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并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建立列线图预测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风险。方法:搜集9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小针刀治疗。两组的治疗均为1周1次,连续治疗4周。每次治疗后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以及剪切波速度(SWV)。治疗结束后进行1年的随访,以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复发为随访终点。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CMS、SWV值差异。通过单因素Log-rank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用于预测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概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95.8%,46/48)高于对照组(72.9%,35/48)。治疗组VAS、SWV的下降程度以及CMS的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8.3%)低于对照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的VAS、CMS以及SWV均为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其建立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辨别力(AUC=0.921)和校准度(χ2=9.157,P=0.329),可以准确预测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概率。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刀治疗,基于SWE建立的列线图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冲击波疗法对训练伤所致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236例训练伤冈上肌肌腱炎的病例,其中非钙化冈上肌肌腱炎158例(非钙化组),钙化冈上肌肌腱炎78例(钙化组),均行同样参数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肩关节Constant评分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12个月,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比较,VAS评分更低、Constant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击波疗法能够明显缓解训练伤冈上肌肌腱炎的疼痛症状,提高患侧肩关节功能;且对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IQ)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评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患者冈上肌腱的形态学及弹性变化。资料与方法纳入41例SIS患者(41个肩关节),按照年龄分为40~59岁组和≥60岁组;另纳入41例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冈上肌腱及肩峰下滑囊的最大厚度,VTIQ技术分别在冈上肌腱距肱骨大结节止点1 cm和1.5 cm处测量肌腱浅层及深层的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不同年龄受试者组间肩峰下滑囊与冈上肌腱厚度,以及肌腱不同深度的SWV。结果不同年龄组SIS患者肩峰下滑囊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2);40~59岁SIS患者与对照组冈上肌腱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8)。≥60岁SIS患者冈上肌腱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0~59岁SIS患者冈上肌腱SW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浅层=0.020、P深层=0.007)。≥60岁SIS患者与对照组冈上肌腱S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浅层=0.513、P深层=0.926)。不同年龄组中,SIS组及对照组冈上肌腱浅层SWV均低于深层S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峰下滑囊增厚是SIS的形态学特征之一。SIS及年龄≥60岁均可导致冈上肌腱软化;且冈上肌腱不同深度存在弹性差异。超声弹性成像可敏感地量化肌腱机械性能,提供术前评估和预后监测肌腱机械性能定量的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MRI影像指标中与肩袖损伤患者经关节腔注射药物保守治疗短期疗效相关的因素。方法:纳入采取保守治疗的14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4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治疗前评估的因素包括关节囊积液程度、冈上肌(SSP)肌腱回缩距离、肩胛下肌(SSC)肌腱撕裂程度、冈下肌(ISP)肌腱撕裂程度以及采用Goutallier分类方法评估的SSC、SSP和ISP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于保守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ASH)量表对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08例(72.97%,改善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40例(27.03%,未改善组)患者未改善。两组治疗前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的关节囊积液分级、SSP回缩距离、SSC肌腱撕裂程度、ISP肌腱撕裂程度和SSC Goutalli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C肌腱撕裂与治疗后未改善显著相关(P值<0.05)。结论:SSC肌腱撕裂是肩袖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未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共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例,女64例,平均年龄50.3岁(29~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冲击波组)和痛点激素类药物局部针刺封闭(封闭组)治疗各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进行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1年(15~18个月,平均16.4个月),首次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CMS和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年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S冲击波组明显高于封闭组(P<0.05),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冲击波组明显优于封闭组(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钙化肌腱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痛点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相比,使用冲击波治疗,随访1年发现肩关节功能恢复更佳、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磁共振成像(MRI)组合序列及扫描方位对肩袖损伤诊断分级及脂肪浸润评分的影响。 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不同MRI组合序列及扫描方位,进行肩袖损伤的诊断和肩袖损伤脂肪浸润程度评分。 结果:斜冠状位MRI对肩胛袖损伤的检出率最高,斜冠状位SITR序列在肩关节检查中对肩袖损伤显示最佳(χ2=19.425,P<0.001);斜冠状位SITR序列对肩胛袖损伤中冈上肌肌腱(51例)、冈下肌肌腱(34例)、肩胛下肌肌腱(15例)检出例数均明显高于斜冠状T1WI检出序列数(12、28、6例)和T2WI的检出例数(37、19、9例)。斜冠状术前MRI肩袖脂肪浸润程度评分较术中明显升高[(2.58±0.23)分vs.(1.72±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0,P=0.002)。 结论:斜冠状位SITR序列在肩袖损伤的诊断分级及脂肪浸润程度评分均优其他序列,对肩袖损伤的诊断率较高,更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员肩关节疼痛的风险因素。方法:以2019年度流行病学调查中涉及的170名冬残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共有61名符合标准的运动员入选本研究,调查分析其伤病资料。按优势肩关节是否疼痛分组,其中28例疼痛阳性运动员归入肩痛组,33例疼痛阴性运动员归入无痛组。首先比较两组运动员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运动项目、是否为负重肩关节、肩峰肱骨距离(AHD)、冈上肌腱厚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利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计算存在显著性差异变量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置信区间(CI),并最终明确导致本组运动员肩关节疼痛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运动员间年龄(P=0.004)、是否为负重肩关节(P<0.01)、运动项目(P=0.001)、优势肩冈上肌腱厚度(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重肩关节(OR=17.78,95%CI:3.69~85.56)、优势肩冈上肌腱厚度(OR=3.12,95%CI:1.03~9.48)均为导致冬残奥运动员肩关节痛的风险因素。结论:负重肩关节、冈上肌腱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8.
