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在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颅脑外伤患者因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而采用人工脑膜进行硬膜修补,对其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其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天、7天及出院前均行头颅CT检查,植入人工硬膜的部位未见异常影像学改变。发现患者并发皮下局部积液1例,外伤性癫痫1例,脑积水1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例。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的发生。3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1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术中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已完个愈合,缝合处已被层自身组织部分替代覆盖、无不良反应。组织学检查提示为纤维细胞构成。结论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人工脑膜能降低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硬脑膜修补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硬脑膜减张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总结临床经验.结果经对23例人工硬膜修补、17例自体组织硬膜修补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人工硬膜修补效果满意.结论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人工硬脑膜减张修补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在颅脑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后,在早期颅骨成形术中的粘连情况,出血多少,是否易于分离等。方法:分析8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术后在早期颅骨成形术术中分离时,粘连,出血,是否容易分离,对大脑损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在早期颅骨成形术术中分离时,硬脑膜与头皮肌瓣粘连轻,出血少,非常容易分离,手术时间短,对大脑牵拉轻,副损伤小。结论:在颅脑术后使用人工膜修补硬脑膜,在早期颅骨成形术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张祖权  刘多 《重庆医药》2009,38(16):2065-2067
目的分析生物人工脑膜临床使用的资料,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因被病理组织侵蚀、创伤后毁损或开颅外减压术中致硬脑膜缺损的患者。对受肿瘤侵蚀的原硬脑膜彻底切除、对开颅术中需敞开硬膜去骨瓣减压的患者,除按常规行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彻底止血和剔除异物、将硬膜悬吊在骨窗缘外。另尝试在术中把残存岛状的硬膜按原解剖层次放回,继与生物人工脑膜组成松弛缝合,修补骨窗的硬膜缺损。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于术后7~12d拆线。没有发生脑组织外露和颅内感染。本组术后无1例骨窗疝和顽固性脑膨出发生。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率低且程度轻。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比传统开颅外减压术并未增加。以上患者中有41例在开颅术后1个月、8例在术后2~3个月再次行颅骨修补成形术,全部成功。结论生物人工脑膜的应用使得传统开颅减压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减少和避免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是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脑膜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喻敬国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1):103-104
我科自1996年2月-2007年6月间对86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病人的颅骨瓣采取离体保存,待脑水肿、脑肿胀消退减压窗张力正常后行自体颅骨瓣原位再植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8~65岁。其中84例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均行开颅去骨瓣  相似文献   

6.
梁武  陈治标  陈治军  王凡  罗勇 《淮海医药》2012,30(5):384-385
目的观察并分析人工硬脑膜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修补硬脑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对49例颅脑创伤手术中有硬脑膜缺损者使用人工硬脑膜进行修复,术后抗感染、降低颅内压及护胃等对症治疗,并对其术后出院患者随访。结果除在应用人工硬脑膜术后死亡6例外,其余未见明显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其中对21例患者术后4~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手术,术后发现人工硬脑膜可以恢复原有的解剖层次,封闭、隔离以及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良好,炎症反应轻。结论颅脑创伤手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使传统开颅减压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它能够较好地重塑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层、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和避免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为19.56%,术区继发硬膜外血肿10.87%。死亡率为32.12%。结论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脑肿胀缓解病例,对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和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到迟发性血肿的可能,早期的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及其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疝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骨窗疝的患者中,中等大小骨瓣者、单侧去骨瓣者、术中敞开硬脑膜者和GCS评分≤8分者居多。结论合理选择骨瓣大小和尽量减张缝合修补硬脑膜可以有效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合并皮瓣或硬脑膜下积液的颅骨修补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颅骨缺损合并皮瓣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操作细节。结果 12例术后均无一例积液复发,无一例并发感染。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瓣下积液,无明显颅高压患者,可待颅骨修补手术时,通过手术方法一次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对256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头颅CT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治疗方案;结果126例患者实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加去骨瓣减压术62例,YL-I型针血肿穿刺引流103例,保守治疗27例(血肿量7~20mL之间)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病人,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术前还是术后,应该尽可能行动态CT复查,术中仔细探查或术后严密监测,以免延迟病情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去骨瓣减压方法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去骨板减压术治疗),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颅内压变化情况;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7 d的颅内压以及GOS评分、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骨板减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改善其预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5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个月左右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28例,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37.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恢复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植物状态与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积液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感染、分流过度和分流管阻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2种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需缝合和免缝人工硬膜)与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采用补片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采用需缝合的人工硬膜,32例)、免缝组(采用免缝合的人工硬膜,28例)和自体组(采用自体帽状腱膜,20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及癫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1±0.6)、(2.5±0.5)和(3.0±0.5)h,缝合组手术耗时高于自体组,而免缝组手术耗时低于自体组,缝合组和免缝组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引流量分别为(120±75)、( 178±68)和(131±66)ml,缝合组的引流量与自体组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缝组高于自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与免缝组患者术后发热及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12.5% (4/32)比5.0% (1/20),7.1% (2/28)比5.0% (1/20);脑脊液漏/皮下积液:6.2% (2/32)比0%,25.0%(7/28)比0%,均P>0.05].癫痫发生例数较少,仅缝合组为3.1%(1/31),余2组患者均无癫痫发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体帽状腱膜取材受到一定限制时可采用生物型外科补片.免缝人工硬膜可相应减少手术时间,对难以缝合的部位不失为一种好材料.严密缝合生物型外科补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志成  郑翔  杨宝义  刘伯毅  陈黎  黄云飞 《安徽医药》2012,16(10):1466-1467
目的 总结影响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47例各种原因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以颅内病变原因死亡为评价终点,分析不同年龄、病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57例患者术后因颅内病变加重死亡,60岁以上者死亡49例,合并风心病心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者死亡54例,死亡率最高,48 h后手术死亡47例,大脑中线移位超过1 cm者死亡48例.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与年龄、病因、手术时机及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伟俊  钱锁开  张珑 《江西医药》2009,44(12):1159-116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我科8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类型与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GOS5分54例,4分21例,3分7例,2分5例;去大骨瓣术后出现并发症以脑膨出、迟发性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多见。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可能因为发生并发症而降低效果,各种类型并发症有其典型时间窗口发生,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49例)和无脑积水组(270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1),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外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采用大骨瓣外减压手术方式对72例患者进行减压处理。结果72例患者存活64例,8例因救治不及时术中或术后死亡。存活患者经过1-2年的随访,按GOS评分分级,良好38例,中度残废14例,重度残废9例,3例呈植物人状态。8例死亡的患者中,脑干严重损伤而死亡4例,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2例放弃治疗。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明显,手术方法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60岁,48例)和对照组(<60岁,55例).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前并存疾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大多并存多种疾病(x2 =11.097,24.915,14.404,均P<0.01);且其预后较好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x2 =9.821,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NO和NOS活性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CI)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8例,均采用全麻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分别于术前1h,术后1、12、72h采集静脉血5ml各2份。分别检测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本组患者18例术后3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意识不同程度改善;NO含量和NOS活性术前和术后1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72h均出现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明显低于术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减低患者的死亡率;NO和NOS参与并影响了ACI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去骨瓣减压后局部脑血供得到有效改善,NOS活性减低,合成NO减少,神经毒性减低,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