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豨莶精醇(3)、蔗糖(4)、丁香醛(5)、香草醛(6)、黄花菜木脂素C(7)、克罗酰胺(8)、(-)-lyoniresinol(9)、狗牙花脂素(10)、丁香树脂醇(11)、seslignanoccidentaliol A(12)、左旋丁香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13)、(-)-simulanol(14)、(-)-7R,8S-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周强  杜伟东  李志峰  王琦  李艳  冯育林  杨世林 《中草药》2022,53(7):1939-1942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中低压液相色谱、凝胶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为生物碱类化合物1-[1-羟基-2-(二甲基氨基)乙基]-3,4-菲二醇-4-O-β-D-葡萄糖苷(1),酚酸苷类化合物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O-α-D-芹糖基-(1→2)-O-α-L-鼠李糖苷(2)。结论 化合物1、2均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清风藤碱苷和清风藤酸苷。  相似文献   

3.
小花清风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佳  郝小江  梁光义  武孔云 《中草药》1999,30(5):334-335
小花清风藤SabiaparvufloraWall.exRoxb为清风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1]。贵州产小花清风藤在民间用其根茎入药,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和风湿劳伤,因其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痛之功,民间俗称为“小黄药”、“黄肿药”、“黄眼药”等[2]。为了进-步探讨其有效成分,我们对该植物的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其结构经各种光谱解析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二十五烷酸(pentacosaneacid,I),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花清风藤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近红外光谱鉴定方法。方法:通过采集供试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对样品的原始谱图及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近红外光谱相似度,绘制各药用部位的聚类分析树状图,探究小花清风藤及其同属植物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结果:小花清风藤叶的种内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NIRS)相似度达到91.84%,而与其他同属植物的种间NIRS相似度只有64.03%,差异十分明显。系统聚类结果显示叶片有很好的聚集度,可以作为小花清风藤与同属药用植物近红外光谱鉴别的可靠部位。结论:建立的近红外光谱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征,可作为鉴别清风藤属药用植物及其药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卢青  李海波  姚新生  于洋 《中草药》2019,50(14):3261-3268
目的研究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半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兴安升麻根茎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水洗脱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imicifugaside F(1)、(+)-(2S,3R)-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β-D-吡喃葡萄糖氧基)甲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5-丙烯酸(2)、5-羟基-2-甲氧基苯甲酸(3)、苯甲酸-4-O-β-D-葡萄糖苷(4)、异阿魏酸(5)、阿魏酸(6)、阿魏酸-4-O-β-D-阿洛糖苷(7)、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8)、芥子酸-4-O-β-D-葡萄糖苷(9)、6,6′-二-O-芥子酰基蔗糖(10)、番石榴酸(11)、蜂斗菜酸(12)、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阿洛糖苷(13)、N-反式-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阿洛糖苷(14)、N-反式-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葡萄糖苷(15)、grevilloside G(16)、丁香脂素(17)、丁香脂素-4,4′-O-β-D-双阿洛糖苷(18)、(+)-异落叶松树脂素-3a-O-β-D-葡萄糖苷(19)、(-)-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素-3a-O-β-D-葡萄糖苷(2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4、8~10、15~17、20为首次从升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山茱萸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并通过HR-ESI-MS、NMR等波谱学技术鉴定所分离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茱萸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1′-羟乙基)-烟酸甲酯(1)、3,4-二羟基苯甲醛(2)、对甲氧基桂皮酸(3)、川楝苷B(4)、dunnianoside D(5)、4-O-(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顺-对香豆酸(6)、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1-O-β-D-葡萄糖基-4-烯丙基苯(8)、2-甲氧基-4-(2-丙烯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9)、(-)-(E)-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4-O-β-L-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4-羟基-3-甲氧基苯丙-8-烯-4-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二氢山柰酚(12)、二氢槲皮素(13)、根皮苷(14)、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6)、芦丁(17)和槲皮素-3-O-刺槐双糖(18)。结论化合物1~15和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8~11、13和15为首次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运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珠芽景天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丁香酸葡萄糖苷(2)、2-(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β-D-葡萄糖苷(3)、橄榄树脂素(4)、环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5)、(-)-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6)、(-)-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7)、bluemenol A(8)、euodionoside D(9)、脑苷酯B(10)、腺苷(11)、尿苷(12)、4-(β-D-glucopyranosyloxy)-3-hydroxy-2-(hydroxymethyl)-butanenitrile(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珠芽景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8~13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王丽  魏慧  王静  李晓娟  武毛毛  薛培凤 《中草药》2019,50(2):330-335
目的研究蒙药玉簪Hosta plantaginea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溶剂法与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蒙药玉簪花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系统分离,应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蒙药玉簪花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嘌呤核苷(1)、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丙酸(7)、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9)、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0)、7-甲氧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1)、熊果酸(12)。结论化合物2~4、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8、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Lour.)Merr.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平卧菊三七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熊果酸(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5-hydroxymaltol(4)、对羟基苯甲酸(5)、4-氨基肉桂酸(6)、(E)-2-hexenylβ-D-glucoside(7)、1-(3-indolyl)-2,3-dihydroxy-propan-1-one(8)、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4,5-三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芦丁(12)、橙皮苷(13)、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14)、刺梨酸(15)、委陵菜酸(16)、2-methoxy-4-(2-propenyl)-phenyl-O-β-D-glucopyranoside(17)、negletein(18)、没食子酸-3-甲基醚(19)、caesalpiniaphenol D(20)、2,5-二羟基苯甲酸(21)、原儿茶醛(22)、isohematinic acid(23)、icariside B1(24)、dendranthemoside B(25)、4-甲氧基肉桂酸(26)、黄芩苷(27)。结论化合物4、6~9、11、13~27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0和12为首次从平卧菊三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熊慧  王龙  姜海琴  向雪川  吴欣妍  梅之南 《中草药》2017,48(19):3910-3914
目的研究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种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榼藤种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苄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芥子醇-O-[β-D-呋喃芹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5-羟基苯乙酸(3)、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5-羟基苯乙酸甲酯(4)、5-O-β-D-吡喃葡萄糖基-3-氢苯并[b]呋喃-2-酮(5)、二氢红花菜豆酸-4′-β-D-吡喃葡萄糖苷(6)、黄麻诺苷C(7)、1′S,4′S-4′-二氢脱落酸-4′-O-β-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榼藤子苷F;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12.
