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检查86例(172侧)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总动脉(CCA)远心段至颈内动脉(ICA)起始部的血管形态、管腔结构,了解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并检测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测并比较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患者CCA、I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水平.结果 86例(172侧)患者中,颈动脉分叉呈直弯分叉型96侧(55.81%),弯分叉型58侧(33.72%),直分叉型18侧(10.47%),直弯分叉型构成比高于其他两种类型(P<0.05).3种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患者CCA、ICA的PSV、EDV和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直弯分叉、弯分叉类型其PSVIcA/PSVccA明显高于直分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HR、MAP、CVP和PCW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弯分叉的CI明显低于直分叉(P<0.05).直分叉类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弯分叉、弯分叉患者(P<0.05).结论 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可对颈动脉血流速度及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在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的58例受检者。利用GE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观察颈动脉分叉角类型,测量颈内动脉分叉角、颈外动脉分叉角、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厚度。根据双侧颈内动脉斑块的有无对颈内动脉分叉角、颈外动脉分叉角、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的大小及颈动脉分叉角类型分别进行分组,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内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1.244(P=0.219);颈外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0.027(P=0.978);颈总动脉分叉角分组中,T值为-0.186(P=0.853);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分组中,T值为-1.379(P=0.173)。对颈动脉角分叉类型分组进行卡方检验,χ2值为0.919(P=0.632)。各组检验P值均大于0.05。结论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的形成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3.
孙永珉  王艳  赵斌 《海南医学》2013,24(22):3399-3400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5例经超声检查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283例,占65.05%,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2例,占28.04%,颈总动脉主干30例,占6.90%,其中,软斑144例(33.10%),硬斑157例(36.09%),混合斑134例(30.80%).结论 超声检查颈动脉可准确确定病变位置,观察血管形态和血流速度,有助于临床判定适当和有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16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100例,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记录两组颈动脉内径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主干、颈内动脉起始部;左右颈总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血TC、T 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脑梗死组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行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同时伴有颈动脉斑块。结果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脑梗死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较少。斑块引起同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脑梗死,软斑块和溃疡斑块最易于脱落形成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内膜-中层)厚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23例,异常检出率为90.44%;对照组中为35例,异常检出率为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为了解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等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36 ̄81岁患者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段做了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观察指标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情况、直径狭窄百分率。结果 发现脑梗塞患者主块的发生率为69.6%,随年龄增加,斑块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但粥样硬化病变致管腔严重狭窄(〉70%)的发生率很低。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脑梗死病人及72例健康体检者行颈动脉超声及血脂分析检查.结果 96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60例(占62.5%),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脑梗死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较健康对照组严重,脑梗死组的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病有关;血TC、T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伍兴友  王维明  温大勇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147-148,I0001
目的探讨MS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的准确性以及影像学价值。方法对20例颈动脉病变的血管成像作回顾性分析,行MPR、CPR、MIP及VRT并综合比对各种重建技术。结果狭窄:颈内、外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3例,呈弧形或半月状。重度狭窄2例。颈动脉分叉处轻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2例。颈内、外动脉远段轻度狭窄5例,中度2例。颈总动脉处轻度狭窄4例,重度1例。粥样硬化斑块:颈内、外动脉起始部10例,其中硬斑块7例,软斑块3例。颈动脉分叉处12例,其中硬斑块9例,软斑块3例。颈内、外动脉远段6例,其中硬斑块4例,软斑块2例。颈总动脉硬斑块3例。闭塞:2例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结论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李育  刘霞 《新疆医学》2006,36(5):17-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CAA)与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1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确定其大小、范围、表面形态、病变性质。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最高(66.3%)。其次是脑梗死组(53.1%),再次是高血压组(37.6%),正常人组最低(20.0%)。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继样斑块,颈动脉继样斑块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1年内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EA(CEA组,16例)和CAS(CAS组,10例)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1年出现的脑部、心血管及局部并发症,重度再狭窄(狭窄率>70%)的情况。结果 CEA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75.0%),有效3例(18.8%),无效1例(6.2%);CAS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7例(70.0%),有效2例(20.0%),无效1例(10.0%)。CEA组有4例(25.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6.3%)发生心肌梗死,CAS组有2例(20.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10.0%)发生脑卒中,两组均无病死病例。两组1年内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0.0%)及3例(30.0%)。两组患者术后在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的治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及病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CAS组颈动脉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CEA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探讨颈动脉分叉类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208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颈动脉分叉部解剖学结构分为直分叉、直弯分叉、弯分叉。