祝婷婷  甑涛  刘思敏  杨魏  杨茜  李涛  张淯淞   《放射学实践》2012,27(4):360-363
RSNA2011骨骼肌肉方面的文献有100余篇,对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肩关节 MRI在肩关节疾病和损伤的检出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肌腱损伤后,预测保守治疗能否成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emehri等在磁共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脊上韧带的容积定量,预测保守治疗的效果.采用平面几何法测量冈上肌的体积,比较保守治疗成功和失败的患者冈上肌与小圆肌的体积比、冈上肌的体积及肩胛比例这3个参数之间的差异,发现冈上肌与小圆肌的体积比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由此可见测量冈上肌与小圆肌体积比能够预测保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印帅  陈立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1207-120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进行针刀治疗,1次/w,共2次,2次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无一例出现肌腱断裂、局部感染。结论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包磊  姚伟武  杨世埙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46-1249
目的:探讨MR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定量测量肩袖损伤后冈上肌脂肪性退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临床上疑有肩袖损伤或肩峰撞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MR间接关节造影后,进行常规序列和化学位移序列MRI扫描。根据MR间接关节造影检查结果,肩袖损伤后冈上肌肌腱病理改变可分为4组:正常组、肌腱炎组、部分撕裂组和完全撕裂组。通过测定冈上肌的信号强度,然后分别计算出信号强度抑制率和信号指数值作为反映脂肪变性程度的指标,对比分析正常组和肩袖损伤各组的冈上肌脂肪变性程度。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正常组、肌腱炎组、部分撕裂组和完全撕裂组冈上肌信号强度抑制率中位数分别是-5.51%(-7.85%~3.50%)、-14.78%(-29.31%~-5.63%)、-31.74%(-45.54%~-13.63%)和-44.50%(-57.32%~-26.27%),信号强度指数中位数依次为3.91%(-4.37%~13.83%)、12.75%(5.73%~27.38%)、25.17%(14.32%~34.13%)和38.26%(27.66%~53.94%)。正常组与部分撕裂组、正常组与完全撕裂组、肌腱炎组与完全撕裂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与肌腱炎组、肌腱炎组与部分撕裂组、部分撕裂组与完全撕裂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化学位移成像技术是定量测定冈上肌脂肪性退变程度的-种有I临床应用价值的手段,有助于对肌腱病变进行分级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动态变化与晚时间窗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共纳入161例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24 h测量血清hs-cTnT。hs-cTnT升高定义为大于14 ng/L;hs-cTnT动态变化定义为两次测量值上升或下降超过20%且至少有一次大于14 ng/L。评价hs-cTnT动态变化与3个月时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比较入院时hs-cTnT升高与hs-cTnT动态变化预测3个月时不良预后的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 结果67(41.6%)例患者发生hs-cTnT动态变化。多因素分析显示,hs-cTnT升高(P = 0.014,P = 0.038)和hs-cTnT动态变化(P < 0.001,P < 0.001)分别是不良预后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AUC比较显示hs-cTnT动态变化对不良预后(AUC 0.765 vs 0.689,P = 0.043)和死亡(AUC 0.818 vs 0.687,P = 0.008)的预测价值要显著优于入院时hs-cTnT升高。 结论hs-cTnT动态变化是晚时间窗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时不良预后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s-cTnT动态变化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要显著优于入院时hs-cTnT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CRB)止点清理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ERCB止点清理手术组(25例)和冲击波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臂、肩、手障碍(DASH)评分,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重返工作时间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治疗后功能评分与患者基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ASH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下降,MEPS评分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个月时,冲击波组和手术组两组间DAS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46±12 vs 49±11;P=0.39),冲击波组MEP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87±7 vs 80±7;P=0.002),而冲击波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2±1 vs 3±1;P=0.002)。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在DASH评分、MEPS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miR-495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5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根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化疗反应良好组与较差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ADC值、血清miR-495水平。分析ADC值、血清miR-495水平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病理分析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化疗反应良好,15例患者化疗反应较差。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反应较差组肿瘤≤8cm的患者占20.0%,Ⅲ期患者占66.7%,而反应良好组肿瘤≤8cm的患者占85.7%,Ⅲ期患者占28.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化疗反应较差组,反应良好组的ADC值和血清miR-495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495水平与ADC值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23)。ADC值单独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724(95%CI:0.579~0.841),miR-495水平单独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667(95%CI:0.519~0.794),ADC值联合miR-495水平预测患者治疗疗效的AUC为0.889(95%CI:0.768~0.960),ADC值联合miR-495水平的AUC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结论:ADC值联合血清miR-495水平在预测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评估及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有效组(n=20)和无效组(n=16)。