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百合地黄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组方“少而精”,主治百合病,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处方剂量、药味炮制及煎服法均沿袭原方,鲜有改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抑郁、失眠、抗肿瘤等作用,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理亚健康状态等。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厅  刘派  丁鑫  牛小琴  陈冬雪  吴昊  钱占红 《光明中医》2023,(13):2445-2449
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揭示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MDD)的主要物质与作用靶点,并对其抗抑郁机制展开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构成与作用靶点展开检索,借助相关数据库(Genecards、OMIM),进行同MDD相关基因的查询。采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由此借助Cytoscape 3.2.1完成化合物-基因(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 发现该方可能是通过白介素6(IL-6)、雄激素受体(AR)以及雌激素受体(ESR1、ESR2)等核心靶基因释放对MDD的治疗作用。结论 在对MDD进行治疗方面,可能通过作用于30个靶点,调节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神经递质调节等过程,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中有关百合地黄汤的条文,以期了解百合地黄汤的历史沿革和方义演变,为其成药开发提供文献学支持,为经典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古籍数据库中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摘录记载了百合地黄汤的方、药、量、制、治、论等信息的古籍条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古籍和条文,提取朝代、书名、作者、举句、剂量、煎服法、方解、证型等关键信息,并进行文献分析,以了解百合地黄汤的组成、药材基原、炮制、剂量、功能主治、煎煮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及方义演变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古籍101本,共计165条。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由百合和地黄两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百合病。随后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录了本方,并增加生地黄汁至两升。宋及宋之后,因度量衡制度的改变,百合地黄汤在药物剂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此外宋代在炮制和服用量上略有变化。明代在地黄炮制上略有变化,明清代文献多为注释、方解,重在阐述百合地黄汤的病因病机。结论: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历代古籍均有记载,源远流长,但其历代变化不多,以药物剂量方面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4)
抑郁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症状与《金匮要略》中百合病所表现出的饮食、精神、睡眠、行为、语言、感觉失调有相似之处,该书中的百合地黄汤由百合、生地黄汁组成,是治疗百合病的正治之主方,可治疗多种病因诱导的抑郁症。本文从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的物质基准(标准煎液)、临床应用、现代药理机制、药效活性成分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该方治疗抑郁症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遣药组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物质基准制备及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菲  林美斯  王琳  李锐  张春容  赵丽  林大胜  曹科 《中草药》2019,50(16):3824-3832
目的制备百合地黄汤物质基准,进行制备过程工艺和质量控制分析,评价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制备15批物质基准,测定制备过程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分别检测饮片、煎煮液、浓缩液和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进行共有色谱峰归属、指认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15批物质基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分别为81.40%~92.88%和28.90%~41.41%,出膏率为36.06%~41.71%,均未出现离散数据;煎煮、浓缩和冻干过程有效成分转移率较稳定。标定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共有峰16个,其中6个归属于百合、9个归属于地黄,指认了3个色谱峰;饮片、煎煮液、浓缩液和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煎煮液、浓缩液、物质基准3者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合理可行,能同时适用于饮片、中间体和物质基准;物质基准制备工艺科学合理,不会造成其物质基础明显改变。本实验为百合地黄汤制剂开发奠定了基础,为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制备过程工艺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百合地黄汤出自《金贵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由百合7枚(18 g)、生地黄汁18 g组成。其功效:养心润肺,凉血清热。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用方指征:精神恍惚,默默不语,忧郁喜静,坐卧不安,烦躁不宁,饥不欲食,口苦舌干,小便黄赤,苔薄黄,脉微数、细数。传统方义认为:百合清心润肺补虚,生地清热凉血滋阴,为治疗百合病代表方剂。而现代新识认为:百合病症状复杂,以神志表现为主,病机复杂,以阴虚为主,故其治疗宜清淡平补,不宜峻补滋腻。百合地黄汤是百合病主方,现代临床常与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温胆汤同用,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紊乱、癔病等,并就其清心肺、养阴液之功而随证用于多种疾病中。  相似文献   

7.
