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患者往往开唇露齿,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及心理健康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常伴有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上气道形态在呼吸功能、言语功能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气道形态和颅颌面形态结构之间关系密切。正畸治疗能够改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颅颌面骨骼结构,上气道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文针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气道特征以及不同的矫治方法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性Ⅱ类、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弓的形态,为其矫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48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41例,正常牙合个体40例.分别测量其前牙弓相关指标.结果 男性Ⅱ类错(牙合)者下尖牙间宽度、下尖牙牙槽骨宽度小于正常(牙合)者,Ⅲ类错(牙合)者下尖牙区牙槽骨宽度大于正常(牙合)者,上前牙区深度、上颌前牙区深度与宽度比小于正常(牙合)者;女性Ⅱ类错(牙合)者下尖牙间宽度小于正常(牙合)者;Ⅲ类错(牙合)者上尖牙区牙槽骨宽度、上前牙区深度小于正常(牙合)者.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前部发育受限,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颌骨前部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估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早期恒牙(牙合)正畸治疗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方式对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进而指导临床矫治的实施。方法收集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早期恒牙(牙合)患者60例,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每组30例,对其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非拔牙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NS-UPW、U-MPW、H-FH、H-VL测量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牙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NS-UPW、SPP-SPPW、U-MPW、H-MP测量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拔牙组与拔牙组治疗后PNS-UPW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氏Ⅰ类早期恒牙(牙合)患者正畸拔牙矫治对上气道形态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对舌骨位置无明显影响,但矢状方向上有产生向后向下的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4.
选择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38例作为研究样本,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拍摄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选取与AngleⅢ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27项,得出两组软组织各测量值,比较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颅颌面部软组织形态差异.分析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形态,并探讨其与相应硬组织构形上的关系和发育规律.结果:软组织线距测量男性有13项,女性有12项,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软组织角度测量9项均有显著差异.认为面部软组织侧貌基本反映了硬组织的骨骼构形,软组织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改变,部分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而另一部分软组织形态的改变却加重了面部的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一种矫治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黯的良好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先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治疗,半年后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直至咬(牙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 30例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随硬组织的改变,软组织发生相应改变,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凹陷型侧貌.结论 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两者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术后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前方牵引矫治后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早期UCLP术后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20例,采用前方牵引方法进行矫治,观察其治疗后牙颌结构的变化.结果矫治后患者SNA角(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的夹角)增大2.29°,ANB角(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与鼻根点至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增大2.96°,上切牙轻度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前方牵引可有效促进UCLP术后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上颌骨的生长,牙颌结构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摘要] 骨性Ⅱ类错(牙合)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类牙颌面畸形,其矫治效果与生长发育潜力、骨骼不调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该文就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特点、矫治方法、建议配合正颌手术治疗的颅颌面特征、牙齿移动界限及软组织变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为临床选择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矫治病例及预测矫治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金友  潘涛  李岩  徐琳  姚燕 《山东医药》2013,53(29):60-62
目的 探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轻力前牵引(每侧施力120~ 150 g)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前牵引力(每侧施力400~500 g)联合扩弓矫治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5~11个月(平均8.5个月)临床治疗,两组临床矫治效果均满意.头影X线检测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牙(牙合)(牙合)畸形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选择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患者 3 8例作为研究样本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 40例作为对照组 ,拍摄正中牙合位的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利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选取与 Angle 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 2 7项 ,得出两组软组织各测量值 ,比较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颅颌面部软组织形态差异。分析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形态 ,并探讨其与相应硬组织构形上的关系和发育规律。结果 :软组织线距测量男性有 13项 ,女性有 12项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软组织角度测量 9项均有显著差异。认为面部软组织侧貌基本反映了硬组织的骨骼构形 ,软组织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改变 ,部分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 ,而另一部分软组织形态的改变却加重了面部的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口内上颌平面垫加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有效解除,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下生长,下颌骨成顺时针方向旋转生长,上下颌骨及颅骨关系更加协调,软组织侧貌及面下1/3关系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