结果显示208例患者中颈动脉直弯分叉占46.16%(192/416),其次为弯分叉27.88%(116/416)、直分叉25.96%(108/416)。直分叉、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左侧,直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左侧(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PSV、EDV、阻力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PSV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心脏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分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弯分叉、弯分叉(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直弯分叉与弯分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颈动脉分叉类型能够对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予CAS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CAS前后狭窄处管径及血流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CAS中,2例手术失败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余60例均获成功,共置入支架60个。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发现,患侧颈动脉狭窄处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血管内径(R)、血管搏动指数(PI)和前向血流明显增大(P<0.05),术后1周时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经颈动脉超声复查发现手术侧再狭窄1例(3.3%)。结论 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段,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在CAS前后对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E)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疗效.方法 42例颈动脉硬化狭窄,其中有慢性脑缺血症状7例,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23例,12例无症状;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波显像、DSA动脉造影或CT和MRA扫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65%~95%;在颈丛麻醉或全麻下行CAE,术中置放动脉转流管14例;手术方法:经典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8例和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4例.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IA症状消失,5例仍有轻度慢性脑缺血症状,1例手术后4天出现脑栓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36例脑部供血有明显改善.结论 CAE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莉  秦超  莫雪安  陈娅  邹东华  梁志坚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62-163,166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8例,均行CAS治疗;分析CAS的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残余狭窄率〈10%;术中发生高灌注综合征5例,颈动脉窦综合征2例,血管痉挛2例,栓子脱落1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2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轻度再狭窄。结论掌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并予以正确的处理,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探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2例有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病例,手术治疗12例。结果11例患者良好效果,均康复出院,随访6-20月未出现TIA发作,原病变血管再狭窄小于20%,人工血管通畅,患者认知能力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结论手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肯定,加强围手术期监护,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Gu YQ  Guo LR  Qi LX  Hua Y  Li XF  Guo JM  Yu HX  Cui SJ  Wu YF  Tong Z  Wu X  Zhang J  Wa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197-3200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寅武医院血管外科白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针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施行的12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中男9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5岁(48~75岁);脑梗死后遗症25例,有脑缺血症状69例,无症状32例;术中62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颈动脉阻断后脑血流速度下降>50%的5例患者采用了动脉转流管;64例患者未行术中TCD监测,均采用了动脉转流管;术中22例分别采用了自体或人工血管补片成形,2例同时行颈-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中术后采用控制血压、颈动脉压迫等方法防止颅内过度灌注.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有症状患者及部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伸舌偏斜10例,2周内恢复8例.随访118例,平均随访时间46.5个月(6~96个月),2例舌偏有改善;2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行支架成形术;4例颈动脉中度狭窄,继续随访;死亡7例,包括2例脑梗死.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术中TCD监测利于防止脑缺血及颅内过度灌注;术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动脉转流管和动脉补片成形.  相似文献   

18.
赵豪  邓欢  黎彪  雷冬  季一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87-192
目前,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 所有疾病首位[1] 。研究[2] 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 患 者中有 20%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最 常见的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3] ,且颈动脉粥样硬化 性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 性[4] 。在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病因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占比例最大[5] ,大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的TIA患者在早期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 险会增加 1倍[6] ,且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伴有动脉粥 样硬化的患者,在未来 5年内发生大血管事件的风险 远高于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 。  相似文献   

19.
丁锐  童钟  王成宏 《安徽医学》2011,32(8):1078-107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探讨相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 本组无死亡,2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CEA,10例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其中3例放置失败,11例未放置;头昏、头晕及TIA症状明显改善19例;7例术...  相似文献   

20.
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脉内膜切除的手术指征、麻醉和手术方法。方法 20例病人22例颈动脉狭窄,其中21例在全麻下手术,1侧采用局麻。20例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27 ̄52分钟,2侧术中采用分流。15侧手术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 17例病人18侧术后顺利;另3例4侧手术,其中3侧椁后分别出现暂时性肌力减退和下部面瘫。19例病人平均随访3年2个月,9例暂时性脑缺血病人中,8例停止发作,1例发作减少,9例脑梗死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