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菲菲  姜丹  白璐 《安徽医药》2018,39(9):1133-1135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每组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PA、ALB及hsCRP的数值水平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PA、ALB数值水平低于非急性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A的OR=0.984(P<0.05)、ALB的OR=0.648(P<0.001),hsCRP的OR=1.818(P<0.001)。结论 PA、ALB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sCRP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药》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国产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前瞻性研究。其中42例患者使用国产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使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9)与无效组(n=31),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患者SOD、LHP、TGF-β、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 vs 47.3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 Ⅱ评分、72 h内累积液体总出入量是否为正平衡、通气方式等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国产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另外,针对72 h内累积液体总出入量是否为正平衡、通气方式等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徐竞  李美英  周曾 《安徽医药》2017,38(9):1146-1150
目的 分析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预测脑梗死老年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46例罹患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sdLDL-C、Hcy、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访1年根据是否脑卒中复发及全因死亡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未发生终点事件)和预后不良组(发生终点事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1年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dLDL-C及Hcy水平预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访1年发生终点事件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sdLDL-C、Hcy、LDL-C及HbA1c较高(P<0.05),HDL-C较低(P<0.05),但TC及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dLDL-C、Hcy水平是脑梗死老年患者随访1年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血清sdLDL-C、HCY水平预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访1年发生终点事件有显著预测价值(P<0.05),且判定血清sdLDL-C为1.31 mmol/L、血清Hcy为19.9 μmol/L对预测随访1年发生终点事件有88.9%的灵敏和84.6%的特异度。结论 血清sdLDL-C及Hcy检测能有效预测脑梗死老年患者短期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李学勤  付迎新 《安徽医药》2020,41(7):813-8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怀柔医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11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MPP组(59例)及重症MPP组(5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的儿童110例为对照组。全部MPP患儿依据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普通MPP组、重症MPP组以及对照组NLR、PLR水平,同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NLR和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儿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和PLR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NLR和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PLR单独检测。结论 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轻重呈正相关,NLR和PLR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4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6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另回顾同时间段体检中心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轻症肺炎患儿(105例)、健康婴幼儿童(82例)的资料,分别记为重症组、轻症组和健康组;并将重症组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为A组(小于70分)、B组(71~80分)、C组(大于80分)。对比各组患儿的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重症组患儿PCIS评分与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的关系;重症组不同预后患儿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对重症组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A组、B组和C组、轻症组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且A、B、C 3组间的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所选患儿PCIS评分与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0.885、-0.907(P<0.05)。重症组死亡率为6.09%(22/361),存活患儿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预测小儿重症肺炎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85、11.55、7.18 ng/mL,三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0.91%、97.87%、0.869。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普遍偏高,建议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中定期检测血清和肽素、TLR2和TLR4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估病情和生理状态,指导治疗,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李东峰  徐慧萍 《安徽医药》2019,40(12):1384-1388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荣军医院胸外科接诊的12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NI将患者分为高PNI组(PNI ≥ 45,n=53)与低PNI组(PNI < 45,n=7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资料、围术期指标、辅助化疗、复发或转移、3年生存率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对有显著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NI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PNI组年龄< 65岁、肿瘤直径< 4 cm、TNM分期Ⅰ期、淋巴结转移N0~N1、术后排气时间< 4.5 d的比例均高于低P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PNI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81.13%(43/53),高于低PNI组的20.83%(1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低PNI指数、复发或转移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796,95% CI:0.715~0.863,敏感性为85.07%,特异性为74.14%。结论 低PNI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早期肾损伤早产儿的疗效及对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KIM-1)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肾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7天测定其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液NGAL、KIM-1水平,于治疗前、后测定其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评价安全性并随访统计患儿转归情况。结果 ①两组不同时间点BUN、Scr、NGAL、KIM-1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满足球形假设(P<0.05),主效应方差分析提示各时间点组间BUN、Scr、NGAL、KIM-1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BUN、Scr、NGAL、KIM-1存在差异(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肾动脉收缩末期血流速度(PSF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ET-1、NO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入组患儿均接受随访,观察组及对照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是肾损伤早产儿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可降低肾损伤早产儿NGAL、KIM-1水平,改善肾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李平  郭伟  陈翠  陶小根 《安徽医药》2020,41(9):993-997
