显相似的主斑点。结论 为更好地制定金沙藤新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并为药厂金沙藤药材收购提供依据,保证金沙藤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沙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l8(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1%冰醋酸(5∶5∶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分别在0.368~2.760、0.064~0.480、0.102~0.765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8%、99.56%、101.73%,RSD分别为1.44%、0.92%、1.6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沙藤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败酱草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刘素香  刘毅  白雪  佘一鸣  李翔宇  毕胜  张铁军 《中草药》2016,47(12):2074-2077
目的 建立败酱草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Orca C_(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体积流量1 mL/min,以乙腈-0.05%磷酸溶液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了败酱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败酱草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8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聚类分析表明,I类药材BJ1、BJ2、BJ3、BJ4、BJ5、BJ6、BJ7、BJ8、BJ9、BJ10、BJ13、BJ14各批败酱草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为0.987~0.907,表明各批次药材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I类药材BJ11、BJ12、BJ15批败酱草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差异较大。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作为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败酱草药材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香青兰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产地香青兰中有效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香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I)、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II)、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葡萄糖醛酸苷(III)、田蓟苷和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IV)的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媒、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根据最佳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香青兰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量。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加3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提取1次,5 h。新疆吉木萨尔产的香青兰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量较高。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不同产地的香青兰药材中I、II、迷迭香酸、III、田蓟苷和IV的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平平  于会明  田友清 《中草药》2020,51(6):1481-1484
目的对青蒿Artemisiae Annuae Herb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青蒿水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2,3-二羟基萘(1)、东莨菪内酯(2)、滨蒿内酯(3)、猫眼草酚B(4)、棕鳞矢车菊黄酮素(5)、mikanin(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青蒿木脂素。  相似文献   

16.
朱梅芳  唐宇  郑琴  汤丹丰  罗俊  胡鹏翼  郭园园  吴海霞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845-2854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e Fructus、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薄荷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及其配伍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探讨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与其成分及抑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成分及其配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单味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和配伍提取挥发油及单提混合后的挥发油对常见的4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荆芥与薄荷混合提取后,所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连翘-荆芥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中,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含有的7种成分和荆芥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而新增了8种成分。连翘-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8种成分,并新增8种成分。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新增了7种成分。连翘-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2种成分,连翘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1种,荆芥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2种,新增了9种成分。与单提混合挥发油相比,3种药材混合提取组中胡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抑菌实验显示,不同提取方式所得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不同,单味挥发油及单提混合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配伍提取挥发油组。结论挥发油是解表中药的重要药效成分,中药挥发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挥发油的得率、成分及药效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其疗效,应对此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尹明星  陈婧  施春阳  王文清  方建国 《中草药》2021,52(19):6045-6051
鱼腥草是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数千年的食用、药用历史,现有研究表明,鱼腥草安全无毒。但由于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成分,其安全性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而关于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毒性的探讨并不多见。从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实验研究等方面对鱼腥草的安全性进行探讨,为鱼腥草的食品药品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云生  谢丽霞  毛福英  王张  曹喆  张新慧 《中草药》2015,46(24):3695-3703
目的研究37个不同产地麻黄平喘作用及其生物效价的差异。方法取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建立平喘药效模型,按累积计量法于麦氏浴槽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剂间距1:0.5)的麻黄水煎液,计算不同产地麻黄解痉率;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V生物检定统计法项下"量反应平行线法"(2,2)法计算生物效价值;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量;对不同产地麻黄生物效价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麻黄对磷酸组胺(His)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解痉作用,与麻黄对照药材相比,有20个产地的麻黄达显著水平(P0.05),麻黄解痉作用与给药质量浓度呈剂量依赖性,草麻黄与中麻黄种间解痉率无显著差异(P0.05);37个产地的麻黄药材与对照药材相比平喘效价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0.01),平喘效价值为22.35~489.04 U/g,可信限率(FL)13.15%~38.97%,效价相差近21.88倍,麻黄平喘生物效价与麻黄碱及伪麻黄碱总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采用聚类分析法能够将不同平喘生物效价值的麻黄区分开来,37份麻黄药材中有24份生物效价值高于对照药材,占麻黄样品总数的64.86%。结论平喘生物效价值可以定量评价不同产地麻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金乾  李莹  群培  向海燕  刘圆 《中草药》2018,49(4):919-927
目的在甘松野生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其全草是否可等同药典中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探讨市场流通的甘松药材为全草的科学性。方法收集全国4省区的31批样品,常规方法测定植株根长、株高、干质量、挥发油含量、水溶性浸出物、甘松新酮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回归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层序聚类分析(HCA)法对反映药材质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野生甘松"全草"和"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结果甘松药材质量优劣主要与根及根茎挥发油含量、根及根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甘松药材的根及根茎、全草具有差异的8个自变量中,水溶性浸出物、挥发油2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通过多维统计分析法对甘松全草、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甘松全草与根及根茎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再次证实甘松仍然以历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为佳;表明甘松全草不能完全替代甘松的根及根茎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