百合地黄汤出自《金贵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由百合7枚(18 g)、生地黄汁18 g组成。其功效:养心润肺,凉血清热。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用方指征:精神恍惚,默默不语,忧郁喜静,坐卧不安,烦躁不宁,饥不欲食,口苦舌干,小便黄赤,苔薄黄,脉微数、细数。传统方义认为:百合清心润肺补虚,生地清热凉血滋阴,为治疗百合病代表方剂。而现代新识认为:百合病症状复杂,以神志表现为主,病机复杂,以阴虚为主,故其治疗宜清淡平补,不宜峻补滋腻。百合地黄汤是百合病主方,现代临床常与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温胆汤同用,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紊乱、癔病等,并就其清心肺、养阴液之功而随证用于多种疾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百合地黄汤对小鼠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 :以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症小鼠为模型,灌服百合地黄汤21d,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百合地黄汤可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的含量( P <0.01);低剂量组能有效增加5-HT含量( P <0.05)。 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含量。提示百合地黄汤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程瑶 《光明中医》2012,27(3):618-620
百合地黄汤具有润养心肺、凉血清热的功效,用以治疗百合病后世应用相对较少,有许多医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拓展应用,本文就百合地黄汤及其加减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但济修  周永全  詹常森 《中成药》2023,(10):3402-3406
目的 研究百合地黄汤处方剂量。方法 检索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读秀期刊、《中华医典》、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百合地黄汤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规则进行筛选,统计分析药材基原、用法、剂量范围、配伍比例等信息。测定鲜百合质量、鲜地黄出汁率、药材含水量等参数,通过地黄出汁率折算出其剂量,并以配伍比例和药材含水量来推算百合剂量。将所得结果与考证出的剂量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古代文献中以“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为主流,百合、地黄大多以鲜品入药;现代文献中百合、地黄大多以干品投料,两者配伍比例为1∶1,“生地黄汁一升”即为400 g鲜地黄榨汁200 mL,“百合七枚”折合鲜百合剂量为240 g。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建议以100 g百合(干品)代替。结论 本研究将文献考证结论与药材实测数据相结合来对百合地黄汤处方剂量进行探索,符合文献分析结果及药材实测范围。  相似文献   

11.
孟彦  贾怡  武嫣斐  向欢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8,49(1):251-255
百合地黄汤为临床常用中药经方,组方相对简单,临床应用广泛,古代常用来治疗百合病,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抑郁症(如阈下抑郁、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等)、多种失眠症(如更年期失眠、老年失眠等)、焦虑症、心理亚健康等疾病。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百合地黄汤在神经精神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百合地黄汤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百合地黄汤对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0.4 g·kg-1)复制失眠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西泮组(0.92 mg·kg-1)、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28 g·kg-1)和百合地黄汤低剂量组(7 g·kg-1),另设空白组,连续给药7天,采用旷场实验测定行为学评分,翻正反射实验评价百合地黄汤对大鼠睡眠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中DA和5-HT的含量。结果:百合地黄汤可以降低失眠模型大鼠的中央格停留时间、修饰次数和粪便颗粒数(P < 0.05),缩短睡眠潜伏期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 < 0.05),大脑皮层、脑干和海马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 < 0.05),大鼠皮层中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与模型组相比,P < 0.05。结论:百合地黄汤可改善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睡眠,对DA和5-HT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百合知母汤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百合知母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为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反复色谱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百合知母汤水煎液的二氯甲烷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2)、豆甾醇(stigmasterol,3)、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4)、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acid,5)、2,3,4′-三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3,4′-tri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6)、知母皂苷AⅢ(timosa-poninAⅢ,7)、芒果苷(mangiferin,8)、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百合知母汤中分得,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公开报道的天然产物;化合物5首次在组成百合知母汤的单味药百合和知母中发现,可能为百合知母汤水煎液新产生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变化时起至最终月经后1年内的期间[1]。围绝经期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症候群即围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经百合地黄汤给药后,采用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对大鼠的结肠进行病理学检测;收集大鼠粪便,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的趋势。糖水偏好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减弱(P<0.01);给药后,各剂量组糖水偏爱度均有增强的趋势,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旷场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显著减弱(P<0.01);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自主活动均有增强的趋势,且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遭到破坏,经百合地黄汤给药后,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菌群多样性方面,经百合地黄汤治疗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的丰度明显增加,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及蓝藻门的丰度明显降低,其中变形菌门和蓝藻门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降低了norank_f__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属及粪球菌属等菌属的丰度,升高了乳酸菌属、罗姆布茨菌属、Turicibacter及芽孢杆菌属等菌属的丰度,其中norank_f__Muribaculaceae、罗姆布茨菌属、Turicibacter、norank_f_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Prevotellaceae_UCG-001及Prevotellaceae_UCG-001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预测显示,差异菌群的功能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神经系统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结论:百合地黄汤能够调节抑郁症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肺癌转移小鼠肿瘤转移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移植性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用药后观察肺组织显微镜下转移灶数目、抑瘤率、抗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53、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加味百合地黄汤对Lewis肺癌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PCNA蛋白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加味百合地黄汤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丹  高耀  向欢  邢婕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8,49(7):1594-1602
目的建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探讨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挖掘和整理获取栀子豉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Pharm Mapper)方法预测栀子豉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栀子豉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用Systems dock Web Site对其进行验证。通过ClueGO结合Clue Pedia插件对其靶点生物功能及涉及的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栀子豉汤中筛选得到16个活性成分,涉及43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参与细胞、组织、器官、代谢、免疫和对应激的应答等过程,通过调节瘦素、雌激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MAPK cascad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DNF-Trk B)、5-羟色胺受体(5-HT receptor)、白细胞介素(IL)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归芍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得归芍地黄汤加减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TS疾病相关靶点,将二者靶点取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及网络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软件及相关程序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网络拓扑分析后筛选出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归芍地黄汤加减方治疗TS的活性成分8个,交集靶点32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异鼠李素,关键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