测量治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指数(FA)值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并搜集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DTI定量参数以及临床因素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并评估不同参数预测NACT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P=0.008)、年龄(P=0.04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指标(P=0.03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P=0.024)和肿瘤最大直径(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显示治疗前ADC值结合SCC的联合指标预测NACT疗效曲线下面积(AUC)0.802,高于单个参数ADC值(AUC=0.750)以及SCC(AUC=0.663)。结论:DTI定量参数ADC值以及临床因素SCC指标可在治疗前预测及评估宫颈癌NACT的疗效反应,治疗前ADC值和SCC的联合指标在预测宫颈癌NACT疗效上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静态进展型矫形器对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矫正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Ⅱ区单一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静态进展型矫形器进行矫正,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进行矫正,对比两组患者伤指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及其优良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ROM、PROM均逐渐升高(观察组:F=213.700、203.000,P均=0.000;对照组:F=127.800、49.500,P均=0.000),且治疗第2、4周观察组患者AROM、P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2周:t=6.013、6.305,P均=0.000;第4周:t=5.030、7.819,P均=0.000);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AROM、PROM优良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Z=-3.810、-2.108,P=0.000、0.035)。结论 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并发肌腱挛缩患者联合应用静态进展型矫形器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增加肌腱韧性,促进肌张力及肌力恢复,改善肌腱挛缩程度,提高指关节活动度,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预后意义。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以多变量分析的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其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概率与实际OS结局间的一致性。结果 CONUT评分预测OS最佳截断值为4,AUC值为0.766(95%CI=0.691~0.841)。高CONUT评分(≥4)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P=0.014),血清AFP水平更高(P=0.002),肝储备功能(P<0.01)和TACE治疗反应(P<0.01)更差,中位OS更短(P<0.01)。Child-Pugh分级、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 1)21例X线片显示明确钙盐沉积的病例中,MRI对钙盐沉积的的显示率为86%,于T_1WI及PDWI-FS图像17例钙盐沉积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钙盐沉积所累及肌腱相邻区域损伤;2)在钙盐沉积部位中,12例为冈上肌肌腱,3例为冈下肌肌腱,4例同时累及冈上、冈下肌肌腱,1例为肩胛下肌肌腱,1例同时累及冈上、肩胛下肌肌腱;3)21例均合并肩袖损伤,累及冈上肌肌腱者为20例,部分撕裂者为9例;累及肩胛下肌腱者为8例;累及冈下肌腱者为4列;4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结论 MRI在显示细小钙化方面不如X线,单一MRI检查对于钙化性肌腱炎的诊断是不充分的,但MRI对于肌腱炎及钙化物沉积位置的显示要优于X线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2例(85个结节)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及ARFI弹性成像检查,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RFI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性恶。结果 本研究中85结节,经病理明确诊断良性病灶57个,恶性病灶28个;常规超声诊断在85个结节中共检出61个良性病灶,24个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60.7%(17/28)、特异度87.8%(50/57)、准确度为78.7%(67/85);恶性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面积比、剪切波速度(SWV)、SWV比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I弹性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VTI面积比、SWV、SWV比值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RFI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损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使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随访2、4、6周,使用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FDSS)和VAS进行疗效评价。期间如有症状反复或疗效不佳者转为手术干预。治疗中采用动态VAS评价法调整能量输出。结果:32例肩伤患者完成冲击波治疗,3例肩袖撕裂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FDSS平均得分由治疗前的(44.7±7.1)分提高到治疗后6周的(92.9±2.5)分,VAS评分由治疗前的(8.1±0.9)分降到治疗后6周的(1.5±0.7)分。治疗后4周左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慢性损伤(如肩袖腱病、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效果满意。对于明显结构性损伤(如肩袖撕裂)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壮筋养血中药外敷对军训慢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6月因军事训练导致慢性冈上肌腱损伤,在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的军队伤病员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4 g,口服2次/d),观察组予以壮筋养血中药研沫调和蜂蜜外敷于冈上肌腱等肩关节疼痛部位,联合TDP灯加热促进药物渗透吸收,每次30 min,治疗15 d,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肩关节疼痛症状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症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估总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壮筋养血中药外敷在军事训练所致慢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治疗中,其止痛效果类似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具有更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于军事训练伤的康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