目的 探讨持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治疗的70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CRRT治疗后随访28 d是否存活,将其分为存活组(22例)与死亡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CRRT启动时间及频率、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始MA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是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RT是抢救脓毒症AKI的重要手段,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 (VitA)、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NRDS患儿,按《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分轻中度组(n=73)、重度组(n=31),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另所有患儿均严格参照《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规范诊治,将患儿按预后分存活组(治愈、好转出院)、死亡组(院内死亡),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对N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两组NRDS患儿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血清VitA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82,P=0.410);但重度组血清HMGBl、BMP-7水平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MGBl和BMP-7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39、0.746,均P<0.001);②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血清HMGBl、BMP-7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3.90 pg/mL为BMP-7阈值,其预测NRDS患儿死亡的效能最佳(敏感度70.00%、特异度76.20%),三者联合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57.10%。结论 HMGBl和BMP-7水平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显著,并可对NRDS预后发挥一定预测效能,联合VitA或能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人血白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短期冲击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脊液牛乳糖凝集素-9(Gal-9)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SP-D)水平、免疫功能(IgA、IgG、IgM)。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Gal-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脑脊液SP-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Gal-9水平低于对照组,脑脊液SP-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血白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短期冲击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Gal-9及SP-D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金珍珍  黄坤  吕勇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20,41(9):1041-1044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42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4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9)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预后良好29例(69.04%),预后不良13例(30.96%),后者包含死亡患儿4例(9.52%)以及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儿9例(21.4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肌张力异常、反复抽搐和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等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昏迷、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重症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相应指标,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病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和2018年1~12月住院非重症肺炎患儿204例,合计312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患儿进行1∶1匹配,使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均衡。匹配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均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早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计数5个变量与重症肺炎存在统计关联。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缺陷(OR=19.746,95% CI:5.401~72.187)、先天性心脏病(OR=15.329,95% CI:3.098~75.851)和佝偻病(OR=5.600,95% CI:1.021~30.699)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春天比,秋天小儿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降低了67.4%(OR=0.326,95% CI:0.111~0.955)。结论 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佝偻病三种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需做好儿童冬春季肺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李萌  姚莉  王菁  陈城  赵晶晶 《安徽医药》2020,41(4):463-46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 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榕枫  邹玲梅  欧红芹 《安徽医药》2018,39(10):1218-122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6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47例。分析各组间患者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UAER与血尿酸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白蛋白尿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ER与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越长、收缩压越高、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越高是白蛋白尿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增华  王启新  江英 《江西医药》2002,37(5):327-329
目的 探讨新生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液渗透间隙(OG)与阴离子间隙(AG)的特点。方法 测定60例HIE患儿的血清电解质、血糖、尿素氮及血清渗透压,计算AG与OG,据此分析HIE患儿AG与OG的特点。结果 60例患儿中,39例AG>16mmol/L,为65%;49例PG>10mosm/kg.H2O,为81.67%,5例OG>43mosm/kg.H2O,为8.3%;8例死亡儿治疗前后血OG无明显差异。结论 HIE患儿以高AG性代谢性酸中毒为特点。同时,由于乳酸等内源性物质浓度增高,血OG同步增高。动态观察血AG、OG的变化,能反应病情的转归,对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程金霞  方思维  李翔  徐芳媛  李超 《安徽医药》2018,39(9):1082-1084
目的 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生理评分系统(PSS)在IC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0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72例)与死亡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OASIS和PSS评分,计算OASIS和PS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好转组患者OASIS、PS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64±5.95)分、(4.18±2.36)分和(3.36±3.97)d,死亡组患者为(34.60±7.17)分、(6.47±2.66)分和(8.13±9.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S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95% CI:0.770~0.942,P<0.05),评分为30.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592。P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 CI:0.637~0.858,P<0.05),评分为5.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21。结论 OASIS对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优于PSS评分。  相似文献   

18.
李金娥  牛同红 《安徽医药》2019,40(4):426-429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早期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威海市立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确诊的56例SFTS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9例)与死亡组(17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与入院24小时之内的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钙(Ca2+)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指标纳入与预后相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病毒载量、AST、CK、LDH、α-HBDH、CK-MB水平均高于生存组,Ca2+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病毒载量是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49,P=0.006)。结论 SFTS患者早期高AST、CK、LDH、α-HBDH、CK-MB水平以及低Ca2+水平者预后不良,其中高病毒载量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9.
方芳  张泓 《安徽医药》2018,39(7):847-849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其早期动态变化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救治的65例百草枯农药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31)和死亡组(n=34),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RDW值(RDWd1)、入院第3天RDW值(RDWd3)、第3天与第1天RDW的差值(RDWd3-d1)的差异。结果 死亡组患者RDWd1、RDWd3、RDWd3-d1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d1、RDWd3-d1均是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074(95% CI:1.745~37.352,P<0.05)和5.430(95% CI:1.108~26.614,P<0.05)。结论 入院初始RDW水平及其早期动态增高对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亚南  倪刚  葛晓忠  吴勇 《安徽医药》2018,39(12):1505-1507
目的 研究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病情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1例为重症肺炎组,根据14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与死亡组(21例),另选择同时期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45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水平。结果 入组第1、3、7天,重症肺炎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1、3、7天的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天,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患者入组第3、7天的血清cTnI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入组第1、3、7天,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临床诊疗中,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检测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