李曼姝  柯银铅  张紫琴  刘呈雄  邹坤 《中草药》2021,52(23):7096-7104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保肝护肝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茎叶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油酸(2)、(Z)-1,8-heptadeca diene(3)、N-反式-对香豆酰基去甲辛弗(4)、(Z)-N-formyl-nornuciferin(5)、N-demethyl-N-formyldehydronuciferine(6)、N-trans-cinnamoyltyramine(7)、油酸酰胺(8)、1,2,4-trimethoxybenzene(9)、2-(3-methoxyphenyl) isoindoline-1,3-dione(10)、景洪哥纳香胺酮(11)、squamolone(12)、桦木酸甲酯(13)、白桦脂酸(14)、3-氧代齐墩果酸(15)、牛蒡子苷(16)、2-(3'',4''-dimethoxybenzyl)-3-(3''-methoxy-4''-hydroxybenzyl)-γ-butyrolactone(17)、matairesinol(18)、lappaol F(19)、山柰酚(20)、lappaol A(21)和lappaol B(22)。结论 化合物235810121619为首次从清风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11314162022有显著的保肝护肝活性。  相似文献   

13.
陈林  王琦  吴蓓  李志峰  冯育林  钟国跃  杨世林 《中草药》2018,49(20):4803-4807
目的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大孔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Sephadex LH20、MCI-gel CHP20树脂反复柱色谱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百尾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百尾参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苯甲醇(1)、对羟基苯甲醛(2)、对羟基苯乙酮(3)、丁香醛(4)、覆盆子酮(5)、新甘草苷(6)、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7)、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3-酮(8)、异槲皮苷(9)、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0)、icariol A2(11)、蜕皮激素(12)、glansreginic acid(13)、橙皮苷(14)、芒柄花苷(15)、槲皮素(1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7)、(E)-4-(4-hydroxy-3-methoxyphenyl)but-3-en-2-one(18)、(-)-secoisolariciresinol(19)、木犀草素(20)。结论化合物1、3~8、10~15、17~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游梦  陈林  王琦  李志峰  冯育林  钟国跃  杨世林 《中草药》2020,51(7):1814-1818
目的 研究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中压MCI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型和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等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万寿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6-α-L-(4''-O-乙酰基)-吡喃鼠李糖氧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酯(1)、4'',7-二羟基黄酮(2)、巴马汀(3)、异紫花前胡苷(4)、4''-O-β-D-葡萄糖基-5-O-甲维阿斯米醇(5)、紫花前胡苷元(6)、2-氨基吡啶(7)、远志寡糖酯A(8)、新野樱苷(9)、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II(10)、宝藿苷I(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万寿竹酯苷;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小花清风藤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优质药材产区空间分布状况。方法 结合小花清风藤分布信息及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预测小花清风藤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基于环境因子与小花清风藤中总皂苷,总黄酮,槲皮素-3-O-龙胆双糖苷,camellianoside,tsubakioside A,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的相关性,借助ArcGIS软件空间插值及模糊叠加功能,对小花清风藤进行品质区划。结果 小花清风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中、高适生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88%。10月,11月降水量,最暖、最干季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及海拔是影响小花清风藤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坡度、降水量、辐射强度及温度变化等对小花清风藤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具有较大影响。综合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各成分空间插值结果,小花清风藤高品质区主要集中于贵州省西南部,以晴隆县、关岭县、镇宁县、普安县、兴仁县等地区为核心。结论 该研究为小花清风藤的人工栽培选址及药材收购等提供了一定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百尾参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来酸酰亚胺-5-肟(1)、4-methylene-5-oxo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2)、胸腺嘧啶(3)、腺嘌呤核苷(4)、5′-deoxy-5′-methylamino-adenosine(5)、乙基-α-L-鼠李糖(6)、岩白菜素(7)、4-羟基-2-甲氧基苯基-6-脱氧-α-L-吡喃木糖苷(8)、(-)-表儿茶素(9)、(6R,9R)-roseoside(10)、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醇(11)、3-羟基-5-(p-羟基苯基)-戊酸(12)、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3)、(6S,9R)-vomifoliol(14)、3,4-二羟基苯酰甲醇(15)和1,2-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16)。结论化合物1、2、5~9、12~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10、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粟杰  冯艳  林炳锋  李艳  黄文平  王琦 《中草药》2021,52(16):4783-4788
目的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和其他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化学成分,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醇(1)、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2)、苦楝新醇(3)、vanillil (4)、2,3-二氯喹喔啉(5)、1,5-二咖啡酰奎宁酸(6)、原儿茶醛(7)、3-carboxy-6,7-di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naphthalene(8)、咖啡酸乙酯(9)、5,6,7-三甲氧基香豆素(10)、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11)、对香豆酸(12)、秦皮乙素(13)、methyl 3,5-dihydroxy-4-methoxybenzoate (14)、异嗪皮啶(15)、(-)-丁香树脂酚(16)、(+)-丁香脂素(17)、反式咖啡酸(18)、大黄素(19)、香草酸(20)、咖啡酸甲酯(21)。结论化合物1、3~5、7~11、13、14为首次从刺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